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中国反腐简史
16028600000035

第35章 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反腐败斗争(2002-)(1)

一、拓展思路,更加注重预防

2002年党的十六大,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反腐倡廉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每年都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讲话,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以温家宝为总理的国务院每年都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对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平稳健康、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强调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将坚持反腐倡廉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写入党章,表明了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和鲜明态度。

反腐败斗争关键在于领导,主要是领导层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政策策略的正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对腐败、倡导廉洁政治的一贯立场和态度,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新思路,进一步拓展了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党情、社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路子。

深化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深化。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反腐倡廉工作这个根本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党中央根据实践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服务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这些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体现全局性、具有时代性。一是反腐倡廉工作更加自觉地为大局服务。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切实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反腐倡廉工作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各级纪委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点,下大气力治理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反腐倡廉工作更加注重依据党规党法开展工作。各级纪委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依纪依法执纪办案,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了反腐倡廉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完善战略方针

1993年,针对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蔓延的情况,党中央提出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2000年,党中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十六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党中央适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这是党对长期以来反腐倡廉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现阶段反腐倡廉特点和规律的高度概括,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个战略方针的确立,将有力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由标本兼治、侧重治标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重大转变;这个战略方针较好地处理了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的关系,体现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这个战略方针在强调抓好惩处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表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开始步入由表及里、釜底抽薪的新阶段。

反腐败重在预防的方针确立之后,相应的组织机构也建立起来。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揭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次设立的国家级专门预防腐败的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负责全国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二是协调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防治腐败工作;三是负责预防腐败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按照“三定”方案,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国家预防腐败局领导职数为一正二副,局长由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任。国家预防腐败局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承担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日常工作。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有利于协调各部门预防腐败工作,形成预防腐败的整体合力;有利于拓展工作领域,形成全社会预防腐败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增强预防腐败能力,提高预防腐败工作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构建惩防体系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为了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建设一个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载体,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任务。2005年1月,党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2008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党中央认为,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反腐倡廉实践经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要求,《工作规划》是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落实《工作规划》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各级纪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和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把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实施有力指导,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实践表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战略任务的提出和《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颁布,反映了党对反腐倡廉认识的深化,以及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方式的完善。一是有效推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系统化。在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上抓创新,注重发挥教育、制度、监督的综合防治功能,这就使反腐倡廉由三项工作格局发展为三者并重、协调配套,由零散抓转向系统抓、深入抓。二是使反腐倡廉实施主体更加多元化。在落实《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过程中,各级党委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各级纪委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各有关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形成了齐抓共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合力,实现了反腐倡廉工作由纪委抓向党政齐抓共管的转变。三是促进了反腐倡廉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有计划地落实《实施纲要》,必将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框架。

拓展防腐领域

注重预防,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一切可能产生腐败的源头,拓展防腐的领域。十六大提出,“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大源头治腐力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要求“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2007年1月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提出“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在政治领域防治腐败,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防治腐败,必须抓住建立健全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防治腐败,必须抓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必须抓住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

拓展预防腐败的工作领域,有力地指导和推动源头治腐实践的发展。一是更加突出了改革在预防腐败中的统揽作用,强化了反腐倡廉的体制保障。二是更加拓宽了源头治腐领域,把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体现于反腐倡廉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高了源头治腐的整体效果。三是更加突出了对“权、钱、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的预防,使廉政建设实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惩治和预防相统一。

二、加强教育,促进廉洁自律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十六大以来,通过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促进了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也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反腐倡廉教育有了更大声势

党的十六大决定,在全党普遍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做起,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给广大党员作出示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搞好整改。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加强领导,把先进性教育作为党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抵御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能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十六大以来,全党还深入学习了江泽民主政时期的反腐倡廉理论,积极学习贯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反腐倡廉重大战略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论述。2005年《实施纲要》发布后,全党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中央组织部将《实施纲要》纳入全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文件,中央宣传部专门下发《实施纲要》宣传报道意见,中央外宣办提出了宣传《实施纲要》的要求,《人民日报》开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专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廉政第一线”栏目。全国省部级单位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各市、县普遍制定了贯彻具体意见的实施办法。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了学习宣传《实施纲要》的强大声势。

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纪委的组织安排下,每年都在全党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2003年以“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为主题,2004年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两个条例)为主要内容,2005年以学习贯彻《实施纲要》为中心,2006年以学习贯彻党章为主题,2007年以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2008年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2009年重点是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