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16042600000021

第21章 思想工作(1)

思想工作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整个领导过程诸环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领导者,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怎样,是整个领导能力中的重要部分。领导者执政能力、领导水平、领导才干的提高,也有赖于做思想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提高中层干部领导能力时,必须高度重视思想工作,才能使这一个群体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合乎时代潮流,顺应历史进步的具有高素质的领导者。

第一节中层领导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能弱

在21世纪,中层领导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能弱,提高中层领导者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什么?是因为:

一、历史的结论与启示——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工作是一门以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思想工作本身的规律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一个21世纪的高素质的中层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重视思想工作并擅长做思想工作。因为现代领导艺术与方略中,提倡“激励原则”,而思想工作则是激励的最高原则。思想工作在领导者肩负的各项工作中,是一种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组织内,搞好工作,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的思想。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工作,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一大政治优势,使之成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

回溯党史,追寻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音,可以发现,思想工作是我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座精神富矿,是我党的传家宝。80年来,它与党的创立、发展、成熟、壮大,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过程,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在党的历史上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党是靠这一政治优势起家,才得以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所以,没有思想工作,我们党就不能发展、壮大,就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由此可见,思想工作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团结统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思想工作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是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因此,思想工作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历史的启示。

二、思想工作的地位所决定

正确认识思想工作的地位,是领导者做好思想工作,完成各项任务,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思想工作基本原理中的首要问题。

思想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又是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辅助性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忽视了,会影响党的事业,甚至铸成大错。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又都不能用思想工作取代党的中心工作,取代了也同样会影响党的事业。而思想工作与党的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是在党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各施其职,既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不是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的关系,而是贯穿、渗透于其他各项工作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思想工作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关系而言,则是起发挥传播、教育、引导的作用。党的思想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人们思想的鼓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任何贬低和否认思想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但是,过高夸大思想工作作用也是错误的。因为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它同经济、行政、法律、纪律、道德等手段一样,有其有效的范围。思想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又决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手段。

总之,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二者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用“生命线”来说明思想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命线”的提法,是形象的比喻、历史的总结、科学的论断、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思想工作地位、作用的集中体现。它是我们党长期总结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一个不可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时至现在,思想工作的地位仍然不能动摇和削减,更不能放弃。

三、思想工作在现实社会的巨大作用和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伟大而深刻的战略转变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工作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思想工作把握正确的方向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们所走的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我们所搞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而要正确的把握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始终保持我党的先进性,坚持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建设好中国,离不开思想工作的引导和保证。所以,思想工作可以为改革实践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思想工作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进步发展的潮流要实现伟大的历史变革,首先要求人们从长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领导方式转到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上来。这就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观念创新,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法律体系提供必要的思想前提。因此,我们党离不开思想工作,更需要思想工作不断有所创新突破。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好改革“攻坚战”,需要思想工作去化解矛盾,理顺人际关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明显,使得社会阶层的分化重组十分迅速,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的态势。这种受利益的趋动、利益的分配所导致产生的大量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多样化、复杂化。特别在一些敏感地区和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演变和突发事件的产生还会较难把握与控制。所以,增强预防风险的能力,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应增强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一个组织内政治生活的主题。要解决好这一主题,单靠物质手段和行政干预往往事与愿违,必须发挥思想工作这一政治优势,通过沟通、调解、妥善地克服和处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思想工作的引导和鼓励。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思想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创造出优良的内外环境,创造出优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使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能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秩序中顺利发展,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就必须以思想工作去作坚实的保证。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加强大,更加不可战胜。一个组织也才能更加团结、和谐、营造出优良的环境。

第二节新世纪中层领导做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难点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崭新的21世纪,历史把神圣的使命与责任赋予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对我党寄予厚望,中国共产党人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在崭新的21世纪,一个领导者,应懂得思想工作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弄清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特征,搞清楚它面临的新情况、新难点,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一、国际形势新变化,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难点全面认识当前国际局势的特点和变化,正确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时代要求,准确判断未来世界的基本走向,不但是党制定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也是中层干部在本组织内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力拓展领导干部的视野,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用战略思考、世界眼光分析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及本组织带来的影响,努力做到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时,更能审时度势,求得实效,使做思想工作的领导艺术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受篇幅限制,这里只作简要叙述。

当前,国际形势已经发生的变化对中层领导者增强思想工作能力,呈现出新特点、新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易使人们思想上产生盲目乐观情绪,甚至出现幻想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求生存,求发展,另一方面,挑战也极为严峻。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要求每一个中层领导者,应在领导工作中,让大家知道,始终以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为重。帮助人们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对祖国的深厚的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单位与祖国联系起来思考。同时,在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时,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追求“双赢”。所以,中层领导在思想教育与提高时,就要“防患于未然”,做到战略前瞻,切忌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至于盲目乐观,缺乏应对的本事与能力。

(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凝聚民心工程”倍显重要而艰巨21世纪的竞争是无边疆、多领域、多侧面、全方位的竞争,思想工作因此需要切实与发展经济相联系,依托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赢民心、聚民心,从而发挥思想工作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优势。这对改进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情况难以预料。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风云激荡、矛盾错综复杂的世界。中国在对外交流与开放中,在国际舞台上必须善于应变与应对,也少不了在外交、国际、党际关系方面发挥国际统一战线的作用。因此,我党的独特优势在新世纪怎样发挥其巨大作用,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四)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易于使人们迷失正确方向与立场在新世纪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激荡,各种不同的思想也相互激荡。因此,运用思想工作的优势,帮助人们擦亮眼睛,保持头脑清醒,在复杂多变的、相互激荡的思潮中不迷失正确方向与立场,应是我们在新世纪的选择。

(五)敌对势力加强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更加尖锐,工作更加复杂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挫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仍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在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党还面临着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包括因特网上的斗争,思想工作因此将增加新的内容。

二、国内环境发生重大新变化,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难点站在新世纪与执政的高度看,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它包括体制、社会生产力发展、思想观念三大方面的转变,意义非同一般。

面对新的世纪,每个中层领导者应看到,思想工作有着难得的好机遇,具备许多有利条件。这主要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思想工作有着很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不断强化的舆论氛围;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比较好的物质基础;我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好的外部环境;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见旺,使思想工作有了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思想工作会做得更好。

但是,要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作为中层领导者,不但要抓住机遇,更要了解挑战,了解国内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它又带给思想工作哪些重大的影响?出现哪些新的难点?

归结起来,“四个多样化”可看出思想工作面临的新难点。

(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使思想工作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针对差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难度更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党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实际上,这项基本制度从制度上确认了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利益分化和多元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