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40期:普通青年投资理财指南
16385800000002

第2章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作者:唐史主任司马迁,个人投资者,发表于2014-9-14

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2054435398/31519919

大约是十三年前,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在伟大的“通利福尼亚”(通州)。搬家的时候楼下邻居来帮忙,由此相识。他在一家国企上班,妻子是一个诊所的临时工,新婚燕尔,羡煞路人。半年以后,他们生了双胞胎,两个小男孩。由于孩子的缘故,且妻子头晕查出美尼尔氏综合征,只能辞职在家。尿片奶粉钱等育儿开支骤增,于是丈夫下班之后开始开黑车。当时买那二手车上楼向我借钱还是非常磨不开面子的。后来街道给上了低保,生活也能勉强维持。

由于我当时首次投机成功,挪窝到北京东北,鲜少回大通利福尼亚。有次夜里回去碰到这家男人在楼下抽闷烟,就聊了会儿。他说他老婆开始学炒股,孩子也不带,还要他买电脑装网线。可能大家会笑,买个电脑能花多少钱,但在那会儿这样的家庭真的是个负担。

后来再去,就能听到女人嘶喊,孩子号啕。估计那几年都是在亏在被套。

2005年春节的时候我打算卖那套房子,挂牌的中介说我卖高了,楼下那套才卖了多少多少钱。我很惊诧怎么就卖房了。一打听才知道,大概是妻子借了不该借的高息,丈夫为了还债从单位顺了东西东窗事发。然后妻子只能卖了房子带着孩子回乡下。

我那套房子没卖成,因为他家卖得太急太便宜了。到现在只是做仓库用。现在每次我去存取东西,只要站在楼梯口,只要愿意回忆就能看到那个初为人母笑靥如花的妻子,推着双体婴儿车在斜阳下等丈夫下班。

而这会儿我在想:权证交易、融资融券、壳交易、概念股等等等等貌似很专业的名词,后面是多少个破灭的简单的幸福。

中秋在杭州,谈完一些事后,朋友招待游西溪,雇了一柄小舟。由于职业病,大家还是聊股票,从新三板的投机机会到港股的老千,大多都是纠结利润和风险。摇橹的船老大按捺不住地哀叹,用方言暗骂造孽。朋友觉得煞风景就问了一下他怎么回事。这船老大竟然橹都不摇了,开始诉苦:他有个独女,大学毕业后开淘宝店。全家齐上阵,妈妈做客服,姥姥包包裹。男朋友做摄像师司机扛包苦力,她自己做模特和买手。头两年赚了钱还想去开酒吧做歌手。被家人一顿苦劝,还是继续开淘宝店。但很快就把钱拿去炒白银,亏得一塌糊涂。亏完了也觉得不对,就转行做股票,也是亏。她妈看着不行,就夺了财权。现在她一天到晚就是要钱做补仓,不给就威胁要卖掉在她名下的淘宝店(估计店的等级不错)。

船老大是越说越心酸,我们是越听越沉默。出于善意,我问了她手上有什么股票。船老大说先是百圆裤业,买了就跌,卖了就涨。“我们浙江这边服装厂遍地都是,她也是做淘宝卖衣服的,怎么就会被骗呢?一个做裤子的怎么就能吹得那么神乎神乎地骗人呢?”

“现在又是福星什么的”,我当时脑子就短路,一个做百圆裤业和福星晓程这种强庄股的女子,要么是个奇女子,要么就是个追涨杀跌毫无风险意识的二货。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最后会如何。我要表达的是:每一个不慎入市,不适合入市的人入市,带来的都是一个家庭的不幸。

上证也好,深证也好,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中小投资者保护止于口号。里面有做空者、有强庄、有牛散、有机构,甚至上市公司本身都要受多方讹诈,连媒体都敢拿枪顶着脑门来打劫。这是一个弱肉强食毫无人道的所在,只有利益的分配再分配。所以,当你连基本的常识都欠缺,连基本的判断都要仰赖于人,那么请尽快地离开这个市场,因为,在这你只有被吃掉的分。

对于一些会鄙视我此番言论的V们,我只想说,我承认我赚的不是企业的钱,而是市场的钱。2014年我已实现账内翻番,除了唐山港的10万元分红,其他统统是从这些站岗的“韭菜”里赚来的。我承认我是个伪君子,一边喝着傻散的血,一边叫着“入市须谨慎”,那么姑且让我叫一会儿以获得自我安慰,获得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