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16182600000046

第46章 英国开局(1)

1944年6月

科隆

从克拉科夫通往西线的铁路线修好了,麦斯纳终于可以暂时离开奥斯维辛,回家一趟了。他已经提前给自己的父母写了信,让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回家,但他们并没有回信。实际上,自从上次收到他们寄来的信后,至今已经超过一个月了,但是,他也并不太担心——盟军的轰炸仍然严重扰乱帝国的一切正常运作,可最为重要的、整个国家范围内的邮政通信系统,目前并没有受到影响。

他亲眼见到的、科隆所遭受到的破坏,令他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作为人们生活、聚居的有机体,城市虽然还在,但内部运作的一切已经荡然无存。他早已习惯了战场上的残酷血腥,但这里的情况却并不能等同对待。这毕竟是他的家乡,这里曾经浇灌、培育出了他的希望和梦想。在他目所能及之处,除了大教堂之外,城市里几乎只留下些断壁残垣。原来整排整排的房屋被熊熊烈火烧得只剩下骨架,在报复性的飞机轰炸当中,轰然崩塌。从自己离开科隆去上大学到现在为止,只过了区区八年。在当时,科隆还是一个繁忙的大都会,有着超过七十五万的居民;而现在,科隆已完全是一座鬼城,散发着只有死掉的城市才会发出的恶臭;泄漏的管道气体,各种烟雾,还有直接暴露在外的下水道。

弗雷德里希大街上,他从小长大的那个家,已经变成了一个处处烧焦的废墟。他的父母和未婚妻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他知道,他现在应该急得发狂,想方设法去找寻他们的下落,但是,四面八方的废墟,如潮水一般,压倒性地向他袭来,这样的场景冻结住了他的一切情感。他知道,他们几乎根本不可能幸存下来。

帝国档案局那边没有任何消息,他能从市民防卫中心打听到的唯一信息就是,那片区域在大约六个星期之前,被燃烧弹击中了。现在,那边唯一还剩下来的建筑,只有被熏得漆黑的科隆大教堂,它的双塔仍旧直指苍穹——即使是位于那火焰炼狱的正中位置,教堂仍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仿佛那就是上帝本人的意志一般。

麦斯纳站在大教堂的台阶上,看着一小群人零零散散地进到教堂里面做周日弥撒。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已经变得十分难于理解了。他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仰,可以让人们在这样的艰难时世里,还能够主动前往这个地方:那些教徒们,带着近乎绝望的忠诚,祈祷得救,直到连自己都被大火吞噬;又或许,在烈火当中,那些傲慢自大的人们,至死也不愿相信自己是因为上帝的狂怒而受到惩罚,罪有应得?他们会不会向上帝虔诚祷告,让全能者把这毁灭的风暴转往别处呢?还有,他想知道,他自己的信仰又去了何方?是失去了,还是仅仅被藏匿起来了而已?

上帝知道,他已经见过太多的地狱景象,就算仍有信仰,也几乎要坍塌到虚无了。东线战场和奥斯维辛的恐怖,早已超过任何人所能亲眼见证的极限。但是,看到自己的家,还有自己的整个家庭所经历过的地狱景象——这份恐怖,实在是太难以承受了。他很清楚,自己本应感到绝望、愤怒、悲伤,乃至狂暴,但事实却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都感觉不到。他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这里什么都没为他留下。

他抽了最后一口烟,把烟头弹到地上,然后,转身离开了。他的背后,是科隆大教堂的大门。

麦斯纳身负上面的命令,让他在回去的时候到党卫军经济管理总局去做个报告——给古吕克提供奥斯维辛控制范围内武器工厂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在亲眼见证过城市里惨烈的破坏情况之后,这是他目前想到可以去做的最后一件事,这件事看起来简直毫无意义。

党卫军高层中间,弥漫着一股互相对抗的紧张感,这股紧张感的其中一方是帝国安全总局,还有他的负责人艾希曼,他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灭绝犹太人,另一方面,经济管理总局则希望能有更多工人,给它属下的奴隶工厂做工。战争局势正在加速向着绝望的方向前行,但似乎没人愿意做个决定,确定这两个方向的要求,哪个应该更加优先一些。在参与这场闹剧的全部演员中间,麦斯纳至少很清楚霍斯所扮演的角色:在经济管理总局里面,他的权力仅次于古吕克,不过,他却接受了帝国安全总局的指令,用不可遏制的速度屠杀犹太人。

完全没有前往柏林的火车,但麦斯纳想办法搭上了两个党卫军军官的车,开往波茨坦。他们两个都是德国保安警察组织的官员,一路上不断滋扰麦斯纳这个武装党卫军的军官,询问他在东线战场还有奥斯维辛的经历。

“我自己也曾经想去东线打仗,在特别行动队里服役。”其中一个保安警察官员向麦斯纳吐露道:“但是,他们告诉我,加入特别行动队的名额早就满了。然后,我们开始听到各种各样的传闻。特别行动队里的工作是怎样摧残那些加入的人们——他们不得不酗酒,麻痹自己的神经,才能继续完成任务,很多人都被逼得自杀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避开那一切。”

“这也正是灭绝营被建立起来的原因了。”另一个补充道:“找到一个相对清洁的方式,来消灭那些犹太人。”

“而且,看起来它确实是很有效果的。”前一个人继续说道:“看看你吧——在奥斯维辛做事,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对你的身心造成什么伤害。”

“我并没有牵涉到任何对犹太人的清算行动当中去。”麦斯纳这样回答道。他试图保持冷静客观的论调。毕竟,保安警察官员在党卫军之中声名狼藉,他们最擅长在看似无足轻重的场合寻找反对派,以及调查煽动性言论,调查对象甚至也包括战斗英雄们。“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主劳动营里。具体的职责,是保证武器工厂正常运作。因此可以说,相比杀死犹太人,我对如何让他们活着更感兴趣。”

“你这样做,不会卷入到军官同事们的对立面,跟他们产生冲突吗?”

麦斯纳皱了皱眉头。“是的,时不时会产生点问题。”

“那么,你是怎样处理类似问题的呢?”

“我会告诉他们,我也是在执行命令,就跟他们一样。”

在波茨坦,他顺利登上了一辆开往柏林的火车,到达柏林之后,他又想办法坐上了每天往来于党卫军总部和位于奥拉宁堡的党卫军经济管理总局之间的班车。

古吕克中将看起来似乎对奴隶工厂的状况并不怎么感兴趣,相比之下,他更在意霍斯中校的表现。麦斯纳察觉到,中将并不喜欢他的这位副手,因此,希望能够得到些足以整垮他的情报。这是个阴谋,麦斯纳并不想莫名其妙被卷入其中,因此,他努力使自己的回答保持简短、含糊。他很清楚,自己这样回答问题,并不会得到集中营高层们的赏识,但是,根据他目前的观察,除非发生奇迹,德国才可以从全面败北当中成功抽身,否则,他已经完全不必顾虑自己会说错什么话,引起上面的不满,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了。

麦斯纳这次旅途的最后一段,是孤身一人坐在开往克拉科夫的火车车厢当中。在离开科隆之后,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供他前往命运之神指引他去的任何地方。纳粹说谎了。纳粹的整个基业,都是在谎言上建立而成的。从心理上而言,他蔑视任何自己已经亲眼揭穿过的谎言:布尔什维克分子都是劣等人,他们会被轻易击垮;敌人的炸弹不可能落到德国本土的城市里;德国永远都不会陷入两线作战。还有,关于那些犹太人——他们究竟说过多少关于犹太人的谎言?简直数不胜数。他曾经把那些谎言照单全收,一条不漏。看看这些谎言,把他给弄成什么样了?一个傻瓜,或者一个共犯——又或者,兼而有之?

在柏林时,他用自己的小旅行包当书桌,开始写起一些东西来——那是一封信,他希望这封信能够帮助自己,从这一切当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