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雪球专刊第035期:美女为何爱渣男?
16385300000003

第3章 选股似纳妾,投资如做人

解释系主任,个人投资者,发布于2012/10/24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7967800028/22350941

洒家刚入行的时候,正赶上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接触到不少电力项目。大学念的是财经,仅在初中高中时学过物理,和电有关的知识高考结束后就全部还给了老师,因此尽管整天看电力项目的合同,对电厂的工作原理却不甚了然。好在公司有相应的技术培训,这才得以略做了解。

记得给我们上培训课的主讲老师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进门后掏出一堆暗器装好了放讲台上,一盏酒精灯、一个小水壶、一个叶片、一个铜光闪闪的小电机、一盏小灯泡。老先生往壶里倒了些水,点燃酒精灯,不一会儿水开了,从壶嘴里喷出蒸汽,带动叶片旋转,然后小灯泡就亮了。

他说:这就是电厂。

他还说:如果烧的是煤炭,这就是燃煤电厂;如果烧的是天然气,这就是燃气电厂;如果获得热能的方式是核裂变,这就是核电厂;如果带动叶片的能量来自水从高处流向地处,这就是水电厂。

满满一屋子人全傻了,谁也没想到原来电厂的原理其实这么简单。

老先生说:你们或许会问“那我们看到的电厂怎么这么复杂”,答案其实很简单,电力项目需要复杂系统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安全(Safety),二是为了提高效率(Efficiency)。

他说: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是所有工程技术的核心。

那是洒家有生以来印象最深的一课,终于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并不是一句空话。

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也是所有投资活动的核心,甚至是所有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这是洒家近年来才领悟到的。

洒家是国内较早接受股票投资系统教育的人之一(学校开《股票投资》课程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用的是编译教材,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内容也不过时),但一直以来对股票投资没什么兴趣。当年学校搞了模拟股市和炒股大赛,有些同学很热衷,洒家至今还记得那个拿了模拟股市投资冠军同学当年的青涩模样儿——毕业多年后再见,那厮貌似已然信佛,手腕上偌大一串佛珠,晶莹剔透,神色安详,话不多,一副莫测高深的欠揍样儿。

当时洒家对炒股没兴趣,主要是受教股票投资老师一句话的影响太深。他说:“中国股市设立的根本目的,是给经营不善的国企输血解困,都是坑人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

这句话后来得到了另外一帮人的验证。那帮人是从台湾过来的,据说是当年国民党党产投资公司的操盘手,来到大陆之后并没有贸然入市,观察了大半年后,大喜过望,称:“这些手法小弟熟啊!太熟了!血浓于水,两岸一心。回家的感觉,真好。”遂大操特操,大捞特捞。

数年来周围的同学朋友杀进去又杀出来,听说过挣出亿万身家的,也听说过每天亏一辆奥迪的,起起伏伏,热闹非凡。洒家始终不为所动,没有往中国股市里投一分钱。倒是设法买了一些外国公司的股票,没什么指导思路,年轻时不懂得养生,喜欢喝碳酸饮料吃垃圾快餐,买的也是这些公司的股票。买得不多,但回报稳定。

正经开始琢磨投资理财,是大学毕业十年后。和刚毕业时相比,彼时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本币收入和资产实施更主动的管理成为必需。由于工作的关系,洒家认识不少专业做投资的人,于是向他们请教最基本的投资策略,综合几位高人的意见,初步确定了几条:

1.根据自己的资源,想好投资的目的;

2.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认清风险偏好;

3.把钱分成几份,专款专用,拿闲钱投资;

4.根据自己的(财务和心理)承受能力,设好止损点和获利限;

5.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公司,看不懂的不要投。

这些意见当年觉得特虚,洒家很不满意,认为这帮孙子是在糊弄,于是要求他们干脆推荐具体的股票,没想到几个熊孩子坚辞不就,有的甚至说:“荐股会导致绝交,你要是不想和我做朋友了,那我就给你推荐股票。以你的脑力,完全可以独立思考。自行操作,自负盈亏。”

到如今才知道,这是珍惜友情的负责任做法。

盘点几年来的投资业绩,洒家发现:

1.凡是靠听消息买入的股票,全部都亏,即使暂时挣了点儿钱,也很快就亏掉了;

2.一半听消息、一半遵照上述原则并根据自己分析买入的股票,基本不亏不赚,打平;

3.严格遵守投资纪律并根据自己的分析买入的股票,全部盈利,比率虽不高,但每年均高过官方公布的果丹皮增长率的一点五到两倍。

投资这事儿,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盘点之后,洒家才敢动笔写这篇文章,否则岂不是误人子弟,罪莫大焉。

根据洒家的浅薄经验,选股票有几个维度需要认真考虑:

1.行业;

2.公司;

3.价位;

4.持股时间。

先说行业。

洒家曾和第一批QFII里的某位投资经理聊行业思路,他说他们公司来中国投资,看中的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具体说来又分成两个层次:一是解决十四亿中国人民吃喝拉撒睡最基本生存需求的行业,另一个是满足所谓“迅速发展壮大中的中产阶级”中高端消费需求的行业。

如你所知,所谓“经济”,指的是满足人类所有需求活动的总称。对需求的发现、细分和满足(甚至培养和引导),是所有公司经营活动的中心。中国人口实在太多,哪怕是最独特的需求,在如此巨大的基数下,都是一门大生意。

例如婴儿纸尿裤。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说来自中国的新增需求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让美国停工已久的厂家重新开工,还要不断扩大规模。可以想象,如果国内有公司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同类产品并且坚持诚信经营,应具有很大投资价值。

再说公司。

当年洒家在某公司供职的时候,曾应老板之托接待美国机构投资人代表团。该代表团来华之前已经绕地球跑了一圈,考察篮子里的公司,其中光洒家所在的公司就去了七八个国家的分支机构,中国是最后一站。代表团挺有意思,每到一个地方并不和最高管理层见面,而是去见洒家这样的中层人员,尤其是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见了面就问公司在当地的战略、竞争态势、经营流程、市场前景等尖锐问题,还问“你觉得公司怎样才能给股东带来最佳回报”。

巧了,当时洒家刚参加完公司“下一代业界领袖”的培训,其中有一项号称是美国上市公司“三讲”的内容,有分教:【GPE】。G者,Growth,增长也;P者,Profitability,盈利也;E者,Expense Control,费用控制也。于是把这仨要素说了,代表团的头儿大为惊讶,说:我去了七八个国家,你们公司的执行层人士居然说的全是这三条!你们的股票评级近年来一直是“Strong Buy”,果然很有道理。

那是洒家第一次知道这个“三讲”如此受投资人重视,从此奉为铁律,自己做投资决定之前必看标的公司的财务报表(甚至还做了个简单的财务模型),这几项指标最为关键:营业额连续增长、利润持续上升、费用控制得当。那这些指标几家同类公司一比,高下立判。

第三是价位。

洒家自己持股的美国公司股票,从解决需求上来说,受众面更大,因为那些公司都是以全球市场为后院的,而且都通过了洒家的GPE考察,个个是优质公司。这样的公司,市盈率通常在十到十五之间,因此洒家一直以此为基准挑选中国公司的股票,但会加上一个“Loading Factor”,即假设中国公司更会赚中国人的钱,再加上经济总量“保八”增长,如此市盈率可以放宽到二十倍。超过二十倍的,就不会考虑了。这或许有些教条,但正是给自己定下的投资纪律,绝不受忽悠。

最后是持股时间。

根据前面的选股思路,标的公司的财务报表洒家至少要看三年的(假设其数据真实),买了之后尽量做一些高抛低吸磨成本的动作,但操作幅度不会太大,三分之一左右,会一直持有,至少两年,三年更常见,五年也不奇怪。短线试图做过,但第一没那个时间精力看盘,第二实际效果非常一般,感觉不划算。

综上,洒家自己的选股思路是:用自己的闲钱,在那些直接满足大宗人群基本或细分需求的行业里,挑选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公司;根据其过去三年的增长、盈利和费用控制情况,选择市盈率不超过二十倍的股票;在心理价位舒适区域内买入,伺机做适当幅度的高抛低吸,降低持股成本,中长期持有。

如果再进一步,洒家更看重那些产品或服务可标准化、工作程序可固化、距离终端消费者最近的公司,并尽量在它们上市之前就进行投资,持有其股票——但这已经是股本投资了,并不一定适合普通投资者,仅供参考。

回到本文的题目:选股似纳妾,投资如做人。对于大多数非职业投资者来说,你的本职工作是正房,是你的主要收入来源;股票投资如同侧室,选好了“大家都是亲人”,选不好鸡犬不宁。投资和教育一样,是终生的事,体现的是你的“三观”,考教的是你的素质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