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索罗斯传
16028800000020

第20章 巅峰时代,掀起亚洲金融风暴(3)

索罗斯这位远离战场的最高指挥官,在东南亚各国的股市、汇市混乱不堪的时候,在东南亚各国的民众生活在一片恐慌之中的时候,他却坐在自己宽阔的书房里,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实际上,对索罗斯而言,在金融战争中获取经济利益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操纵各国的金融市场他可以把自己年轻时的雄心重新找回。可以说,对任何一个人而言,能在年近70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可以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搅得动荡不定,借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力量,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即便很多国家的民众都对他恨之入骨。毫无疑问,此种精神上的欣慰并非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索罗斯不但向全世界人证明了他的能力,同时他还向世人证明了他作为经济天才的巨大价值。

在索罗斯挑起的这场东南亚经济危机中,量子基金无疑是最终的真正赢家。量子基金在短短的几十天里总资产就上涨了大约20亿美元。显然,这是他在东南亚金融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追根溯源,其主要赢利点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卢比、泰国的泰铢等货币的价差。虽然索罗斯把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可是他却一直未曾露面,而且隐居在幕后。其原因是,当时国际舆论的压力很大,使得索罗斯在当时不愿意承认这场危机是他所为。可是斯但莱·德鲁肯米勒却不止一次地向媒体表达了获得巨额收益的兴奋心情。

这场以泰国为起点、波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乃至使全世界经济都遭受严重影响的金融危机虽主要与索罗斯这个导火索直接相关,可是,这场金融危机同时也给亚洲各国上了宝贵的一课,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过快,海外引资扩展无限制,导致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显然,经济泡沫在这样的温床上极易扩大膨胀。如此一来,通货膨胀、国家控制经济的能力失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的资金一旦大量撤走,或者遭遇像索罗斯这样的投机分子的攻击,金融监管者就无法控制。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国家财产和国民的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进而使自己国家的民众生活在混乱和恐慌之中。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整个世界的舆论导向都转移到了索罗斯的身上,并向其发起了诘难。难道作为国际投机家或者投资者,索罗斯真如一些媒体报道中所说的那样是“魔鬼”、“罪魁祸首”,要对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负责吗?

3.中国香港,被划进目标包围圈

在索罗斯忙于攻击东南亚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将香港遗忘。在横扫东南亚之后,他想利用余威,打压港元,进而再在香港股市中赚得一定的利润。

不过,令索罗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想法遭到了公司高层人士的强烈反对,而且这些人中也包括总经理斯但莱·德鲁肯米勒。归纳起来,他们反对的理由大概有如下几条。第一条,香港在金融监管方面是世界上极为完善的地区,同时其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十分稳定。也就是说,其发展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前行的。其金融市场上的薄弱环节也有,可是却不严重。这就意味着想在其市场中寻找空隙进行投机不太容易。第二条,香港已经回归中国,谁也无法保证香港金融市场遭袭时中国政府不对其进行援助。第三条,香港实力雄厚,有近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仅如此,其国际金融关系也不可小觑。第四条,香港股市中的投资者不但不会轻易受蛊惑,而且对港元的信心较足。也就是说,想要在香港股市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由于索罗斯公司的高层人士对这几条理由都持认可的态度,因而这些高层人士以及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都主张先进攻日本的金融市场。不过,如此一来,反而将索罗斯的倔犟激了出来。进攻东南亚各国难道就没有难处吗?可是,那些国家在自己的进攻之下不是都混乱不堪了吗?或许是受到同伴们的质疑,让他有些伤自尊,所以在他看来,只有把香港攻下,他的真实能力才会被同伴们认可。

索罗斯在进行了一番思想上的斗争之后,力排众议决定实施攻击香港的计划。不过,这却在索罗斯的公司一石激起千层浪——内部争议极大。即便如此,索罗斯也并没有放弃。在他的努力之下,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被说服。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之所以能被索罗斯说服,是因为攻击香港索罗斯采取的是最新战术,这一战术把索罗斯这些年来的实践经验几乎全融会了进去。而且,索罗斯还宣称他已经将香港存在的薄弱环节找了出来。也就是说,他找到了进攻香港的突破口。

针对进攻香港这一问题,或许是因为索罗斯受到的压力有些大,因而在作进攻香港的计划时他颇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对于香港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优势,索罗斯同样作了充分的考虑。不仅如此,与以往进攻其他国家或是地区相比,这次进攻香港他联手的国际炒家要多很多。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就决定转变立场,支持索罗斯的计划。而且,在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看来,索罗斯在进攻香港时同样能够将其弱点找出来,然后给其致命的一击,从而取得最终的成功。即便如此,索罗斯公司的内部还是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可是,毕竟索罗斯以往的投机成绩无比辉煌,所以对于索罗斯的决定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了。

恒生指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有73.39%的高幅增长。毫无疑问,高风险往往也意味着高收益。对此观点,可以说只有股票市场能够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香港市场的巨大利益诱惑,索罗斯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可是,由于股市攀升得过高,所以使得普通投资者无法入场。面对此种状况,索罗斯开始费尽心机地寻找方法来实施自己的战术。

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协同作战,借助“立体布局”逐步进入不同的市场,是索罗斯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说,索罗斯要设计出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套,从而人为地在市场中创造出一个薄弱环节。接下来,自己再借助一定的差价赚取利润。于是,索罗斯就借助拆借港币,然后借机将其抛空,逼迫政府部门提高利率,进而使投资者将股资变现以补外汇期货的差额。其实,索罗斯的目的就是对港元进行一定程度的攻击之后,再对其股市进行全面的操纵。到那个时候,因为利率的提高,持有股指期货的投资者就会持续缩小仓位。如此一来,股价出现下跌就不足为怪了。而股票一出现下跌,索罗斯不仅可在股票期指市场上累积期指空头,而且他还可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将港币抛空,同时将港币远期合约卖出,进而逼迫香港特区政府将利率提高,以捍卫联系汇率。实际上,索罗斯这样费尽周折,就是想在现货市场上狂抛蓝筹股以对恒生期指进行打压。因为期指一旦出现下跌,索罗斯等人所建立的期指空头获得的收益就会很大。

索罗斯在计划的大体轮廓成形之后,并未急于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为防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索罗斯还是决定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同时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先“小试身手”,以试探摸底。

在1997年7月东南亚还处在一片混乱中的时候,索罗斯最有力的支持者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总经理就开始派遣相关人员入驻香港的外汇市场,试图将港元攻下。作为试探,第一次出击香港市场,其结果如索罗斯事先所料——攻击的苗头刚刚在市场中出现,投机者就开始狂抛港币,致使港币汇率大幅下跌。在港元下滑到1美元兑换7.75港元时,香港金融市场顿时谣言四起,混乱一片。紧接着,很多银行门前的空地上就挤满了黑压压的挤兑人群。这种态势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政府部门很快就意识到该种态势的出现是由投机者刻意攻击所致。找出原因之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当即对市场进行了强行干预——政府立即动用外汇储备,将港币汇率又拉升到了7.75港元以上,以提振市场中投资者的信心。显然,香港特区政府捍卫联系汇率的态度是极其强硬的。如此一来,索罗斯接下来的行动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即使如此,索罗斯还是对香港市场进行了又一次试探。他用港币期货合约购进了数量较大的港币,紧接着又将其大量抛出,从而使得港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又一次下降。面对此种态势,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立即提升了短期利率。索罗斯不论抛售多大数额的港元,香港金融监管部门都如数吸收。如此一来,香港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的信心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索罗斯所期待的市场恐慌和混乱,以及大量抛售港元的现象并没有出现。面对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严密防守,索罗斯决定提前收手。至于下一步行动如何,索罗斯认为还需认真思考。

经过一番缜密思考之后,索罗斯决定再次借助舆论的力量,在香港金融市场中制造迷雾。在维护联系汇率上,由于索罗斯看到香港特区政府是不遗余力的,所以在公开场合他经常会说:“当下,港元是所有货币中稳定性最强的货币,所以,投机者是不可能将其攻破的。”他还说:“若有投机者想打港元的主意,绝对是不明智的。即便是我们,也不会选择港元作为致富的目标。因为美元同港元的联系汇率是不会轻易受到影响的。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为坚实的堡垒。况且,将东南亚攻下之后,我们已达到目的,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已不是亚洲了。”

1998年1月,索罗斯借助股市、汇市、期市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再次实施了自己的投机行为——大力打压港元。如此一来,香港金融市场在索罗斯一行人的不断打压下波动四起。于是,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提高利率。可是,提高利率却使得香港房地产业等一些相关产业出现了下跌,而股市也被打压到了冰点。

虽然索罗斯在香港金融市场进行了三次试探,均未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这却使量子基金同样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收益。同时,这还使得原本很多持反对态度的人有些迷惑,对此索罗斯并未过多地关注。因为他还要为接下来的大战作一定的准备。

4.费尽心机,品尝失败之果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索罗斯终于在1998年8月找到了进攻香港的有利时机。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把通往香港的导火索点燃。就这样,索罗斯蓄谋已久的进攻香港的金融战打响了。

此次进攻香港金融市场,索罗斯带领的是由高盛、美林、瑞士联合银行、摩根·斯但莱·德鲁肯米勒等大型金融机构组成的“国际炒家集团”。其主要方式为立体式投机。具体操作方法,即借助金融工具彼此间的相关性实施金融投机——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衍生市场同时行动。一般来说,该方式多借助三个或者是三个以上的工具实施金融投机行动。对索罗斯而言,该方式此前屡试不爽,如在墨西哥、泰国都取得了成功。在索罗斯看来,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成功对抗该方式的进攻。

其实,金融市场之间本身是存在均衡关系的。虽然金融衍生工具不同,可是在金融市场之间它们却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之间的平衡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基本可以起到维护金融市场价格和秩序稳定的作用。不过,一旦出现异动,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有一个市场失衡,其他市场往往很快就会受波及。

8月5日,索罗斯为逼迫香港相关金融机构提高利率,带领那些国际投机者抛出了200多亿港元。这样一来,利率一旦上升,股价就会出现下跌,期货指数随之也会出现下滑现象。而这就意味着索罗斯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的低价平盘可以使自己获取不菲的利益。可是,出乎索罗斯等人的意料之外——他们的行动早就被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全部掌握。于是,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利用财政储备把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们抛出的港元如数吸纳,使得汇市稳居1美元兑7.75港元的价位上。而且,银行同业拆息率在当天只提升了2%~3%。显然,索罗斯想在期货市场上大获其利的愿望就无法得以实现了。

对此,索罗斯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次日,在他的指挥下,国际投机者们又抛出近200亿港元。不过,香港金融监管部门此次却改变了应对策略——一改往日的抬息方法,动用外汇储备将国际投机者抛出的港元如数吸纳。而且,被吸进的港元还被金融监管部门存进了香港的银行。显然,这就会使得银行的银根较为宽松,进而保持同业拆息率的稳定。虽然香港特区政府相关人员说,金融监管部门的行动是为库务局从财政储备中提取美元换取港元,并非干预市场,而是财政的需要,可是,明眼人都可看出,金融监管部门吸纳的近400亿港元,是远远超出了全年财政赤字预算的。

第三天,国际投机者们在索罗斯的带领下继续大量狂抛港元,而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则依旧全部接收。即便如此,因蓝筹股的表现欠佳,恒生指数还是出现了下跌,而且其跌势大有无法停止下来的态势。

在8月8日、9日,两方暂停了激烈的交战,因为这两天正好是周末。借助这两天时间,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们开始调整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