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看车处被迫喊醉汉的女友“奶奶”到刘三颐指气使的出场,杜红军似乎只有挨欺负的份,他曾先后单独去了花店几次,可最后都在刘三的恶语相向下落荒而逃。沉默懦弱几乎成了他的代言词,导演将底层人物多层次的内心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活动,都用杜红军一张默默承受的脸部特写含蓄地进行表达。
导演安战军用纪实手法描绘了杜红军生活化的场景和片段,这些片段虽然看似平淡如水、波澜不惊,实则在细节处下足工夫,一个不经意的神情转换、一个细微的动作特写,经过细节放大之后都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如在拍结婚照时,摄影师要求他们不停地变换姿势,小宋都不耐烦地顶撞,而导演对杜红军面带笑容、憨态可掬的配合进行神情细节刻画时,除表现男主人公性格的忍耐谦和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他的满足幸福感。在路边小吃摊,不经意地再要上个火烧,并随意地把留下的肉倒进儿子的碗里,细微的动作描述,除表现杜红军的生活节俭外,更重要的是真切地表达一位平凡的父亲对儿子暖暖的关爱。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使电影语言在变得简洁的同时,表达出了更加富有张力的情感。让这颗平凡的沙砾折射出人性的温暖,使杜红军这个底层人物与观众的情感得到天衣无缝的贴合,并赢得了观众的理解与尊重。
为了儿子小宇,杜红军宁可在外人面前抛弃自己的尊严,卑微低贱地生存。然而当刘三砸车,导致他失业,又需赔偿修车损失,面临无力承担儿子生活的困顿,及儿子用轻视叛逆的姿态与他正面抵触时,矛盾达到白热化。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杜红军用不理性的报复诠释着一个传统父亲角色的责任爱心,树立起父爱高大坚强的形象。
这颗小沙砾由最早的卑微忍耐,迸发了内心压抑许久的愤怒,在现实社会生活的灰色压抑下,他选择了重压下无奈的毁灭,用三下板砖冲动地回应刘三三番五次的欺辱。小人物的悲剧在于他无力反抗现实,只能用残酷的牢狱代价来释放内心的苦闷与愤怒,捍卫他知足常乐的生活和在儿子面前的尊严。
导演安战军用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平实道来。杜红军的质朴、善良在打动人们的同时,其导致残酷结局的非理性抉择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其实悲剧早已由现实注定,弱势群体的无力挣扎在于社会赋予他们这样卑微的阶层地位,而又迅速忽视遗忘了他们,压抑阴霾的现状吞噬着小人物的心灵。他们只能选择做一粒痛楚挣扎、纠结于宿命的沙砾。
什么是生动形象的人物性格?通常有三个层面,一是典型性,也就是这个人物形象作为个体形象,是否具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气质。这就要求能将人物形象概括出一个最鲜明的、抽象的特征,在综合很多原型人物的基础上,形成典型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这既要求编剧具有扎实的人物刻画的能力,也要求演员在揣摩和把握人物上做到深刻。二是复杂性,单纯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到新鲜,而深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震撼,甚至给我们的灵魂以触动。深刻的人物常常是复杂的,性格有着很多侧面,而单纯的人物,有时却被我们误认为简单。其实,这种划分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为了追求单纯的集中和典型的形象,有的时候,我们会依赖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比如善良、邪恶、忠贞等等。但没有内涵的单纯,只能引发我们短暂的情感冲动,很快就会被我们遗忘。那些表面上单纯,却让我们久久难忘的银幕艺术形象,往往是单纯之下的复杂的结果。例如,影坛以“硬汉”形象著称的演员高仓健,曾经塑造了很多让我们难忘的硬汉形象,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最打动我们的,可能并不是那个单纯的硬汉形象,而恰恰在于硬汉失败的时刻,或者硬汉软弱流泪的时刻。这种刻画人物的艺术规律,是我们写影评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在影评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要注意的。三是变化性。一般而言,电影的长度都不会超过三个小时,在这个银幕的物理时空中,所展现的心理时空却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物形象始终是一成不变的,既不符合艺术真实的要求,也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造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复杂性的缺失,进而影响该人物形象的可接受性。
在这篇影评中,作者分析了《看车人的七月》中杜红军这个人物形象,以“沙砾”作为类似的概括,从而抽象出这个人物的鲜明的整体特征,即社会底层人物的卑微和无奈。同时,作者通过对电影中拍结婚照、和儿子对峙等多个细节的描绘,指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内在复杂性。例如,对家庭和亲人的爱,对生活的幸福感和乐观精神,从而强化了人物的内在深度,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最后,作者指出这个人物形象也是有变化的。电影的最后,杜红军被逼无奈下,用板砖捍卫尊严的举动,对他的“沙砾”形象不仅不是一个破坏,而且是一种丰富,更显现出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在阵痛中成长——评《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是一部近距离关注女性的电影,也是一部男性导演拍摄女性题材的电影。在长达13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清晰地看到女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
电影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分别讲述了茉、莉、花婚姻的故事。时间跨度是20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三代人、三个女人的不幸婚姻:有的是始乱终弃,有的是背信弃义。虽然故事中也有男人,但是导演有意把男人隐去,使他们成为“在场的缺席者”,让女性在没有男人的帮助下成为主角,以此展示女性强大的自我。
在20世纪30年代茉的段落里,茉穿着一身茶绿色的衣服从照相馆走出来,让人感觉画面清新。茉在这一段中性格是有转变的,她开始是一个一心只想当电影明星的女孩子,天真活泼,未谙世事;转变是在打胎、被蒙老板抛弃、被母亲的情人剃头匠侮辱后,她变成一个充满怨恨、无助的人。这种转变是由男人带来的,一次一次地被侮辱被损害,使她渐渐地改变。她想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去反抗,她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所以她会去接受剃头匠的玩弄,可结果是母亲却因此而死。那时她才真正地开始悔恨自己的行为,她开始照顾自己的女儿,并将之抚养长大。但是她的一生只有一个情结:那就是有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因此她一直在说:“自己的命不好,一辈子没有遇见个好的男人。”茉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结局是凄惨的,一首《好一朵茉莉花》都没有唱完。
在50年代莉的段落里,莉一身红色的衣服,把那个“红色”的“革命”时代烘托出来。她的活动范围早已不再囿于家庭,她走出了家门,走到丰富多彩的“洪流”里去。在婚姻方面,她顶住母亲的压力、阶级的差别,与邹杰结婚。在某一方面,与母亲的“幸福”相比,她是有进步的:最起码可以选择自己的最爱,而不受限制。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先是马桶是不是要拿到外面,不会做红烧肉,工作服不会洗,种种的原因使她离开“工人家庭”。莉的离开,表面看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但实际上是生活主动权的问题,谁有主动权谁就是主宰者。经过一番斗争,主动权还是落到了莉的手中——邹杰搬到了莉的家里。在莉的家里,特别是知道自己不能生育后,莉开始害怕邹杰会不爱自己、会离开自己。她甚至妒忌自己的母亲,因此常常对丈夫发火。她的爱是炙热的、几近疯狂的,让丈夫窒息。她先是害怕夫妻感情会淡下去,收养了养女,可是她更害怕——养女小时候分摊了丈夫对自己的爱,养女长大了又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结果是常常把自己搞得疑神疑鬼,最严重的一次是拿着一个床单说要告丈夫和养女。镜头先是从莉的角度给观众有一摊血迹的床单,后又从丈夫和母亲的角度给观众一张干净的床单。最后是丈夫在疯狂的爱中卧轨自杀,莉也随丈夫而去。如果说茉的命运是被动的、自己无法掌握的,那莉的命运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主动的。但是那种方式是极端的,以惨烈的结局收场。
在80年代,花穿的一身蓝色的衣服,把整个有关花的段落的基调奠定了。花当过“知青”,经历了种种生活的磨砺,尽管影片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花在“特殊的时间”找到了爱情,但是即使是这样,也难以摆脱被抛弃的命运。当知道花怀孕,外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告花:一定要做掉孩子,并拿出隐藏许久的信。外婆死时睡了几十年的床轰然倒塌,把外婆忍辱负重的一生和花的痛苦表现出来,给人很强的震撼力。影片中,小杜的薄情和冷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别的女人抛弃喜欢自己的花,从日本回来特意离婚,怕花威胁自己先提出赔钱,说到孩子先问是谁的,花大出血他说流产没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这里主要表现她的大度和坚强:不要小杜的钱,不用他抚养孩子,不要他来家中陪她过一晚。通过这种对比,电影对男人的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进行了极大的讽刺。雨中生产一段,花在雨中把早已准备好的工具箱拿出来自我拯救,表现了一代新女性的坚强。影片的最后也是一个光明的结尾:花看到母亲一家的幸福生活,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对长大后的自己微笑,说明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