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雪球专刊第035期:美女为何爱渣男?
16385300000004

第4章 致“爱夜蒲”及我们迷乱的青春

血球simon,分析员,发布于2014/01/17

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6520960514/27164733

“夜店第一股”MagnumEntertainment(02080HK,简称爱夜蒲)今年初在香港上市。据我的认知,公司旗下这三家夜店无一不为夜游首选,它们分别为Magnum Club、Billion Club以及Beijing Club。位于中环威灵顿街1号的旗舰店MagnumClub于2012年底开幕,会员入会费为港币1.88万元,可享有提前订位等服务;而同处中环的Billion Club及Beijing Club入会费为港币1.38万元。其中Beijing Club于2008年开业,灵感来自北京奥运会,酒吧有3层楼,这是我唯一进去过的夜店,而且还是在没开征会员费的时候。

今天在公司楼下喝咖啡的时候,突然想起了Beijing club,恍惚间让我想起了好多人和事,于是回到电脑前匆匆阅览关于02080的报道。这些报道都着墨于夜店的高毛利,但又对夜生活行业的高增长持怀疑的态度。我并不是研究夜店的分析师,我的老本行是TMT,而且真正感兴趣的是最枯燥最没希望的半导体行业。However,作为一个徐徐老矣的80后青年,夜生活也快将离我远去了。所以今天必须给大家分享一下,夜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夜店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致夜店及远去的留学生活

本人在留学前基本保持一年泡一次吧的节奏,在听不懂的摇滚乐中摇头晃脑,以为这就是大人的世界(还没有成年,因此没能接触酒精)。几年后,成年的我稀里糊涂地到了英国,第一次走进小镇里的Red district,然后流浪了大半个欧洲,在布拉格的脱衣舞酒吧中大开眼界,在柏林的地下室里呜呼哀哉;最重要的是回到英国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任何节日都能成为爆点,每周五晚基本上找不到回家的路(那是在Taxi或者厕所中呕吐了)。哎呀妈呀,原来这才是一个男人的生活,醉醺醺的日子才会有爆点,而且只能在夜里!

回国后,我所认识的朋友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无独有偶,大部分的男生女生都热爱“夜蒲”。华灯初上,我们卸下不合身的西装,喷上带着奶粉味儿的CK香水,傻乎乎地来到了酒吧街,在廉价茶餐厅内吃过塑料般的快餐,然后人模人样地走进了夜店。

“我和你介绍一下,这是MiuMiu,她叫Amy,都是英国回来的。”朋友说。

“Hi我叫西门,很高兴认识你,以前在Durham读书,就哈利·波特那城堡儿!”我总这么吹。

迷迷糊糊间已经四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已经很少重提英国往事,以为大家都已经忘掉了留学生活,没有人再会像那个青涩的我一样扭扭捏捏地自我介绍。没想到上个月在香港office楼下,两个年轻帅气的朋友又向我提起了夜店。

“Simon,有时候真的很怀念英国,我喜欢夜店啊喝酒啊,我叫×××,很高兴认识你。”

我抽着烟,心里想道,别喝那么多了傻逼,这里是香港,你的英国已经在二次元了。

那你呢?你认识夜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荷尔蒙与真实的爱情

随着夜游的阅历提升,夜游的圈子也在迅速扩大,朋友数量指数级提升。我越来越分不清朋友的定义,有的是谈工作的,有的是谈感情的,有的是谈交情的,更多的是没有意义的,纯粹扯谈的。但有一点我相信没有变化,就是我从来不会在夜店里和男人认真聊天,认真聊天的对象都是女的。荷尔蒙是个奇怪的东西,哪里的荷尔蒙分泌最旺盛,当然是夜店里啊!曾经有位哥们儿说过,我看你踏进夜店的那一刻,就已经可以判断今晚你会不会有艳遇了,因为你的状态你的荷尔蒙你的信息素强大与否,完全可以被感知。现代生活节奏快,,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致,网络社交越来越发达,人们却越来越孤独。除非你真的是360里面那个不为泷泽萝拉所动的程序猿,否则一到周五,你年轻的荷尔蒙也只能在夜店中寻找释放的对象。然而这一切一切,也许和情绪有关,和物质有关,和性有关,可与真实的爱情无关。

真实的爱情,来自双方的一拍即合。所谓的一见钟情一身一世,其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微乎其微,两个人在一起顶多的是互相妥协。可是在夜店里,总有那么一群人相信这神话中的概率,因此也就有了我们所说的一夜情。一夜情的成本很高,你非得喝伤两个人中的一个,还得挑战你的各项身体机能,找酒店的能力(由此衍生出了各种APP,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最终你丢失了你的爱情,还有价值观,当然还有money。我至今仍然相信真实的爱情,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夜店寻宝了,身边偶尔有那么一两对是在夜店认识并结为佳偶的神仙眷侣,他们绝对是爱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有一位和夜店辣妹结婚多年的哥们儿还亲口教育我说,“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就是我光听她说话都有高潮了!”我自认没有他这般福气,只能继续碌碌无为地等待。可在今夜灯光摇曳的夜店门口,还有多少男女怀着这神话般的信念,最终倒在酒店的床上?

夜店虽烂,但她才是城市的灵魂

每到一个城市,我总要尝试着去当地的夜店看看。夜店里有什么?

有“成全自己恶心别人”的大妈大叔,有衣着光鲜满嘴中文的东欧老外,有性感忧郁的长腿辣妹,有拿着VERTU满嘴脏话的阔少土豪,还有一大帮憔悴心碎的小男生。夜店外停着玛莎拉蒂、法拉利、奔驰宝马,旁边靠着一辆卖香烟的破三轮车。夜店的天空被高楼大厦所覆盖,耀眼的霓虹灯把天空照得灯火通明,人们脱下外套,吞下早上被老板客户打掉的门牙,嘻嘻哈哈地来到夜店门口。很多人会点不中不西的威士忌兑柠檬茶,还有人会点“喝不死会挂”的威士忌,屌丝们会点杰克丹尼,冷不丁点个香槟自对,夜店里人们总要把自己装成另一种人,可在刷卡时却又表露得一清二楚。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追求成功,却积压了许多许多毒素,这些五毒俱全的情绪伴随着荷尔蒙飘进夜店,然后再夜店内演绎着不尽相同但又非常类似的故事。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真面目,什么新香港新希望,什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都是纯扯。

夜店生活不只属于80后,她只属于迷茫慌乱的年轻的心

“2028这个夜店第一股横空出世了,资本市场的热情之高令人瞠目。但爱夜蒲的火爆,真的意味着凭借夜生活就能驱动市场向前吗?显然不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周旋在《夜上海》里已经把道理都唱透了: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这是网上对夜店股的评论,我深深地不以为然。一个没有夜生活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我曾经以为是因为80后这一代的人有了泡夜店的习惯,才铸就了当今夜店的迅速发展,可是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比我更年轻更迷茫的年轻人涌出社会,无法释怀的愁思米绪又一次笼罩着我们的生活,我只能继续抽着烟,告诉他们:“Come on baby,带上你老爸的卡和安全套,去夜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