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6038000000023

第23章 跨过职场的那道坎儿(6)

第九节 接受缺陷——克服完美主义情结

职场中,有一种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琢磨,不愿意接受工作上的任何缺陷;乍听上去,这样的人一定会备受老板喜爱,工作也一定非常出色,是职场中的佼佼者,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作为过于追求完美的职场人,他们往往活得很累,工作做的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铁先生,29岁,某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铁先生就是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职场中人,尤其是他刚刚升任这个职位不久,第二天他要在全公司主管级以上会议上做公开的演示,他在会议前几天就开始总是反复地设想着最细小的情节,如他的形象、发音、语音语调会给别人怎样的视觉欣赏,是否记住了为此准备了数天的PPT的操作,是否会在走上台时脚下绊人等。结局也是可想而知了,铁先生在公开演示会的前夜一宿没睡,因为他把问题想得太过复杂了,演出现场又因为太在乎别人的反应,台下稍有风吹草动他就紧张不安,精心准备的材料都没派上用场,结果非常糟糕。老板盛怒之下,当场便撤了铁先生的职,让他重新回到一线岗位上去工作。

其实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们总是以为把问题或是困难尽量想得面面俱到,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美,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当今的职场中,许多人都保守职场完美主义之累。为了塑造一个更成功的自我,许多人过分看重细节,有着强烈的成功欲念,把日程排得满满的,结果忙得团团转。这样下去必定会陷入“诸葛亮困局”——对工作锱铢必较,对别人过分苛责。

诸葛亮是很多职场中人的超级偶像,他集智慧、忠诚、正直、廉洁于一身,辅佐刘备借荆州、占益州,入巴蜀,联东吴,可谓朝中之事,无分巨细,事必躬亲。然而,恰恰是这份鞠躬尽瘁,导致了蜀汉军政管理上的诸多失误。

诸葛亮自蜀汉确立以来,长期身兼中央、地方两职,大到方针决策,小到政令下达,都是由诸葛亮一个人来担纲,实在是积重难返,劳累不堪。

概括地讲,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期许过高,对于属下要求严苛,不容犯错;不肯放权属下,认为只有自己方能胜任兴汉大业;不顾当年“隆中对”中的军政方略,连年兴兵,屡败屡战。

而永安刘备托孤之后,为了不负先帝厚望,诸葛亮更是夙兴夜寐,日理万机,忧叹不止,可以说诸葛亮罹患严重的身心疾病,其最大根源就是完美主义心理在作怪。

除去历史的痕迹和身份,诸葛亮的形象与现代职场中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是何其的相似。心理学中,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它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缺乏弹性和灵活性。而工作中的完美主义,是指在工作表现上对己或对人所要求的一种完美主义的态度,有完美主义心理的职场中人,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难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留有弹性或余地。

有完美主义心理的职场中人的突出特点是:辛苦工作,注意细节,做事务求尽善尽美;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于别人;要求规矩、缺乏弹性,容易陷入定势思维;行事谨慎,力图成功,不能宽容自己与他人的失误;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评价和期待。

这种过于理想的完美主义者,其实是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过于的完美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他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如果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会不快乐。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追求完美给人带来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他们在担心着失败,生怕干得不够漂亮而辗转不安,这就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获取任何教训,而只是想方设法让自己避免尴尬的场面。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即使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是焦虑不安的。

那么,如何克服职场中的完美主义心理呢?

1.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合理定位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优点,承认自己的缺点,摆正心态,既不要估得太高,更不必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接受缺陷和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难道有缺点和不足就注定要悲哀,要默默无闻,无法成就大事吗?其实,只要你把“缺陷、不足”这块堵在心口上的石头放下来,别过分地去关注它,它也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假如能善于利用你那已无法改变的缺陷、不足,那么,你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你要相信,你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甚至优于别人的地方,你要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装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自怨自艾,从而丧失了自信,变得自卑。

3.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到达成功的巅峰,不必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完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行,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4.为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实际上,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所想的那样暗淡。

5.跳出自我,与同事成为一个团队。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应认真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同时,要培养积极的同事关系和团队精神,分摊压力,相信同事,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