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飘香的红苹果
1609100000031

第31章

第42章

全发爸:过段时间我要专门看一回齐书记去。

春节以前卖油糕老汉做了些油糕、软糜子馍、黄黄馍、稠酒。专门来到县委办公室,对办公室的人说:我要见县委齐书记。

齐书记接见了卖油糕老汉,并且很痛快的收下了老汉送来的礼品。

老汉走后齐书记拿出了几十元钱,吩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到农贸市场买一些年货给老汉送去。齐书记再三叮咛工作人员到老汉家里以后,不要说这些东西是县委书记送来的,避免老汉不必要的误会。

工作人员把买来的年货送到卖油糕老汉家里,说是县委送来的慰问品。

工作人员走后老汉迷惑不解,他问儿子:为啥专门给我一人送慰问品?

党全发:爸吔,你连这个也想不开,齐书记不能白吃你送的年食,给钱又怕你不要,所以自己掏钱买了些东西给咱送来了。

全发爸:原来是这么回事。

从此以后,老汉更加佩服齐书记的为人。

洛川县城,元宵节晚上过完春节闹元宵。消失了多年的各个灯社的灯棚又在古老的洛川县城展现。

画面特写。

东社、西社、南社、北社的灯栅,灯棚,供奉的神像,面花,街道两边高挂的灯笼。西社的狮子、腰鼓,东社的东北秧歌、﹙抗战时期张学良的部队在洛川驻军,所以洛川人会扭东北秧歌。﹚北社的跑走马、南社的浑身响。

画面特写。

黄章的蹩鼓、好音的灯笼舞、京兆的老秧歌。

李东和他新婚的妻子刘媛媛,刘金贵和他新婚的妻子贺红梅也相约一同来看元宵节灯会。

贺红梅拿出照相机,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拍照,两对新人沉浸在佳节的喜庆之中。

李东的妈妈王改英和刘金贵的妈妈郑腊梅在西社的灯棚前相遇。

王改英:亲家母你年过得好吗?想不到在这里遇见你了。

郑腊梅:好、好,亲家母你年过得好吗?李东和媛媛都好吗?

王改英:娃们都好着哩。金贵和红梅好吗?想不到你婆媳俩的名字连在一起了。

郑腊梅:我还说把我的名字改一下,金贵他奶奶不让改,她说这是天意。

王改英:改啥哩些,我看蛮好的。我想咱俩能在西社碰面也是天意。你是不是也来偷灯?

郑腊梅:还让你给猜着了。现在年轻人不信这个。当年我怀金贵时就是他奶奶给我偷的灯。

王改英:我正犹豫把灯偷回去以后怎样哄媛媛吃下去哩。正好你来了,你是娃她二妈呢,你帮我劝劝媛媛。

郑腊梅:不行不行,媛媛不会听我说。我也正担心红梅会不会把灯吃下去,金贵奶奶说她有办法。我回家给你问问。

王改英:来不及了。和平媳妇当初怀路生时就是我给偷的灯。这一次看和平媳妇有啥办法。

郑腊梅偷了一只荞面灯来到一道背巷里,早有王娟开着吉普车在那里等。车里居然还坐着金贵的老奶奶。

金贵奶奶接过腊梅偷来的灯,对腊梅说:我跟三媳妇先回家,我给咱做一些元宵,你一会儿和金贵媳妇回来吃。

王娟说:嫂子你就再等一会儿吧,我把妈妈送回家然后再来接你们。

郑腊梅:我怎么感觉到咱这是在搞特务活动哩。

王娟:这都是妈妈的主意,老人家想抱重孙子哩。

金贵奶奶:咱快走,莫耽搁时间。

王娟把车开走后腊梅在东社的灯棚前找到了金贵和红梅、李东和媛媛两对新人。

红梅见到婆婆,把婆婆拉到灯删的幕景前要给婆婆拍照。

红梅拍完照后媛媛接过了相机,说:我给你们一家三口拍个照。

媛媛拍过照后正好王改英也来了。红梅又拿过相机给媛媛一家三口拍了照拍完照后李东妈对媛媛和李东说,你表哥和你表嫂做了些元宵请咱们呢。

改英又对腊梅说:咱一起吃去。

腊梅:我们就不去了。一会儿他三妈王娟的车就来接我们回家,金贵他奶奶年纪大了,今年又是红梅过门后的第一个元宵节,一家人也想团团圆圆的吃一顿汤圆。

两对新人互相道别。李东和刘媛媛扶着妈妈来到王和平家。

王和平家,元宵夜。

马爱花遵照姑姑王改英的嘱咐专门用偷来的荞面灯给新媳妇刘媛媛做了一碗汤圆。用盘子端来放在刘媛媛面前。

刘媛媛端起碗来正准备吃,一想不对劲,为啥第一碗饭先不给妈妈?看见老表嫂笑得意味深长,媛媛把端起来的碗又放下。

李东等不及了,端起媛媛面前的汤圆三下两下吃进肚子里。把个妈妈急得跟啥似地,又没有办法当面说清。马爱花把筷子头点到李东的脑门上:那是专门给你媳妇做的,就你嘴长,你吃了替你媳妇生娃呀?

刘媛媛把嘴撅起来:啥意思吗?打伙成群算计我干啥?

婆婆王改英见事情蛮不住了,只得说出了实情:好娃哩,咱一家人主要是想抱孙子,你千万不要向别处想。我见你二妈也给红梅偷灯呢。

李东听得此话首先笑起来:妈吔,偷灯灵验不灵验?要是灵验的话我给咱偷十盏灯,明年叫媛媛给咱生一个战斗班。

马爱花:咋不灵验?灵验着哩。那一年你妈给我偷了一个灯,第二年我就生下了路生。

刘媛媛见一家人并无恶意,逐渐也有了笑意,她笑着问老表嫂:听说路生是你在路上生的?

马爱花:咋不是哩?那一年你表哥到苹果园看果树去了,半夜里我肚子疼,你舅舅和你曾葛叔把我向医院里拉,到半路上就生下了路生。

刘媛媛:我根本就不相信偷灯能生下娃。但是为了了却妈妈的心愿,嫂子就麻烦你一回,你给咱再偷一个灯。

马爱花:我这个老姐姐是个有福的,娶了这么个又漂亮又明事理的好媳妇。

马爱花是个热心人,听得媛媛叫她去偷灯,夹风带火地走了。正好王和平和他的一双儿女扭完秧歌回家来了。路生已经长成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妹妹露露也十八岁了。兄妹俩个脸上的化妆还没有来得及洗去,看见表叔和他的新媳妇非常高兴,露露拉着媛媛的手说:过去我把你叫表姐哩。现在我把你叫表婶哩。

刘媛媛:啥表婶?难听死咧,就叫表姐。我把你姑还是叫三妈哩。

王路生:乱了套了,全乱了套了。咱想叫啥就叫啥,不管他们心里啥感受。

王改英:憨憨娃,在咱们家里你就要把媛媛叫表婶哩。

王和平:姑姑,路生他妈干啥去了?

刘媛媛:给我偷灯去咧。

王露露:姐姐看不出你这么个人还相信迷信。

刘媛媛:姐姐不信有啥办法?进了人家门,就是人家人。

李东:媛媛你不要那样说,我可没有强迫你。

刘媛媛:其实那是人的一个心愿,信不信都无所谓。

正说话时马爱花已经把灯端回来了。她问刘媛媛:你打算怎么吃?

刘媛媛:嫂子麻烦你给我做一碗荞面麻食,我在陕北经常吃荞面。

刘家庄刘金贵家,元宵节夜王娟用汽车拉着妈妈回到家里,刘启运和刘启来弟兄俩个已经先回到家里。

兄弟俩个把妈妈扶上炕,刘启运埋怨妈妈说:妈妈你都八十岁的人咧,还看啥元宵哩。你一出门我们老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