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6182200000059

第59章 编户齐民(1)

因为那时候画地图,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标准,那时候画不准,也不好看,只能象征性地画,一块地一块地,画得跟一片片鱼鳞似的,于是这种图册就被叫作“鱼鳞图册”。

上一讲我们说到朱元璋为了恢复被元末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在全国推行移民垦荒和屯田,而且还在军队里推行屯田,让商人也参加到运粮养兵的工作中来。

明朝人说朱元璋这样做的结果是“野以日辟”,田野荒地都一天天地被开垦出来了。我们把这种做法叫作“大生产运动”。当时全国上下,从农民到士兵,从官员到商人,全都被纳入这场恢复发展生产的运动中来了。

在这场运动中,最不好组织的就是大规模的移民开荒。这种由政府组织和鼓励的大规模的移民,虽然是在进行土地的再分配,可是人户这么一移动,实在是有点儿乱。要知道,任何一个朝代,要想国家稳定,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农民和土地结合,但是同时也需要对农民和土地结合后的有效管理。

看起来朱元璋在这方面是心中有数的,因为他有一个法宝。这一天,他下发了一道不同以往的圣旨。

一、编造户簿

这道圣旨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圣旨不一样,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的套话,甚至也不是文言文,而是一篇大白话。朱元璋在圣旨中对官员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著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著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著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拏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拏来做军。钦此。”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半印勘合户帖》)

一看就知道,这篇圣旨,不是出自那些文臣之手,而是朱元璋亲自写成的。

说起朱元璋写大白话圣旨,还真有点儿故事可讲。他打天下那时候,下面的将领大都不识字,他下发的命令,如果让身边文人写,文绉绉的,别说下面的那些大老粗出身的将领看不懂,就算是找人给读出来,他也听不懂呀。于是朱元璋就想了个办法,他把下达给这些武将的命令都写成大白话,写的文字都是什么“说与你每知道”,“你每须遵照去办”等等,只要有个识字人一读,将领们一听也就明白了,不会闹出什么误会。这个办法在战争年代非常有效。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虽然有了皇帝圣旨的格式,可是他习惯了,自己写的东西,还是大白话,好懂,清楚明白呀。这后来也成为一个传统,明朝皇帝批东西,大都用这种白话批写。

朱元璋这道圣旨,讲的是关于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且给全国老百姓建立户口的事情,让中书省着手办理这件事。他说如今天下太平了,可是户口还不清楚,有点儿乱,所以要让中书省制定出户口的格式,再去教各地方官员怎么编造户口本。当时的户口本就叫“户帖”。把地方上管理的百姓,按人户写清楚,谁家有多少口人,这些人都姓甚名谁,一一登记清楚,务求真实。这些人户资料都要做成勘合的格式,就是加盖官府齐缝章的户帖,一半放在百姓家里,一半放到官府收存。如今不是不打仗了吗,我那百万大军都可以派下去,挨家挨户查对户口,造册存档。凡是人户情况对得上的,就是本分的老百姓,就让他在当地开荒种地,如果对不上,就是流民,就把他充入军队。如果有哪个官吏胆敢弄虚作假,一律处斩!老百姓要是有意躲避不接受官府登记的,全都视同流民,抓去当兵!

大家也许会问,朱元璋为个登记户口的事怎么这么严厉呀?其实朱元璋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基础就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朱元璋建国之初要想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发展生产,当务之急就是让农民有土地,而且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去种庄稼,有所收获,因此他鼓励移民开荒。但这只是第一步,这一步的特点是“动”。完成了这一步以后,朱元璋就必须把这些有了土地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不能让他们再随便流动了,要让他们在开垦的土地上安心生产,这就叫“定”。这一动一定,就完成了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两步,这样国家也就能够按人户和土地征收赋税,佥派徭役。

现在移民开荒算是基本完成了,可是怎么才能把全国百姓管理起来呢?中国历史上不是把这些百姓都叫编户齐民吗?就是要有用户籍管理起来的老百姓,这样国家才能按户籍去收税,征派徭役,整个国家也就能有序而有效地管理了。

我们前面讲到过明朝的户籍册,说这种户籍册也叫赋役黄册,现在怎么又叫户帖了呢?其实这都是一回事。户帖就是一家一户的户口本,赋役黄册就是把一里,也就是一百一十户人家合在一起编制而成的户籍册,它们都是由官府保存的户籍档案。由于分散在各户的户帖不好管理,而由官府按里甲合编的黄册便于管理,所以起初是编造户帖,后来就改成黄册了。

朱元璋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就下令编制户帖,前后用了十多年时间,直到十一年以后的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才下令编造黄册。编造黄册以后,户帖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也就被黄册所代替。从此黄册十年一造,成为明朝对农民的管理制度。

要说朱元璋对农民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不是说给了你土地,你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国家征税就是了。朱元璋还让人下发了关于农业生产的国家指导意见。

给你的地,你光种粮食还不行,当时规定,农民凡是种地五亩到十亩的,必须种桑、麻、木棉各半亩,种地十亩以上的农民,必须种桑、麻、木棉各一亩。如果你按规定种了,种的桑树四年以后才征税,种麻每亩征八两麻,种木棉每亩征四两木棉,征得不多。可是如果你不种,那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出麻布一匹;不种木棉,出棉布一匹。这样看来,还是种桑、麻、木棉要合算些,于是老百姓也就都去种植了,国家也就有了绢布征收。

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89年,朱元璋派了一批国子监的太学生,到全国各地去审核粮区,任命粮长,并且丈量土地,按照字号编制成册,写上户主及土地情况,画成图册。因为那时候画地图,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标准,那时候画不准,也不好看,只能象征性地画,一块地一块地,画得跟一片片鱼鳞似的,于是这种图册就被叫作“鱼鳞图册”。

全国老百姓户口土地都记录在册了,也就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编户齐民了。

二、后湖黄册

因为有了当初户帖的基础,所以到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全国编制黄册,事情就容易多了。

黄册编制出来,各地方府、州、县都有存档,户部也有一份,各级政府就以这些黄册为依据,审核赋税。户部的黄册就存放在南京玄武湖的库房里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湖黄册”。这块地方原是沈万三的花园。

黄册放到后湖,还要派专人保管,每天清理,以确保完好无损。不然黄册被损坏了,国家就没有了征收赋税的依据,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黄册每十年根据人户土地变化情况重新造册。后湖库房中的黄册虽然有专人保管,可是那些库房都是老式房子,不像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图书馆档案馆,有良好的通风卫生条件,南方又比较潮湿,再加上老房子里面一般来说难免会有虫吃鼠咬,所以里面的黄册应该是难免受损的。

可是据说南京后湖的黄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而且有一个传说,说老鼠在后湖库中不能生存,每年管库人员清理库房的时候,都会发现好多死老鼠,有的就死在黄册的下面。这种说法显然是夸大了黄册的神奇。应该还是管理黄册的官员们为了防止虫鼠之害,要么在黄册的纸上,要么在库房里面放上了灭鼠杀虫的药物罢了,可是经人们一传,就说得神乎其神了。

不过这些传说也说明了一个情况,当时后湖黄册库的管理是有一套严格制度的。我们今天还可以从文献中看到当时对于黄册管理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存储黄册的库房,虽说是旧式的房屋,可是建造得极其讲究。据说洪武初年,地方官员来到京城朝见皇上,其中有一位乡里的最基层的干部,当时叫“老人”。朱元璋问他:“朕将命工部筑室于后湖之中,以为藏天下黄册之所,然当作何向宜乎?”意思是说,我要在玄武湖建黄册库了,库房朝向怎样才合适呢?老人回答说:“此堂当东西相向,庶朝夕皆为日色所晒,而黄册无浥烂之虞也。”把库房盖成东西向的,东西通透,早晚都见太阳,里面的黄册就不会受潮变质。这个建议被朱元璋采用了。后湖黄册库果然都建成东西通透,都有大窗户,早晚都见得到阳光。

(李默《孤树裒谈》卷二)

因为库房建得实在太好了,明朝人说:“盖后湖之广,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由是而库于其上,由是而册于其间,诚天造而地设也。其为图籍万年之计,殆无逾于此矣!”

(《后湖志序》)

黄册库建在湖中的岛上,四面有水,既安全,又方便管理,真是天造地设。所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也没有给黄册库搬家。有明一代,黄册就放在了后湖。

明朝不是规定每十年搞一次人口普查,重新编一次黄册吗?存放黄册的库房一般也要十年修造一次。修造的时候,每一根柱子上都要刻上修造这根柱子的工匠的名字。如果这根柱子坏了,那工匠就要负责任。就是这种实名责任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别看就是这么一个档案库,明朝政府非常重视,朱元璋专门派了一名户部侍郎来管理。后来觉得一个副部长管理档案库不太合适,到了朱元璋的曾孙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改由一名六科给事中和一名户部主事管理这些库房了。也就是说,后湖黄册库,到这时候,就从一个副部级单位,改为了处级单位。

黄册库虽然后来降了级别,但仍然是一个国家正式机构。下面设有办事员三十名,库工一百余名,因为库房建在湖心岛上,所以还要设船夫三十余名,还有医生二名,伙夫、杂役若干。每年还配国子监监生五十名到库房实习,帮助整理和晾晒黄册。黄册库的钥匙,则交给宦官专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