书城古言胤禛二十七年历史版
16541400000013

第13章 上卷(上)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胤祥和胤禵都始料不及。此时,穿着紫色宁绸棉袍的温惠就一动不动地站在胤祥和胤禵中间,微微喘着气,又激动又紧张地看着胤禵。这样大胆地看着主子是非常没有规矩的,但是此刻所有的规矩似乎都暂时不存在了。

胤禵眼里满是迷惑,扣弦的手渐渐松了下来。温惠这才暗中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放下手,手慢慢转回身去看胤祥,不料,一向面色和善的胤祥却冷若冰霜,瞟了温惠一眼,冷冷问道,“你来做什么?”

温惠轻轻叫了一声,“十三爷……”

“滚!”胤祥一声断喝,犹如晴天霹雳。“这是我们兄弟之间的事,轮不到你一个……”‘奴才’两个字在他舌尖打了个滚,生生又被咽了回去,“外人瞎掺和。”

这一声断喝连胤禵心里都是一惊,温惠像不认识一样看着胤祥,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此时的她已经恢复了理智,向着胤祥和胤禵一福,面色黯沉,盈盈欲泣,却强自忍着,低声道,“是,奴婢告退了。”便退了下去。

胤祥没说话,握成拳的右手暗暗使劲,也没有看温惠一眼。胤禵却一直目送着温惠的背影,好久才幽幽一叹,向胤祥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若有人肯为我如此,我也知足了。”

胤祥再抬起头来,温惠早就跑远了,却看到殳懰姗姗而来。“十三爷,十四爷,长春宫的小厨房做了腊八粥,哪儿找不到两位阿哥,原来在这儿呢。大冷的天儿,还在这儿比射箭。大年下的,早点散了吧。快跟我到长春宫吃粥去。”殳懰好像什么都没看出来,面上微笑,几句话却说得胤祥和胤禵心里又舒服又熨帖。刚才的紧张气氛也在无形之中消弭。

胤禵一眼看到殳懰难得穿着大红色绣着折枝梅花的袍子,竟比平时更多了一分明艳的气质,不由心里一动,语气立刻软下来,笑道,“大冷的天儿,让你身边伺候的人来不就行了,也值得你到处找我们?”

殳懰看了看胤祥笑道,“我倒是早就赶着让温惠来了,谁知道她刚刚眼睛红红的回去了,大概是没有找到两位阿哥正着急呢。”说着眼睛不住地在胤祥身上打量。胤禵似笑非笑地看了看胤祥没说话。

胤祥似乎略有些不自在,只道,“倒也正好饿了,还真想母妃那里的腊八粥,年年都要吃的。”神色却有些恍恍惚惚。

虽然还没到彩服日放年学的时候,但是十五阿哥胤禑和十六阿哥胤禄在腊八这一日也都被师父放了假。所以这一天里长春宫里分外的热闹。德妃难得的心情大好,吩咐密嫔带着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还有殳懰一起到乐志轩午膳。德妃这边有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四阿哥被康熙皇帝传了去,暂时还没有来。但是人已经很多了,团团而坐,真有点过团圆年的味道。虽然这样一起用膳并不合乎规矩,但是德妃这样吩咐了,大家也就略脱形迹,难得热闹一次。

德妃今日稍做打扮,贵妇大妆,极为隆重,看上去颇有仪态。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一左一右拥着她说话,这是难得的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密嫔也有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簇拥着,和德妃相同。再加上地上奔走服侍的人,更显得其乐融融。宫女们难得换了颜色衣裳,花团锦簇一般。

这个时候,看似所有的人都没有心事,只管开怀去享受这难得的一刻。唯有殳懰心里波涛涌动。自从那一日去乾清宫给康熙皇帝请安遇到四阿哥之后,两个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偏偏那难得的一次见面又屡次被八福晋、十四阿哥和德妃弄了许多的误会。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怎么想都可以不论,但是唯独不想让四阿哥对她有这样的误会。至于究竟为什么不想让他误会,倒也没有深究过。而从那以后,四阿哥好像一直有意躲避她,既便是在长春宫里,也再也没有遇上过他来给德妃请安。算起来,好像是很久了,久得像是恍如隔世一般。

此时此刻,看样子所有人也都在等他,唯有等他来了就要开膳。不过,却没有一个人提起他。知道四阿哥被皇帝召了去,只是这么久了还不见下来,未免有点担心。

终于还是德妃,回头问一边侍立的秋菊,“什么时辰了?”秋菊赶紧看了一眼金自鸣钟回答,“已经过了午初二刻了。”午初二刻就是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这时候用午膳已经算是很晚了。

德妃有点不悦,“这个四阿哥,又到哪里去了。不用等他,先用膳吧。”说着又吩咐秋菊,“把那个一品白菜锅给四阿哥留一个,他爱吃。”秋菊立刻就答应着去了。

既然德妃吩咐了,她是长春宫一宫主位,自然没有人反对,但是也没有附和。气氛好像倒一时冷寂下来。德妃视若不见,只对密嫔说,“妹妹,快尝尝这腊八粥。”密嫔不好说什么,只是笑着拿了银汤钥挑了一点浅尝辄止,说“是比往年的味儿好。”

几个阿哥排行正好顺位,年纪基本相仿,表面看起来很聊得来。十五阿哥胤禑贪玩,缠着十四阿哥胤禵讲冬天打猎的事,因为十四阿哥箭法好。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六阿哥胤禄却好像各怀心事,只低头用膳,闷声不语。

看看胤祥举箸难以下咽的样子,殳懰忽然涌起了强烈的担心。为四阿哥胤禛担心。自从推举新太子的事之后,八阿哥本来似乎重意所属,却突然一下遭了严斥,被康熙皇帝说是别有用心。皇帝的喜怒不定,弄得其他皇子们也人人自危。谁知道皇帝今天召见四阿哥究竟是福是祸呢?

“娘娘,不好啦。”忽然长春宫首领太监张文亲自跑来传话。他略有肥胖的身体努力想跑快一点,动作有点滑稽可笑,可是这个时候,谁都笑不出来。德妃却皱起了眉头,训斥道,“你怎么也忘了规矩?有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宫里边讲究一年要讨个好彩头。所以,德妃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听到“不好了”这样的话。更何况德妃也不认为真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娘娘,四阿哥被皇上圈禁了。”张文请了个安回答,一边不自觉地伸手一拭额头的汗珠。

“圈禁?”德妃瞪大双眼,先看看张文,又看看密嫔,然后看看十四,接着目光从十三,十五,十六和殳懰身上扫过。忽然失声哭起来,“怪不得皇上最近一个月一直不来长春宫……”说着抽出手绢儿便捂住了嘴。

殳懰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忽然有一种很残酷的感受,在这深宫里,什么样出人意料的事都可能会发生。不知道他会不会无恙,但是事到眼前绝对无法达观。看看密嫔先反映过来,小声劝着德妃,自己也站起来。觉得不对,又坐下来。

张文喘了口气,又接着回禀,“皇上命传十三爷和十四爷即刻就去乾清宫。”

“什么?”德妃立刻停止了泪声,稍拭了拭泪水,瞪着张文。

胤禵此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没说话。倒是胤祥先上来扶住了德妃,轻声道,“母妃,父皇只说要传子臣和弟弟去乾清宫,别的也并没有说什么啊,母妃先不要担心。我们去去就来。”

德妃这才心里稍稍安定,却一把拉了胤禵,又看看胤祥,叮嘱道,“仔细着别惹你父皇生气。”

胤祥和胤禵便一同出了乾清宫。

殳懰在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已是七上八下,但是满脑子里想的却只有胤禛。可是在这乐志轩里又不能格外地表现出来,只有盼着胤祥和胤禵能快点传消息回来了。

密嫔也打发了十五阿哥胤禑和十六阿哥胤禄去了。

本来是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和和气气的一个腊八,此时一下子如鸟兽散变得冷冷清清。乐志轩里只剩下德妃、密嫔、殳懰三个女人。德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想来她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十四阿哥胤禵。

进了乾清宫,让胤祥和胤禵颇为意外的是,大殿里不只有康熙皇帝,还有八阿哥胤禩。康熙高高在上,坐在正大光明匾下的宝座上,而胤禩则俯首站在下边。胤禵很注意地看了看胤禩,胤禩则不动声色地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这让胤禵稍稍定下心来。

“胤祥、胤禵,你们知道今天朕传你们来做什么吗?”康熙皇帝俯视着两个跪在自己脚下的儿子,极其威严地发问,此刻他不是他们的父亲,是他们的君主。

不用问,肯定是有耳报神把在懋勤殿兄弟剑拔弩张的一幕报上来了。但是这个时候胤祥和胤禵却格外默契,异口同声答道,“子臣不知,请父皇明示。”

“好,这里没有别人,朕也就有话直说。朕听人说,你们两个人在懋勤殿外兄弟利刃相向,剑拔弩张,朕倒要问问你们,还记不记得你们自己的身份,要把朕这个君父置于何地?”康熙皇帝的质问一句接着一句,声音越来越高。康熙自己是很讲究兄弟亲情的,所以最见不得的就是兄弟阋墙。

不料,还未等胤祥和胤禵说话,胤禩却先跪下来。弟弟们跪着,他站着,心里早觉得不妥,趁这个当儿,跪下奏道,“父皇,您不要生两个弟弟的气。子臣身为兄长,没有看护好弟弟们,请父皇责罚子臣,不要为难两个弟弟。”

“胤禩,”康熙的怒气彻底被挑动起来。“你不要在这儿惺惺作态,还轮不到你来昭示仁德之心。朕苦心劝说,看来你也不把朕说过的话放在心里,竟然毫无悔过之意。朕就从今儿起就削了你多罗贝勒的爵位,你回府里去好好想个明白,等想清楚了再出来。如果再谋求非分之荣,沽名钓誉,朕断断不能容你。”

胤禩仍然低着头,不敢抬起来,只颤着声道,“父皇如何责备子臣,子臣亦不敢辩。父皇要削爵、要圈禁,子臣都愿意领受。只求父皇不要再生气,也不要再生十三弟和十四弟的气。”

康熙听胤禩话中仍然外柔内刚,早气得从御座上站起来,顺手拿起一方端砚便砸向胤禩,气得说不出话来,“你……”

胤禩低着头并未看到,那方不小的端砚已经向着他脑袋砸了来。胤禵却在一边看得清楚,立时扑上来将胤禩推开,大叫“八哥闪开。”

胤禩却反映奇快,生怕那砚砸到胤禵,立时抱着他,两个人一同滚到了一边。

端砚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声如金属的巨响。金砖无恙,砚却碎成了几截。

康熙皇帝面色紫胀撑着额头坐在御座下的台阶上。眼看情状有异,胤祥扑上来,跪倒在脚下,大叫一声,“阿玛。”胤禩和胤禵也立刻跪上来。

胤禩大叫一声,“传太医,快传太医……”

康熙皇帝抬起头,摆摆手,声音低沉下来,“不要……不要传……”皇帝是极爱面子的,他不愿意这样的场景让外臣看到。

“都跪安吧。”康熙冷冷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