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163000000010

第10章 美西战争(1)

美西战争

在美国搞工业化大跃进的年代,所奉行的原则就是天大、地大,市场最大,资本家最大,政府对国内而言就是一个大号维持会。对这种模式,现在有一个词非常形象,叫做"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在当时,资本的趋利性在这种"原教旨主义"的环境下被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出来。那个时候,有许多像爱迪生、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成天在捣鼓着各式各样的"新发明",其中大部分东西在发明出来以后,其实没什么实用价值,但少部分仍旧是有价值的。一旦这"少部分"可以赚钱的项目出来了,大伙就一窝蜂地从银行贷款或是自行发债券,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钱扔进去,一个产业就这样发展壮大了。再往后,随着砸钱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就会不断被拉低,高技术也就变成"成熟技术"了,于是众人又开始四下寻找新的项目……总之,当时的工业化就是资本家们在利润的指引下,大踏步进行资本主义建设。现在美国的众多大财团,如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等,都是在那个时代发家致富的。而由律师、工程师等所组成的"中产阶级"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这是从正面来说,那么从负面说呢?我们前面说过,英国的发展过程,其内核和美国是一样的,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前面提到的"资本兔子"定律。美国的"资本兔子"同样也是从"窝边草"吃起的,也就是剥削本国工人,方式依旧是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劳动时间是14到16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18个小时,热狗、汉堡之类的东西之所以会在美国大行于世,就是因为在当时这些东西吃起来省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工人的用餐时间。要想进一步对当时工人的境遇有个感性的认识,您不妨参考一下日本电影《啊,野麦岭》或者我们中学课本上的《包身工》,再或者是最近关于某企业"N连跳"的相关报道。同样,"这里"有压迫,"这里"自然也就会有反抗。当初英国工人不堪忍受剥削,掀起了宪章运动,美国工人同样在1886年掀起了芝加哥工人大罢工,这次大罢工留给后世的遗产,就是8小时工作制以及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一方面,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工人在剥削之下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则是私人资本无序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最近常能听到的投资过热。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的采矿业随之开始兴盛,作为配套工程的铁路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朝阳产业"。一夜之间大量的铁路公司冒了出来,1885年到1892年,美国境内一共修了7.5万多公里的铁路,差一点占了同期全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一,他们所提供的运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需求。为了争夺一条线路的控制权,几家公司在老板的带领下常常会动刀动枪,打得血流成河,那架势和黑社会抢地盘没什么两样。在铁路沿线,中产阶级们购置了大批维多利亚风格的大房子,形成了新的城镇。

大批同类型企业跟风上马,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最终大批铁路公司宣告倒闭,铁路沿线新兴的城镇由此变成了人烟稀少的"鬼镇",最初给他们贷款的银行一下子多出了一大笔错账。银行的错账进一步引起了储户们的恐慌,于是大伙纷纷到银行挤兑,银行随之倒闭,进而引起更大的恐慌……由此,美国1890年经济危机宣告爆发了。到了1893年,1月到8月工业股票平均市值下跌近一半,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各类破产事件超过1.5万起。换句话说,美国"资本兔子"的窝边草已经不够吃了,它需要找一块"远处的草地"。

和美国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德国和日本,在这个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了拓展自己的"草地",德国人狂殴法国,日本则在1894年向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之后又向俄国动手,发动了日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德、日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或明或暗地受到英国的压制--此时亚欧大陆的战略格局是由英国所主宰的,任何新兴势力都自然要受到它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