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16037000000057

第57章 附录(10)

[25]《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致苏联电影界书》,原载《中国电影》第l卷第l期,1941年1月1日,见《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第62、63页。

[26]杨村(音)人:《农村影片的制作问题》,《中国电影》第1卷第l期,1941年1月1日。

[27]葛一虹:《从〈华北是我们的〉与〈好丈夫〉说到我们抗战电影制作的路向》,《新华日报》1940年2月22日。

[28]转引自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29]向锦江:《论电影的民族形式》,原载1941年22日《国民公报》,见《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第170页。

[30]袁牧之:《谈纪录电影》,原载《中国电影》第l卷第2期,1941年2月1日,见《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第130~131页。

[31]同上。

[32]徐苏灵:《纪录电影之估价》,《中国电影》第1卷第l期,1941年1月1日。

[33]《中国电影的路线问题——座谈会记录》,《中国电影》第l卷第1期,1941年1月1日。

[34]袁牧之:《谈纪录电影》,《中国电影》第1卷第2期,1941年2月1日。

[35]赵沨:《电影上前线》,《国民公报·增刊》1940年5月26日。

[36]徐公美:《电影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2页。

[37]陈鲤庭:《电影轨范——电影艺术表现技巧概释》,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97、98页。

[38]陈鲤庭翻译:《戏曲与电影》(普特符金著)的译者说明,见《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37-1945)》,第635、636页。

[39]费穆:《导演的尝试》,《大公报》1933年2月12日。

[40]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1934年2月18日。

[41]费穆:《国产片的出路问题》,《大公报》1948年2月15日。

[42]同上。

[43]沈浮:《“开麦拉是一支笔”》,见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78页。

[44]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45]参见《人民日报》社论(毛泽东撰稿):《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

[46]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47]见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48]均见荒煤主编:《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上册),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9]李玉华:《诗与电影——学习札记》,《中国电影》1957年第1期。

[50]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502页。

[51]相关文章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71~649页。

[52]钟惦棐:《电影的锣鼓》,原载《文艺报》1956年第23期,见《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第425~430页。

[53]翟白音:《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原载《电影艺术》1962年第3期,见《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第519~536页。

[54]《还原舞台,高于舞台——我们是怎样把革命样板戏搬上舞台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智取成虎山》摄制组,《红旗》杂志1971年第3期,见《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第650页。

[55]罗艺军语。参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出版社合编:《电影学——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首届电影学年会论文选》,第65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56]有关文章见《电影通讯》1980年第10期;《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7]罗艺军:《序言》,《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58]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2》,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电影美学: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59]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载《电影艺术》1981年第11期。

[60]郑雪来:《电影学及其方法论问题——兼谈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的一些设想》,《电影艺术》1984年第3期。

[61]代表作为马德波:《电影喜剧的命运——悲剧》,《电影文化》1981年第1辑。

[62]〔匈〕贝拉·巴拉兹著:《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63]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64]参见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9页。

[65]该进修班讲义汇编为文集《电影艺术讲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66]黄式宪主编:《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358页。

[67]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白景晟:《谈谈蒙太奇的发展》,《电影艺术》1979年第l期;周传基、李陀:《一个值得重视的电影美学学派——关于长镜头理论》,《电影文化》丛刊第l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罗慧生:《“总体现实主义”剖析——关于巴赞的电影美学思想》,《文艺研究》1984年第l期。此外,李幼蒸和伍菡卿两位学者最早在1980年,就曾分别撰写和翻译了有关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两篇文章,见《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3期。但我国学者对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是从1985年以后才开始的。

[68]在1984~1988年,中国电影家协会连续五年举办“暑期讲习班”,邀请戴维·波德维尔等人广泛介绍西方当代电影理论。1986年和1988年,北京电影学院也前后两次邀请了尼克·布朗等学者,就“西方电影理论和批评史”、“电影阐释学”等问题举办了电影理论讲座。

[69]译文集主要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译文集》(李幼蒸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电影与新方法》(张红军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传统电影理论的译著主要有: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丛书,包括巴赞的《电影是什么?》、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等。

现代电影理论的译著主要有:《电影理论概念》(达德利·安德鲁著,郝大铮、陈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图像符号和电影语言》(杨·彼得斯著,一匡译,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著,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史等方面的译著主要有:乔治·萨杜尔(法)的《世界电影史》;乌利希·格雷戈尔(西德)的《世界电影史》(1987);刘易斯·雅各布斯(美)的《美国电影的兴起》(1991);山本喜久男(日)的《日美欧比较电影史》(1991);埃里克·巴尔诺(美)的《世界纪录电影史》(1992)等。这些著作均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70]罗慧生的《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现代美学电影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版);李幼蒸的《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姚晓蒙的《电影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贾磊磊的《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王志敏的《电影美学分析原理》和《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995年版)等。

[71]有关论文见1985~1999年间的《当代电影》、《电影艺术》杂志。代表性著作有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等;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72]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73]代表作有:《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宋杰著:《电影与法律:现状、规范、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等。

[74]主要有李少白:《电影历史及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陈荒媒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袁牧之等著:《解放区的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重庆市文化局电影处编:《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陈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田静清:《北京电影业史迹》,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周啸邦主编:《北影四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75]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76]木艺、方声编:《蔡楚生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陈纬编:《柯灵电影文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白杨:《我的影剧生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等。

[77]黄式宪主编:《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358页。

[78]叶月瑜、卓伯棠、吴昊编:《三地传奇——华语电影20年》,台湾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1999年版。

[79]主要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广播学院联合编辑的《当代电影论丛》共8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电影学院编选的《新世纪电影学论丛》共19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004年版;李兴国主编:《21世纪中国影视艺术系列丛书》20余卷(尚未出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开始出版;《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尚未出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开始出版;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辑:《中国电影论坛丛书》(仍在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开始出版;金冠军、赵孝思主编:《明天影视艺术技术丛书》10卷(尚未出齐),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开始出版;丁亚平主编:《电影丛书》共11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赵实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共1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等。

单行本专著有: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苏牧:《荣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曲出版社2003年版;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此外,还有发表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上的大量论文。

[8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引进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的《电影馆》系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3年引进了台湾万象出版公司的《电影眼》系列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推出了《未名译丛——影视艺术译丛》;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新世纪影视文化前沿译丛》。单行本译著有: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克里斯汀·麦茨等著,李幼蒸译:《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等。

[81]尹鸿著,李宗禧(韩)译《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2001年在韩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