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太祖朱元璋
16182200000012

第12章 九字箴言(2)

徐寿辉和陈友谅先后称帝,说起来还有那么一点道理。他们毕竟是红巾军彭和尚那一支的延续。既然韩林儿可以被刘福通拥立为大宋皇帝,那他们这一支自然也不甘落后,也可以自立为皇帝。

张士诚虽然没有那么大势力,可是他自从起兵,就是自立一帜,并不在谁的部下,也不倚靠谁的力量,所以他也可以自己称王称帝。不过他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没有自称皇帝,只是自称什么诚王、吴王。

而朱元璋只是继承了郭子兴的部队,本来就是小明王韩林儿的部下,不自立为帝王,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可是自从朱元璋攻克集庆,改为应天府以后,他其实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割据势力了,即使他不能像陈友谅那样杀掉皇帝自立,只是自己另立一个名号,也没有谁能奈何得了他。

但是这时候朱元璋心里明白,他自己所处的形势,还真的不能称王称帝。他的四周除去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东面镇江是元朝军队,东南苏州、常州一带是张士诚,扬州还有另一支武装青衣军,南面徽州和浙东大多为元军所守。这些势力把朱元璋的应天团团包围了起来。而这时候北面全靠小明王韩林儿的军队,一直在河南一带跟元军主力作战,而且战绩还不错。

到了至正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58年,刘福通率军攻下河南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因为汴梁当初就是北宋的国都,而小明王政权也叫大宋,刘福通于是将汴梁建为国都,把小明王韩林儿接到那里,这算得上是小明王政权最辉煌的时候了。朱元璋要是在这时候自己另立中央,那不是太傻了点儿的出头鸟吗?

明史大家吴晗先生分析当时的形势时,也看到了另一面:朱元璋是小明王的部下,小明王在北面对他当然有保护作用。而徐寿辉、陈友谅和张士诚虽然是敌对势力,对朱元璋形成夹击,可是他们同时也起到了将朱元璋与元朝主力隔离开的作用。

朱元璋正是利用这样的大好时机,低调做人,埋头苦干,扩大根据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两三年时间里,他先后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婺州等地。他这个龙凤政权下的行省丞相,实际上已经跟徐寿辉、陈友谅和张士诚那些自称帝王的势力相当了。

但是,别看这时候朱元璋还甘心当着小明王属下的官,其实他心里早就想着成就帝王之业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他越是有成就帝业的心思,就越是不着急称王称帝;他越是表面上不着急称王称帝,他心里的志向就越大。

朱元璋攻下徽州的时候,还见到过当地一个儒士。听说这位儒士历史学得很好,因为历史可以为资鉴,他就请教历史上的事情。什么事情呢?他问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成功,能够统一天下?这位儒士告诉他说,从历史上看,这些成功的开国皇帝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不乱杀人,二是让老百姓安心生活。朱元璋听过后反省,不乱杀人已经做到了,让老百姓安心过日子,现在还做不到,还得努力。他不称王称帝,问人家这些干什么?他还不是想统一天下,想当皇帝!

后来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婺州,就是今天的浙江金华的时候,军旗上面就挂上了金牌,上面写着“奉天都统中华”几个大字。你看,他这时候已经要奉天去统一中华了。

打下婺州以后,他在那里设立官署,在门前树立起两面大旗,一面大旗上写着“山河奄有中华地”,另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日月重开大宋天”(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他这两句话的意思可不光是说打下婺州一个地方,而是要奄有全中华的土地,这不就是一统天下吗?虽然他还不得不打着小明王的大宋这块招牌,但是已经表现出了要重开天地、推翻元朝、建立新朝的宏大志向。

占领了皖南这片地方之后,朱元璋的力量就已经发展到东南地区了。而东南最值得去发展的地方,就是浙东。朱元璋决心兵向浙东,把中国最富庶的这块地方拿到手。

没想到,朱元璋向浙东的发展不仅让他得到了这片富庶之地,而且还另有重大收获。什么收获呢?

三、进取浙东

中国古代从唐、宋时代起,就把浙江省分为两个区域,一东一西,浙东主要包括绍兴、宁波、金华、处州、台州、温州、衢州、严州八府,因为这八个府地处钱塘江以东,故称为“浙东”。浙东占了浙江大部分地区,而浙西只有省会杭州和嘉兴、湖州二府。

浙东这个地方,用得着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叫“人杰地灵”。从地理条件来说,这里“负山滨海”,田地不多,条件不算太好,但是自古以来这里就一直属于富庶之乡。史书中说这个地方的特点是:“地不宜桑而织纴工,不宜粟麦而粳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工致。”

(嘉靖《永嘉县志》卷一《风俗》)

不适宜种植桑树,但是这里的纺织水平却很高;不适合种粮食,可是这里生产的稻米却非常充足;不出产漆,但是这里生产的漆器却十分齐备。这种情况,浙东传承到了今天。今天浙东这个地方仍然如此:不产皮革,但是皮革制品名气最大;不产纺织品,可是制衣业最为发达;不出产北方的坚果,可是加工生产的北方小食品质量最好……由此看来,关键还在于人。所以史书中又说:这里“君子尚文,小人习于机巧妙丽”(嘉靖《永嘉县志》卷一《风俗》)。意思是说这里人文荟萃,出了不少名家,而且平民百姓也都心灵手巧。

浙东这个地方,在南宋的时候先后出现过三个很有名的学派,一个叫“永嘉学派”,一个叫“永康学派”,一个叫“金华学派”。“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叶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陈亮,“金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吕祖谦。这三个学派因为都产生在浙东这片土地上,所以也称为“浙东学派”。“浙东学派”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实事实功”。可见历来浙东这个地方的文人们,不仅要有“君子之德”,要“尚文”,而且还要务实“尚功”。这也就是要做到我们常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从南宋那个时候开始,这种风气代代相传,到了元朝末年,这个地方的文人们可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当时这里的台州黄岩有一个名叫方国珍的人,世世代代在海上经商贩盐。至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348年,因为有仇人告发方国珍通海寇,方国珍就杀了仇家,与自家兄弟四个,聚众千人,一不做二不休,到海上当了海寇。元朝官府见方国珍势大,不敢征剿,只好封官许愿,加以招降。这个方国珍对于朝廷的招降,数降数叛,并且不断派人向朝廷的权贵们送礼,结果竟然当上了元朝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

等到朱元璋攻克婺州、兵临浙东的时候,方国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跟朱元璋对抗,也依旧用他那套老办法,派人送厚礼给朱元璋。朱元璋可不是元朝朝廷的官员,他知道方国珍是个首鼠两端的家伙,不可信任,就把他送来的厚礼都退了回去,致书说:“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覆……大军一出,不可虚辞解也。”

(《明史·方国珍传》)

意思是说:有诚意,才对你有好处,你还是老实点为好,你如果反复无常,一定会招来祸端。等到我的大军到来,你可别用空话对付我。不久,朱元璋果然兵进温州,方国珍这下害怕了,请求朱元璋退兵,答应每年献白银三万两,等到朱元璋攻克杭州,他就正式投降。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是方国珍的缓兵之计,不过因为当时朱元璋跟陈友谅、张士诚那边战事频繁,暂时顾不上方国珍这边的事情,就答应了他献银投降的请求。

方国珍虽然起家于浙东台州,又被元朝任命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可是实际上他并不能控制整个浙东地区。只不过元朝官府腐败无能,方国珍又不断送上厚礼行贿,从朝廷到地方,那些受贿的官员多为他说好话,那些不肯受他贿赂、又看出他鬼心思的人,反倒受到排挤,提出的建议也不能被采用。

这其中有一个人,早就看出方国珍的心思。方国珍刚刚起兵的时候,元朝官员们商量如何是好,这个人就提出过征剿主张。方国珍听说后害了怕,让人送去厚礼,这个人却不受贿。他就是当时浙东大大有名的人物:刘基。

刘基有个号叫伯温,所以人们也叫他刘伯温。刘基是今天浙江温州文成县南田人。南田这个地方原本属于青田,后来划成了一个县,用的就是刘基死后谥号“文成”这两个字。所以人们也叫他“刘青田”,后人也叫他“文成公”。

刘基的大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后来帮助朱元璋打天下,是朱元璋身边最有名的谋臣智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跟诸葛亮齐名,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不过,这时候刘基还在他的故乡浙东的元朝元帅府中当一个都事。

当时刘伯温一眼就看出来方国珍不会真心投降朝廷,所以主张征剿。方国珍对他行贿不成,又让人给朝廷中当权的人送礼。过了不久,果然有朝廷的指令下来了,同意让地方招抚方国珍,给他官儿当,刘伯温反倒受了一番责怪,说是“擅威福”。等到后来方国珍叛复无常,朝廷又下令征剿的时候,有人推荐刘伯温,但那些受贿的官员们因为得了方国珍的好处,不给刘伯温兵权。刘伯温知道跟这些贪官污吏们在一起,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于是辞官不做,回到老家青田的南田写书去了。刘伯温在南田家里写的一本书很有名,叫《郁离子》,其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卖柑者言》,说有一个卖柑橘的人,卖的那些柑橘外表都很好看,可是剥开柑橘的皮,里面都干得像是一团败絮。这就好比当朝的那些官员权贵们,外表看上去很威严,像模像样,可是一肚子坏水。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来历。

这刘伯温文武全才,见识绝非一般人可比。知道刘伯温回到家乡,躲避方国珍的人们都纷纷来投靠。刘伯温来者不拒,把这些人部署了一番,组成了民兵武装。这支民兵虽然没有力量去征剿方国珍,可是方国珍也不敢来招惹他们,一时间倒也保障了家乡的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军队来到了浙东。他早就听说了刘伯温的大名,一心想请刘伯温出山帮助自己打天下。因为朱元璋知道,这个刘伯温有名气,有影响力,也确实满腹经纶,还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而且刘伯温还有一个别的名流士大夫们不能相比的本领,那就是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兵法数术,无所不知,俨然当世的诸葛亮!这不正是朱元璋打天下必需的人才吗?而且这样的人才还不能让别人得了去,如果让别人得了去,可就成了心腹大患了。

想想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请了出来。如今朱元璋也要下一番功夫,请刘伯温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