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6042700000003

第3章 绪论(1)

中医药养生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过程中,中医药学防病、治病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医药学仅用于防病、治病已不能满足需求,延年益寿更加引起历代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所重视,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养生文化形成促使了养生学理论的发展,抗衰老、驻容颜在今天更加引人注目。

养生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中医的方法和手段,调摄生命而达到防病延年、强体益寿、美丽驻颜目的。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完善而形成了独特的医学养生理论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和美丽作出了贡献。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养生保健基础理论、中医药养生方法、中医药养生保健常用技能、损美性疾病和衰老性疾病养护等内容。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目的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其意义在于保养生命以达长寿。养生的过程就是与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医养生就是用中医药的方法,以推迟衰老,养生延年,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基础理论和养生原则及养生方法的实用学科。

自中医养生学的兴起,养生的主要目标是高寿,寿辰、寿命、寿星是中国养生文化中常见的词汇。养生也不乏关于强体和驻颜的内容,如《华佗传》提及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其“壮”即是强壮;古代美女除了天生的美貌及采用多种外在的修饰手法以外,利用传统的医药配方,也是宫廷美女保持和增加美貌的主要方法,并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宫廷医生各方面的探索和努力,逐渐形成了系列化的宫廷医药美容方法。在以往的养生概念中养生延年、养身健体、养生驻颜的雏形已存在,只是更侧重于延年益寿,老年防衰。

现代社会诸多因素的变化促使中医养生学与时俱进,养生不再仅仅侧重于老年防衰。第一,病因和病种改变。病因从生物、环境因素向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转变;病种从贫困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向现代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退行性病变、

肥胖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改变;养生不再仅仅是无病自调,还要因病而防。

第二,心理状态改变。从弛缓向紧张转变。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脑力劳动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性加强,信息量变大,生活和交通空间拥挤,人际关系复杂,这些都是造成现代人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根源。因此,养生更重视养性。

第三,体力活动和营养状态改变。体力活动从多向少转变。随着工业革命、城市化、信息革命化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办公、交通中的繁重体力劳动被代之以“按钮式工作”,过着一种“惯于久坐的生活”。营养从不足向过剩转变。加上体力劳动减少造成的营养消耗减少,使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维生素过多症等有关疾病明显增多。养生不仅注重筋骨形体锻炼、和调气机通达,更重视运动“气化”与“排毒”。

第四,健康要求改变。从无病、长寿的生物学观点向“不仅没有躯体的缺陷,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WHO 健康定义)转变。养生目标不仅是延年益寿活下来,还要活出生命质量,强体防病,而且还要活出神采,容颜焕发。

第五,养生保健对象改变。从老年人为主向老年、中青年并重转变。因为中青年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地位提高,现代生活方式在中青年人身上最为突出,心身疾病年龄前移,同时老龄社会已成普遍现象。养生不再只是老年需求。

第六,生活观念和方式改变。从禁欲向享乐转变。对物欲、肉欲、情欲、精神欲望等的追求和享受已不再被看成是罪恶,而认为是应该的。与健康有特殊关系的烟、酒乃至毒品嗜好也泛滥成灾。养生必然对其产生的弊端担负有清除或消除的任务。

第七,自然观改变。从顺应自然向改造自然转变。现代社会对大自然的改造成绩,一方面给人类创造了不受自然因素干扰的良好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改造的快速和激烈,人类难于很快适应而影响健康,如电视病、空调病、电脑病、噪音和电磁危害、高楼恐惧症、星期一综合征、办公室综合征等现代病。养生必然对其产生的弊端担负有防御和主动调节的任务。

由此可见,中医养生的目的除了养生延年对生命周期的追求外,还包含了养身健体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和对生活美感的追求。而三者的关系在于:生命为先,无论是体质强弱均以生命为载体,有生命才有健康,有健康才有容光焕发,有容光焕发才有神韵,有神韵才是美,健康是美的基础。而且,中医因为其副作用相对较小,更为今天崇尚自然者所求,是其他医学体系无可比拟和超越的。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上古时期

从中国猿人的出现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170万年以前~公元前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称为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凭借简陋的石器和原始群体的活动,在同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一些医药卫生知识。原始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同自然界、疾病作斗争,逐步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卫生经验。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条件,熟食、取暖以及逐步产生的原始热熨法(以后又发展为“灸法”)、居住与服装条件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文明发轫之初,人类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健康的经验,养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产生。我国现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公元前14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载有关于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

(二)先秦时期

从夏朝的建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周礼》载有“食医”,并对各类饮食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山海经》记载了100多种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同时,在药物的使用方面也提出了多种方法。酒的发明与酿酒业的兴起,推动了医药的向前发展。酒具有通经活血的作用,古人就用酒来治病,并逐步用药物与酒制成药酒来治疗疾病。汤液的发明,取决于当时药物品种的增多和对疾病认识的加深。选择多种药物配成复方,应用于临床,使生药转向熟药,单味药转向多味药,这样不仅服药方便,容易发挥药效,而且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是医药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古今医统》载范蠡有“服饮药饵”的办法,授术于孔安国等,“寿皆百岁,面如童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对养生学也有很大促进。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对于世界本源、生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

老子、庄子一派提出“归真返朴”、“清净无为”的养生理论,并编制了导引、吐纳等一整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例如《庄子·刻意篇》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这其中,一是突出养性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二是充分认识到吐故纳新(此即吐纳、气功)是维持生命、益寿延年之道;三是提倡运动(此即导引、按摩),可以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机能。

管子则认为“精”是气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之源泉,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精气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管子·内业篇》)。《吕氏春秋》强调精、气、神和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如《尽数篇》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

老子、庄子主张“静”以养神可以长生;吕不韦却主张动,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还指出气不宣达与血脉壅塞都是不能长寿的原因,所以“作为舞以宣导之”。孔子则主张要动静结合,如《孔子家语》载“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夫”。

此外,诸子还都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例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但老子、庄子是主张消极的顺乎自然的;管子则主张主动的与自然相适应,如《管子·五行篇》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至于荀子,则更积极地主张改造自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此期出现的《周易》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将宇宙万物、人体生命活动、时刻、无一例外的运动状态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易”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存在,称之为“不易”。

《周易》在变易与不易之间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这种学术思想,也直接影响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恰如《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上工治未病”的理论渊源。

在《黄帝内经》问世以前,我国传统医学尚处于较为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经验积累阶段。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学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黄帝内经》的问世可谓是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与实践的一个大总结。《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来讨论养生问题,对人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很精妙的观察与概括;对衰老、变老的机理,有很确切的认识;还明确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预防病变、保健延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仍被认为是中国医药学最早、理论较全面的一部医学经典,中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就由此而基本确立。《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是比较全面的概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则更具体地阐述了四季的不同养生方法。此外,还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术,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导引、按等。《灵枢·天年》与《灵枢·寿夭刚柔》中已有寿命与遗传有关的论述。《黄帝内经》的理论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养生著作,多数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仅就草药本身而言,在祖国医药的历代文献中,并没有抗衰老中药这一类别,但很多中药载有“耐老”、“不老”、“延年”、“增年”、“长生”、“乌须发”、“驻颜”、“轻身”、“耳聪目明”、“齿落更生”等。古代名著《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名山大川及物产的著作,虽非医药专著,但明确记载了126种中药,其中已涉及到强壮身体、增强记忆、延年益寿作用的植物。东汉成书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延年”记载的药物计:列为“上品”的有115种,列为“中品”的有40种,列为“下品”的有10种。并记载多种中药美容剂,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白僵蚕“灭黑,令人面色好”等,由此,形成了中国抗衰老药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