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16027300000006

第6章 公务圈即人脉圈(5)

不以功利为目的是最强的“功力”

老子道:“圣人无功故能成其功,圣人无欲故能成其有。”打造公务圈人脉,自然少不了功利色彩,但一味以功利为目的结交朋友则得不偿失。一定要跳出功利交朋友,着眼长远接良缘。唯此,才能在无为(功利)中,无不为,练就打造公务圈人脉的至高功力。

人脉圈的建立和完善,是不可能在短期内速成的,要让双方有深入的了解,互相帮助,必须用长时间的交往来铺垫。有些人才刚见个面,便提出“请帮我一个忙”的要求,这可不是好的方式方法。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曾经说过:“人往往会过度高估一年内所能做的事,但却严重低估未来五年所能完成的事。”人脉关系的建立也是如此,想在一年内有显著的进展,一开始就想建立深厚的关系,是不太现实的。反之,只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且建立起互信后,彼此的关系便可能变得日益深厚。如果一开始就带着非常功利的心去交朋友、建立人脉圈,方向就错了。大家都在既定的环境里生存,你是什么样的人,需要有时间来验证,交朋友、建立完善人脉关系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时候,过于功利的举动会引起结交对象的反感,经营人脉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人脉的积累千万不要有“近视症”,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或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内容,要特别关注成长性和延伸空间。我们讲在公务圈注意人脉之术,并不是一定要功利地从事业发展、个人职务升迁等方面去认识人、结交人,人脉应该是一个综合平衡的概念,工作与生活并重、精神与物质并重,人脉圈的发展既要着眼于个人的进步发展,也不应忽视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些朋友交在工作之外,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都能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真正形成一个良性的圈子。此外,除了工作和生活两者的平衡之外,个人知识结构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比如,你应该有意识地结交一些专家、学者教授,如果你在部委工作,你也可以主动结交研究所的学者等,定期以各种形式与他们交流,将会使你受益匪浅。这些走在前沿的人,可以拓宽你的知识结构,让你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赵忠祥在一次访谈中讲过一个故事,说长春一个学生要采访他,他答应了。这是他头一次答应一个没毕业的大学生采访他。采访完之后,这个大学生表现得非常功利,给赵忠祥写了好几封信,说愿意像儿子一样侍奉赵忠祥,让他在中央电视台给自己安排一个工作。赵忠祥没有立马严词拒绝,说:“孩子,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不是我能安排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工作的路子,你可以写一份文案投到他们节目组,将来需要人的时候可能考虑到你。”结果那个大学生三天两头给赵忠祥发短信,最后管他叫老祖宗。后来跟赵忠祥翻脸了,大学生居然说:“老祖宗,我寄你的三千块钱你给我退回来。”实际上赵忠祥并没有收到三千块钱,但是赵忠祥还是给了那个大学生三千块钱,算对他的资助。但要他写保证书,不要再麻烦赵老师了,他写了保证书。

大家可以看到,由于急功近利,这个年轻人实际丧失了非常大的机会。如果他能把握这次采访的机会,问题问得恰到好处,采访完了和赵忠祥成为朋友,保持这种往来,把自己的成绩展示给赵忠祥或他身边的朋友,最后可能会有人觉得他不错,把他推荐到某一个职位上去。这种事情很少一天两天就能实现,但处一两年以后是完全有可能的。结果,这个大学生没有耐心,急于求成,丧失了到手的机会,现在连面都见不上。

有一次,我在一个饭局上遇到这样一个情况,一个年轻人听说我旁边的朋友是市委组织部的,就过来搭讪。我的朋友脾气比较好,对他提出的问题回答得都比较耐心。结果,这个年轻人似乎越来越有兴趣,完全忽视了其他人的存在,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涉及个人发展等具体问题了。这时候,我发现朋友的态度就很冷淡了,变得沉默,而年轻人似乎还是很有兴致。面对这位年轻人的纠缠不休,我朋友终于失去了耐性,冷冷地说:“您说的这些,我无法回答你,组织部门是有纪律的,如果你想了解,请通过正式组织渠道进行联系吧!”年轻人闹了个大红脸。事后,他居然还想留我朋友的联系方式,结果当然是没有如愿。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只想自己好的人脉,发展一定好不了。互惠共享的实质是利人利己的双赢人际关系模式,你分享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能够主动与人互惠共享,基于豁达的个人价值观与稳定的安全感,由于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源,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同发展,也相信只有通过共享共有,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把大家的事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私心太重,什么事都要自己利益优先甚至成果独享,不考虑别人的冷暖安危,完全将他人排除在利益分享链条之外,势必会引起对方的愤恨和强力反弹,导致人脉网络破裂解体。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曾有一句名言:花花轿子人抬人,这句话可以视为他人生哲学的高度浓缩和提炼。胡雪岩成功的原因就是始终遵循互惠共享的原则,以自己的财力资源为纽带,把各方面各阶层的人士聚集在一起,大家互相抬举,互相帮衬,共享拥有不同类型的资源,共同创造政经大业。正是这种互惠共享的人脉资源拓展方式使他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工一跃成为执江南钱庄牛耳的富商巨贾。

世界拉链大王吉田忠雄也是如此,他信奉“善的循环”哲学,相信在互惠共享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双赢。吉田工业公司(YKK)支付的红利,他自己只占16%,家族占24%,其余60%由公司员工分享,这是其他企业难以做到的。同时,他要求公司职员把工资及津贴的10%存放在公司里,用来改善设备、提高利润;员工每年可以分到8个月以上的奖金,但要用奖金的2/3购买公司股票,公司也由此增加了资金。除此之外,员工每年还可以拿到20%的股息。由此创造了公司与员工间的“善的循环”,开创了吉田工业公司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局面。

初入机关的年轻朋友,在将互惠共享的理论付诸实践时,不妨先从“共享”这个核心词汇入手,从以下几点做起:

共享资源。也就是乐于将自己的某方面资源与人脉对象共同分享,如将有能力的好朋友介绍给人脉对象,动用私人关系为人脉对象解决棘手难题等。特别是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人脉对象认识,本身就不介意不防备他们建立交情,这是对人脉对象的一种高度认可和充分信任,人脉对象反过来会再将你引荐入他的朋友圈,无形之中双方就扩大了人脉资源的广度,都多了一批朋友。

共享信息。涉及住房分配、人事安排、福利调整、挂职培训等方面的信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知道得早,先做准备,就可能得到更大的利益;知道得晚,措手不及,原来很有利的局面也有可能失去。因此,这些消息具有极强的个人相关性和时效性,如果你提前有渠道得知,在不违反有关纪律的情况下,最好能以适当方式透露给人脉对象,提醒他做好应对,有备无患。

共享经验。不同的岗位工作会带来不同的经验体会,有的在重要专项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是没有参与的人难以获得的,很多人会选择保密,别的同事来请教也推说不知。如果你能积极就此与人脉对象交流分享,可以促进双方共同提高,也能增进彼此互信。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还是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

人脉经营“三欲三先”辩证法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公务圈人脉经营“三欲三先”辩证法,即“欲快先慢,欲争先让,欲扬先抑”三法,人脉之构筑,不但关乎目前,也影响长远,必须有一种辩证的眼光,懂得快慢进退。

公务圈人脉是维系公务员职场生命的血脉经络,但不是想当然生发壮大的,更不是无意识地在机关混日子熬年头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不意味着你进入某个部门在某个岗位工作,就一定会拥有与之相关的人脉资源。为什么有的人在党政机关多年,每天都在和各地各界打交道,到头来却并没有积累多少人脉资源;有的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朋友很多、人脉很广,但也往往存在分布不合理、盲点到处有、关键时刻不给力等诸多问题;有的人一旦离开现有岗位不再拥有实权,那些围着自己转的所谓朋友死党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开始遍尝无人问津、人情冷漠的痛苦。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他们对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和创建人脉圈的基本步骤及技巧缺乏深刻认识。或被眼前职权带来的假象所迷惑,不能正确了解人脉资源的实质;或不懂得人脉经营辩证法,没有用心去设计和经营自己的人脉资源;或放任自流的情况多了点,花在人际关系上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带来人脉资源的拓展和提升。

拓展人脉资源绝不仅仅意味着酒席饭桌上酒酣耳热之际的称兄道弟,更不是简单公务交往中的官场客套。参加的饭局多,接触的范围广,只能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创建属于自己人脉圈的最基本条件,刚刚进入建立人脉资源的边缘,离入门还有一定距离。要想广积人脉,必须得下一番苦功。

我们每个个体都必须做自己人脉的心脏和大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辩证法,尽最大努力调动创建人脉资源的积极性,像蓬勃有生机的心脏那样,当一个设计师和建筑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为自己的人脉不断地输送血液,持续地完善、调整、强健人脉网络,使人脉富有生命力。也就是说,构建人脉圈、拓展人脉资源要有方向有重点,要符合职业生涯设计和人生发展目标,能为之提供有效服务和坚强保障。需要冷静思考和分析,提前谋篇布局,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有进退,有策略,有取舍,用心结交那些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人物,分清核心人脉圈、重要人脉圈和外围人脉圈的区别和联系;不断总结改善人际交往、巩固人脉基础的经验做法,定期检查反省不足和欠缺之处,并能切实改进;把握好人脉资源深度、广度和关联度之间的平衡,即人脉关系纵向延伸情况、横向拓展情况和与从事行业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创建人脉圈、拓展人脉资源绝不是随遇而安、可有可无的事,只要你决心在党政机关全面发展,就离不开人脉资源的支撑;只要你决心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务圈,就需要在整个公务员职业生涯中用心设计、用心实践、用心维护,真正让事业发展从中受益。拓展人脉资源同地质队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中找矿的原理是一致的,必须在明确基本地质环境和探矿条件后,多地区、大范围锲而不舍地勘探,才有可能发现品质高、储量大的矿藏。人脉交往,必须多点,才能成面成网;必须多交朋友,从广种薄收过渡到广种多收,才能在此基础上出现人脉的亮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一个重要定律——大数定律,它证明有些随机事件无规律可循,但不少却是有规律的,这些有规律的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出现的条件下,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也就是说会有一个稳定的概率。因此,既然概率是确定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多交朋友,广泛收集利用人脉信息,扩大交往面,在这个范围内产生有价值的人脉。你人缘越好,结交的朋友越多,那么成为你深厚人脉资源的人数占结交总人数的比例总是稳定而有规律的。如果交往面太过狭小、局限性太大,因为概率稳定,也会相应减少在其中产生的良好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