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16042600000038

第38章 沟通协调(2)

(三)沟通障碍的排除

1.沟通的障碍沟通的障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障碍。由于语言是静态的,事物是变化的;语言是有限的,事物是无限的;语言是概括的,事物是具体的;语言具有抽象性,事物具有真实性。加之语言沟通中的误解、歪曲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当,这些都会影响沟通的进行。二是认识障碍。沟通双方在爱好、价值观念、经验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差异过大,这都会造成沟通的障碍。三是心理障碍。沟通者心理情绪控制力不强,也会使信息沟通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四是组织障碍。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信息从最上层到基层常常产生失真,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及时性。五是时空障碍。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如果在空间的距离太远,接触机会少,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2.障碍的排除为了获得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必须排除沟通的障碍。一是要培养信息沟通观念,提高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二是注重双向沟通,互相尊重。三是要减少信息流通环节。四是要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如组织结构要合理;要建立和健全现代信息沟通系统;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制度;要注重沟通方式的选择;要运用现代的沟通技术和工具,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等。

二、给予信息艺术

人们能够观察并感受到沟通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给予正确的信息并且收集正确的信息。中层领导者如果给予正确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拥有自己的信息,澄清并检查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使沟通成功。

(一)避免沟通中致命的过失

如果你想成功地沟通,就要避免一些过失。比如,要直截了当地表达你想要说的,而不要以讽刺挖苦的评论来掩饰你的想法,这样会抑制开放式的交流;人们不喜欢被盘问或被审查的那种感觉,因而不要过分或不恰当的询问。总之,在交流信息中要避免讽刺挖苦、过分或不恰当的询问;扮演或标榜为心理学家,发号施令、傲慢无礼、保留信息、模棱两可等,都是影响沟通的致命的过失行为。

(二)要有良好的开端

从一开始交流就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和思想的话,就会导致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因而首先要想清楚你的目的,还要想到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他们为什么要听,对他们有什么益处,不然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消磨了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耐力。

(三)选用你自己的词汇沟通交流中,词汇能够导致争论和防御心理,也能产生积极影响。

交流中要选择明确具体的词汇。用词必须要清楚,选择那些能够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的词汇,并要使你的词汇精确、好记、有活力。为了便于理解,还要选择适当的语速,清晰地表达。

(四)不要掩饰自己真实的观点

一个聪明人曾指出事实、幻想和传说的区别。他说事实就是事实,尽管我们喜欢用不同的形式来伪装,但不会有那么多的事实和我们想像的一样。观点在他看来是幻想。传说是我们所说的道听途说、谣传。吸收和利用别人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重要的信息源,应该十分重视。所以交流中要注重确认事实,不要伪装不是事实的事实;不要相信传说;当你陈述你的观点时,要让人们知道那是你自己的观点,不要掩饰它的真实性。

(五)与他人和睦相处

和谐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理解、和睦一致的感觉。因此,中层领导者在沟通中要学会与不同脾气、禀性和个性的人相处,与这些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发现别人的主要需求,认识各种性格的人的长处,并在工作中发挥这些人的长处。此外,还要注重在实践中通过掌握各种性格的差异,结合不同情况有效地进行沟通。

三、收集信息艺术为了收集正确的信息,中层领导者要运用观察、倾听、神入和询问的技巧。你要注意别人的表达方式,注重信息交流的风格,学会以他人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且发现他们的需要,这些将提高你收集正确信息的能力。

(一)关注讲话者

收集正确信息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去听,而不是假装注意。中层领导者要注意身体的参与,要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面对讲话者,用点头或适当评论来显示你跟随讲话者的思路。这将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并鼓励讲话者给予你更多的信息。你还要注意心理的参与。如果你脑子里还想着其他的事情,你最好暂且放一放(如果怕忘了,你可以先记下来)。你要跟随讲话者的思路,如果话题很重要,可以做些笔记以帮助你记忆这些信息。这将帮助你集中精力与他人进行沟通。另外,我们需要从讲话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将帮助我们发展神入技巧,理解讲话者所讲的,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二)积极倾听

太多的人把倾听技能作为一种理所当然具备的能力。他们把听与倾听混为一谈。需要指出的是,二者是有差别的,听主要是对声波振动的获得,倾听则是要弄懂所听到的内容的意义,它要求对声音刺激给予注意、解释和记忆。“一般人的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5-200字。但是,倾听者平均每分钟可以接收400字以上的信息。”这就使得在倾听的时候留给大脑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使其大脑有神游四方的机会。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来利用“这段空闲时光”。

下面的八种行为,与积极而有效的倾听技能有关。第一,使用目光接触。你用耳朵倾听,别人是通过观察你的眼睛判断你是否在倾听。第二,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与积极的目光接触相配合,向说话人表明你在认真倾听。第三,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表现出感兴趣的另一做法,是在倾听时避免那些表明思想走神的举动。在倾听时,注意不要进行下面的这类活动:看表,心不在焉地翻阅文件等等。如有分心的举动,这表明你并未集中精力,因而很可能会遗漏一些说话者想传递的信息。第四,提问。这一行为可保证理解的准确,并使说话者知道你在倾听。第五,复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一方面可核查你是否认真进行倾听,另一方面可检验自己理解的准确性。第六,避免中间打断说话者。第七,不要多说。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意思是说人应该多听少讲,才能彼此沟通。第八,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有效的倾听能够使说者到听者,以及听者再回到说者的角色转换十分流畅。中层领导者需要掌握这八种倾听技能,以实现有效的倾听。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参见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303页。

第三节中层领导者协调艺术

中层领导者协调艺术,是指中层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以协调的基本原则作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的创造性的协调技巧和方法。它是中层领导者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在协调活动中的综合体现。这里主要从纵向的协调过程和横向的四方协调,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协调过程艺术

(一)摆正位置

摆正位置是搞好协调的基础。中层领导者要从上下差别中、从前后差别中、从行业差别中、从正副职差别中、从老中青差别中、从经验与理论差别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搞好协调的关键。协调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协调的成败。中层领导者要在了解情况和熟悉法规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问题(这是个难点),并明确你认为理想的协调结果。接着尝试各种各样的协调方法的组合。“一个新协调方案是旧的协调方式的新组合。”要打破原有模式,借用“外脑”拟订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协调方案。最后,从中选择比较满意的方案。

(三)完善机制完善机制是搞好协调的保障。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经济学中有个专门说法叫“劣币驱逐良币”,引申至管理则是“劣胜优汰”,即“小人排斥君子”,根源拟于体制的败坏,小人是什么手段都能毫无顾忌的使用。“小人得志的秘诀在于玩弄关系”,小人利用“关系”搞不正之风。当协调机制缺乏时,人们往往去迎合别人,有异议也不说出来,对别人的“利用”敏感度低,容忍度大,如有的领导者不讲原则,把“忍、让,难得糊涂”作为座右铭,从而姑息坏人坏事,造成正气不能上升,反倒是歪风邪气蔓延。完善机制,建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惩罚“胡吹乱拍”,才有利于科学协调。

如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采用了“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这一重大举措,就抓住了规范政务管理这个治本之策。规范政务管理其实质就是完善领导运行机制,以便协调好领导系统内部的关系,以及协调好领导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关系,这当然是但也不止是改善投资环境的治本之策。

完善机制就要求:进一步理顺关系,合理配置职能;加强协调的行为规范建设;确立领导协调权威;强化领导者的协调职能;加强领导中的沟通、控制和监督,使协调运行过程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