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国演义语典
16041600000025

第25章 七画(2)

例句

元·刘庭信《粉蝶儿·美色》曲:“恰便似落雁沉鱼,羞花闭月,香娇玉嫩。”元·王仲诚《粉蝶儿》曲:“人间罕有,沉鱼落雁,月闭花羞。”元·兰楚芳《粉蝶儿·思情》曲:“但行处人惊讶,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元·戴善甫《风光好》第3折:“我看此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我许他娶为正室。”元·施惠《幽闺记》第8出:“芳容鱼沉雁落,美貌月闭花羞。肌骨天然自好,不搽脂粉风流。”元·柯丹邱《荆钗记》第7出:“他眉弯新月,髻挽乌云,脸衬朝霞,肌凝瑞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元·无名氏《连环计》第3折:“我看这女子,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第2出:“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梁辰鱼《浣纱记》第22出:“中间有一个生得绝妙,肥不胖胖壮壮,瘦不伶伶仃仃,长不缭缭调调,短不局局促促。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汤显祖《牡丹亭》第10出:“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是羞花闭月花愁颤。”明·孟称舜《娇红记》第30出:“我看这些女子,个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不信世间真有此美人呵!”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8:“就叫那小娘子与富翁相见了。富翁对面一看,真个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25:“生有一女,小名蕊珠,这倒是个绝世佳人,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8:“原来贺司户没有狮子,只得这秀娥小姐,年才十五,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郭勋《雍熙乐府》卷18:“俏冤家,天生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回:“添一指太长,减一指太短,施朱太赤,付粉太白。不施脂粉天然态,纵有丹青画不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5回:“命銮英近前,但见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云鬟半整,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愁,有闭月羞花之貌。恰似嫦娥离月殿,浑如织女下瑶池。”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2回:“忙叫李师师出来,与燕青厮见。灯下看时,端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燕青见了,纳头便拜。”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说不尽生的花如脸、玉如肌、星如眼、月如眉、腰如柳、袜如钩,两只脚儿,恰刚三寸。端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吴承恩《西游记》附录:“那刘洪睁眼看见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你看他桃腮垂泪,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闭月羞花之貌。”明·周楫《西湖二集》卷9:“白州风俗,以珠为上宝,因此取名为绿珠。绿珠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无名氏《五鼠闹东京》卷1:“见了赛花小姐生得十分秀丽,真个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罗带飘香,花貌呈色,各各称羡。”明·无名氏《海陵王淫史》:“贵哥走上前去站在那里,细细地瞧他的面庞,果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21回:“其母梦莲而娠,取名莲姑,果然有:羞花闭月之容,落雁沉鱼之貌。”明·无名氏《开辟演义》第61回:“臣闻有施侯有一女,名妹喜,生得天姿国色,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无名氏《隋炀帝艳史》第3回:“陈氏乃陈宣帝的女儿,生得性格聪慧,丰资窈窕,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明·无名氏《玉闺红》第1回:“这小姐个是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江南地方灵秀所钟,小姐更出落得如水葱儿一般。”明·无名氏《春灯迷史》第1回:“浑家刘氏只生得一个女儿,乳名叫做娇娘,今年一十三岁,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徐震《灯月缘》第1回:“论他容貌,真个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岂妾所能仿佛。”清·徐震《桃花影》第2回:“今卞家大姐,不是山茶为他夸口,真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只怕西施还不能够及他。”清·潘昶《金莲仙史》第3回:“生得眉清目秀,少而聪慧天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态。”清·樵云山人《飞花艳想》第2回:“那小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不惟女工针指,件件过人。至于诗词事,尤其所长,就是雪府尊刻的《啸雪集》,倒有大半是小姐吟咏的。”清·樵云山人《飞花艳想》第18回:“柳友梅偷眼将二小姐一看,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宛然湖上相逢的美人。”清·陈少海《红楼复梦》第6回:“这小姐也生得落雁沉鱼,羞花闭月,性格温柔,真个是一对玉人。”清·吴璇《飞龙全传》第3回:“内中有两个花魁,一名无价宝,一名掌上珠,果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0回:“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真正数一数二的人材。”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凭媒说合,把女儿嫁给苟大少爷。过门那年,只有十五岁,却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双凤奇缘》第1回:“只生一女,取名皓月,又叫昭君,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春秋配》第4回:“你看此女,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年纪不过二八,天生俏丽,并非小户女儿。”清·无名氏《人中画·寒彻骨》:“妾闻古之美色,鱼沉雁落,花羞月闭,岂有风流俊秀如郎君而不一动心者乎?”清·无名氏《醒梦骈言》第3回:“生下一个女儿,小名唤做阿珠,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三门街》第113回:“这位新人真是不凡之品,真个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张兄弟真修的好艳福也。”清·无名氏《金石缘》第1回:“只生两女,长女取名爱珠,年方十岁,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女开科传》第2回:“说他风致如何?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儿,还只形容得他三分五分。”清·无名氏《狐狸缘》第1回:“公子一见,不觉吃了一惊。以为深山穷谷,乃有如此佳人,真乃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清·无名氏《妆钿铲传》第18回:“二仙子飘然而来,真个是玉体香腮,蛾眉粉面。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清·无名氏《混元盒》第3回:“谢相公看见这七位姑娘,如花似玉。正是:生来闭月羞花貌,长就沉鱼落雁容。好似嫦娥离月殿,犹如仙子下凡尘。”清·无名氏《侠义奇女传》第12回:“只可惜小姐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可恨与小生家传不合。”清·无名氏《红风传》第1回:“江峒也是无后,身边所生一女,名唤秀英,年方一十七岁,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温凉盏》第1回:“夫人陈氏只生一女名秀兰,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6回:“不但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使一枝方天画戟,真有神出鬼没之奇。”清·无名氏《蝴蝶杯》第1回:“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凤莲,年方一十六岁,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聪明伶俐过人,每日随父在船中打鱼度日。”

犹鱼之得水

原著

《三国演义》第39回:“(刘)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

释义

鱼儿离不开水,鱼水不可分。喻指关系亲密,感情融洽。

出典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6:“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唐·李中《读蜀志》:“鼎分天地日,先主力元微。鱼水从相得,山河遂有归。”唐·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突兀卧龙,吟啸待时,一论世事,超拜军师,鱼水相得,生死以之。”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契苾何力传》卷109:“太宗闻何力之延陁,明非其本意。或曰:人心各乐其土,何力今入延陁,犹鱼之得水也。”宋·王禹偁《杜伏威传赞》:“初据江东,为英为雄,如虎啸风;终归帝里,为臣为子,如鱼得水。”明·高启《鞠歌行》诗:“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明·屠隆《彩毫记》第27出:“久慕高名,形于梦想,幸得先生到此,寡人如鱼之得水,鸟之有羽。”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原著

《三国演义》第54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我为你母亲,事当禀命于我。”

释义

男儿长大后娶妻成婚,女子长大后嫁夫成家。这是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必然规律,往往成为长辈对子女的期望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