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16042600000033

第33章 决策执行(2)

(四)灵活原则

从实际来看,一些大的宏观的决策,是从全局制定的,往往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因此,不可能详细、具体。这就要求地方、部门和基层组织在贯彻执行决策时,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具体对策,将大政方针落到实处。兵法上讲:“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致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人变法而取胜进,谓之神。”这里讲的也是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现代管理如同用兵打仗一样,都要讲究权变。另外,创造性、灵活性也要讲求例外原则。执行决策的过程中,遇到特殊和紧急情况,可以先经批准而采取必须的措施与行为。必要时,也可不执行上级某些不适宜的命令。当然,创造性、灵活性在于对客观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一句话,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原则决策是由人执行的,执行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与否是影响决策执行成败和效果的最关键环节。因此,执行机关必须运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思想驱动、物质利益、行政命令、法律手段等等,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同时,要注意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工艺,提高执行的效率。国外在执行决策时,广泛使用目标管理、计划评审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这些方面,我们应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

第三节决策和执行的基本环节

一、决策的基本环节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它由一系列功能活动或环节所构成。决策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环节或阶段。

(一)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任何决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在管理中发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从而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发现问题,找准目标,是决策的开始。决策者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以弄清问题的性质、特点、内容、范围、价值和影响,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境制约条件,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确定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标。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主体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指标。它规定了决策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好的决策目标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目标必须明确具体,目标内容绝不能含糊不清或空洞无物。二是目标要区分主次。对于比较复杂的多目标决策,要区分轻重缓急,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确保重点,有所取舍。三是要规定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存在的限制性条件,如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另一类是给目标附加一定的主观要求,如必须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时间等。

(二)科学预测,拟定方案

科学预测是指在充分占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状,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和趋势作出事前的估计和推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决策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对未来的周密计划和长远思考。因此,科学预测在决策中的地位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进行科学的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基础。拟制方案是决策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供选择方案的质量,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最后决策的质量。因此,拟制方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的性。就是各种备选方案一定要符合决策目标要求,要对准决策的目的,真正能解决问题。二是可行性。即备选方案一定要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三是周全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种多样,因此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穷尽一切方案,不要遗漏,以形成一个逐级优化的方案体系,从而保证方案的质量。四是差异性。要从多种途径和角度来准备可供选择的方案,各个方案之间要有原则差别,不能大同小异,否则,就难以实现决策的最优化。

(三)综合评估,优选方案

综合评估就是运用系统原理,对各个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施后果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总体权衡,全面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全面性、长远性、效益性、适应性等原则进行优选,拍板定案,从中选出一个或综合成一个满意的方案。

评估选优是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环。为此,首先要确定优选方案的标准。一般地说,确定优选方案的标准有价值标准、时效标准、优化标准。通常说的最优方案,只能是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代价要尽可能小些;对环境变化和意外事件干扰的适应性要大些,所冒风险尽可能少些;对其他方面产生的副作用要尽可能小些;见效最快的满意方案。

其次,组织评选和审定方案。评价、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审定决策方案的过程。决策者一定要发挥专家和集体的智慧,组织并依靠他们对备选方案进一步的分析、论证、评价,充分地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然后存优去劣,或在吸收各个方案长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性的最佳方案。

(四)实施方案,追踪决策

任何决策都要付诸实施,才能使决策方案变为现实。实施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要注意以下环节:一是组织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指挥与执行机构,组织安排好人力、财力、物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二是明确责任、检查督促;三是信息反馈,追踪决策。加强在实施过程中的追踪检查,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方向,纠正偏差。

决策的实施过程,既是对决策设计方案的全面检查,又是根据主客观变化了的条件,不断调整,乃至作出必要的追踪决策的过程。追踪决策一般有三类:一是决策实施后,效果同既定目标基本一致,只是在某些方面或局部存在偏差,只作微调或部门补充的叫局部调整型决策;二是由于制定决策时没有充分掌握准确信息,决策实施后的结果与原定目标偏离较大,需要对原方案进行重大的修改,这叫重大修改型决策;三是由于出现不可控因素,改变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原来的方案无法继续实施,必须放弃原方案重新拟定方案,这叫重新决策。

二、执行的基本环节如果把决策执行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涉及人、财、物、信息、组织机构、实施对象等众多要素。如果把决策的执行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那么它则包括决策阐释、计划制定、组织落实、协调、控制、追踪决策等一系列环节,决策方案实现的效果,最终取决于这些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一)决策方案的阐释

决策的执行首先得阐释决策方案,决策制定之后不可能自动地执行,也不能自发地接受。决策机关、宣传部门要进行阐释,将决策内容、精神转化为人们能够理解的指令和信息,并通过大众传媒将有关的决策内容传播到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从而使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和决策对象的广大公众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政策的内容,充分认识到决策和他们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决策,支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