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后,李世多次随李世民东征。李世屡战屡胜,尤其是在虎牢战役中,里应外合,大破虎牢城,俘获王世充大将王行本。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系被斩断。窦建德得知虎牢被破,立即率军来攻,被李世民布置在虎牢东面的李世、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率领的伏军攻击,窦建德损失三百余人,殷秋和石瓒两员大将被俘,他自己率大队人马败逃,从此元气大伤。这年冬天,窦建德最终被唐朝军队彻底击败,窦建德被俘,手下五万人投降。孤守洛阳的王世充见大势已去,也被迫投降。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与李世是故交。李世多次向李世民力保赦罪,李世民认为单雄信罪大恶极,不肯赦免他,单雄信终被定为死罪。临刑时,李世从自己的手臂上割下一块肉让单雄信吃下。他哭着对单雄信说:“我们兄弟曾约定同生死,共富贵,今天我臂上肉与你一同到地下,实践我们的誓言。”围观之人无不为此举感动。
东方平定,李世民率师凯旋,唐高祖论功行赏,李世民升为上将,李世为下将。向太庙献俘结束时,李世民和李世身穿黄金甲,甚是威武。
武德七年(624),李世受命参加了征讨叛将辅公祏的战争。李世率陆军一万人强渡淮河,迅速攻占了寿阳、硖石,随后向当涂逼近,配合李靖击败辅公祏的部将陈正通和冯慧亮。紧接着,李世又配合直捣辅公祏老巢丹阳(今南京)。辅公祏闻知唐军来势凶猛,弃城出逃。李世追至武康,辅公祏终于被杀。
三、铲除突厥帝之“长城”
武德八年(625),为了防止突厥犯边,唐高祖任命李世为并州总管,抗击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李世改名为李,继任并州总管。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决定大规模打击突厥,遂任命李通汉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李道宗分别为灵州、定襄道行军总管,兵分五路进攻突厥,各路大军均受李节制。李率军出了大同,就在白道(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与突厥交战。敌军大败,突厥颉利可汗向唐朝求和。李和李靖知道其中有诈,两人商量后,决定同意派使臣唐俭与突厥谈判。李对李靖说:“颉利虽败,人众尚多,如果从度碛去追,路远难行,恐怕追不上。现在让唐俭到那里去,他们必然会放松警惕,我们随后去袭击,不用打就可以获胜了。”李靖赞成李的建议。兴奋地说:“这比得上韩信灭田横的计谋了。”李靖率精骑乘夜出发,李随后。颉利可汗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唐军已攻入帐营。颉利慌乱中率万余人逃往碛口,但此刻李已率军攻占了碛口,颉利可汗走投无路,被迫投降。
由于铲除突厥之功卓著,李靖被封为代国公,李被授以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几年后,李又被封为英国公,长驻并州。在任并州期间,李治军有方,边防巩固。唐太宗赞扬他说:“隋炀帝役使百姓,筑长城防备突厥,却没有什么效果,朕安排李在北边,边疆再也不见烟尘烽火,李不就是朕的长城吗?”
贞观十五年(641),李晋升为兵部尚书。正在此时,已归顺唐朝的突厥俟利必可汗告急,奏薛延陀真珠可汗命其子率兵二十万进攻突厥。还未启程接受进封的李立即奉命率军北上,以朔州道行军总管之职,率兵六万讨伐薛延陀主力。营州都督张检、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则分别从东西两方配合,另有张士贵、李袭誉两路,共分兵五路进攻薛延陀大军。李亲自率数千精骑攻至大青山,斩首敌军三千,俘获五万。薛延陀军大败,逃至漠北。
贞观十七年(643),李被唐太宗任命为宰相,同时担任太子詹事兼左卫率,负责教育培养太子。在一次宫宴上,唐太宗对李说:“我儿新登皇储,你是旧人,我把太子的事全托付给你,因为思之再三,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你以往不负李密,今日也不会负我。”李听了,备受感动。
四、古稀之年伐辽主帅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四月,攻占盖苏城,两万余敌军被俘,缴获十万余石粮食。随后进攻辽东城(今辽阳北)。李用抛石车和撞车猛攻,战斗持续了十二昼夜,高句丽军最终抵挡不住,纷纷投降。李又配合唐太宗围攻白岩城,城主深知无力抵抗,被迫投降。一年后,薛延陀部内乱,李奉命前往征讨。他采取降则抚、叛则讨的策略,在郁督军山与薛延陀部展开激战,薛延陀大败。从此,漠北平定。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逝。临终前,他有意把李贬为叠州都督,然后暗中嘱咐太子李治继位后要委李以重任。李治问唐太宗这是何故,唐太宗说:“你对李无恩,我死后你再调他回来任宰相,他会因为你的恩德,忠诚地为你效力。”李治即位后,立即召回李,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直至后来进尚书左仆射、司空。
高宗乾封元年(666),高句丽王盖苏文去世,长子男生即位为王,其弟男建、男产不服,意图推翻男生,遂求助于唐朝。唐高宗任命时年已七十余岁的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以古稀之年,率军攻克城池十余座,最后攻入平壤。
总章二年(669),李患病,唐高宗召回其子弟给予照料,并为之请医寻药。李说:“我本村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耶!”不久,李去世,时年七十六岁,唐高宗命全国志哀,停朝七日。遂陪葬于昭陵。
李善于用兵,史称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他在与人一起谋划时,只要有可取之处,立即采纳;告捷之时,却归功于部下,因此部下都乐于为他出谋划策。由于饱经世故,李善于趋避。左迁叠州都督时,奉诏即行,连家也不回。唐高宗欲立昭仪(武则天)为皇后,大多数大臣都表示反对,唐高宗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答道:“这是陛下自己家的事,用不着问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正因为这样,李一生才没有遭到挫折。
镇军大将军段志玄
段志玄(?~642),唐初名将,二十四功臣之一。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亲段偃师,隋朝末年任太原郡司法书佐,后来跟随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
段志玄少年时家住太原,与李世民关系密切。李渊起兵时,段志玄招募了一千多人参军,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随军攻克霍邑(今山西霍县)、绛郡(今山西新绛)及永丰仓(今陕西大荔),每次出战都当先锋,升迁为左光禄大夫。
段志玄随刘文静在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南)与隋将屈突通交战时,刘文静的主力部队受到敌将桑显和的袭击,阵地动摇,军营慌乱,这时段志玄赶来,带领二十名骑兵向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冲去,一连杀死几十人,敌军后退,段志玄也撤回来。当时他的脚部中箭,他怕影响将士的斗志,拔掉箭,忍着疼痛,完全像毫无伤病的样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入敌阵拼杀,直打得桑显和阵容大乱。这时刘文静也稳定了自己的战阵,将士们看到段志玄等人已经扭转了战场的局面,士气大振,齐声呐喊奋进,大破敌军。屈突通夺路逃跑,段志玄与几员将佐飞马追击,终于生擒屈突通。归来脱下靴子,鲜血已经外溢。李渊以其带伤立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征讨称帝洛阳的王世充的时候,段志玄单枪匹马深入敌阵,正当狠打猛杀之时,坐骑突然摔倒了,敌将士一齐上前将他按倒在地。敌军将他俘虏之后,看到是一员猛将,押送的时候想了特别的方法。把他夹在两名骑兵的中间,骑兵从左右抓住他的头发,让他徒步跟着走。走到洛水边将要渡河的时候,他奋力跳起来,将左右二骑兵打下马,然后翻身上马往回跑,数百追赶的骑兵对他无可奈何,他便回到了本军。后来在扫荡窦建德、攻克东都洛阳的大战中,他又多次立功,于是升迁秦王府右二护军,赏绢两千匹。
在唐王朝初期的太子之争——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中,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派曾经使用赠送金帛的手段来拉拢段志玄,但他拒不接受,并报告李世民。其后与尉迟敬德一同参与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即位后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邑九百户。
长孙皇后去世,段志玄与宇文士及分别率领兵马出肃章门驻扎。有一天夜间,唐太宗李世民有急事,派遣宫廷官员到二位将军军营里去,使者到了宇文士及的军营,一经通报,便进入了军营之中;到了段志玄的军营却吃了闭门羹。守营将士说:“夜晚不开军门。”使者说:“我这里拿的是皇帝的手令。”段志玄回答说:“夜间辨不清真假。”仍然不予开门,让使者在门外等到天亮。太宗听到这件事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周亚夫(西汉名将)也不过如此吧!”
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审定世袭封爵时,授予段志玄金州刺史,改封为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段志玄病重时,太宗亲自到他家中探望,对他说:“朕要封你的儿子做五品官。”段志玄顿首谢恩,同时请求将官职改授他的舅父,太宗便授予他舅父左卫郎将。段志玄去世之后,太宗为之哀恸痛哭,赠辅国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忠壮”,陪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绘形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
幽州都督王君廓
王君廓(生卒年不详),唐初将领。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品质恶劣,为人狡猾奸诈。归附李渊后,随军征讨,多有战功,以功晋爵彭国公。在唐太宗即位后,怂恿庐江王李瑗造反,又中途出卖李瑗,杀掉他以邀功,后来,因叛逃突厥,被朝廷削去所有封号,贬为庶人。
一、品质恶劣狡猾奸诈
王君廓少时穷困,在牲畜交易市场做中间介绍人,混饭度日。在生计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也做些偷盗抢劫的营生,王君廓曾经专门制作一种像捕鱼具一样的竹笼子,在里面装上倒刺,遇到售卖绸缎的商人,他就从背后把竹笼子套到商人头上,商人无法摘下竹笼子,王君廓趁机夺过绸缎逃跑。被抢的商人看不清他的面容,无法报官捉拿。王君廓还有许多劣迹,危害乡里,百姓恨之入骨。
隋炀帝大业末年(618),天下大乱,王君廓想聚众为盗,劝他叔父和他共同举事,他叔父不屑同他合作,王君廓便诬告邻居同他叔母通奸,诱骗叔父将邻人杀掉,他叔父不得不和他一起逃亡为盗。
王君廓召集一部分人,在夏县(今山西夏县)、长平(今山西高平)一带烧杀抢掠,河东丞丁荣率军追剿王君廓,派人前去招降,王君廓见到使者,假意应允归降。丁荣掉以轻心,率部队登山,王君廓命令手下人埋伏在山谷之中。丁荣部队返回时,遭到王君廓袭击,丁荣大败。
王君廓曾与韦宝、邓豹等人袭掠虞乡(今山西永济),隋将宋老生派兵攻杀,王君廓大败,退保方山(今山西方山)。宋老生军队列阵围攻,王君廓粮食缺乏,诈请归降,与宋老生隔涧说话,言辞哀婉凄切。宋老生被他感动,放松了对王君廓的攻击。王君廓乘夜色掩护,率兵全部逃掉。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派人招抚他,王君廓不从,归附瓦岗寨义军首领李密。李密知道这人的根底,对他很不尊敬,待遇又低,王君廓便又归附李渊。李渊封他为常山郡公,授上柱国,任河内(今河南沁阳)太守。后来迁任辽州(今山西左权)刺史,封上谷郡公。
唐军攻打洛阳,王君廓随军作战有功,被朝廷封为右武卫将军,赐杂彩百段。王君廓积极作战,攻下辕(今河南偃师)等地,击破王世充部将魏隐,又袭击敌人粮道,将敌军沉入水中。
王君廓后来因功晋爵彭国公,镇守幽州,北击突厥获胜。他入朝进见,李渊赐给他自己所乘坐骑,特许他骑马出宫,以此作为特殊奖励;赐给他锦袍玉带,还镇守幽州。
二、制造混乱从中取利
武德九年(626),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因与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在王君廓的怂恿下起兵造反,王君廓看透李瑗无能,想制造混乱,趁机杀掉李瑗,再平定叛乱,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功勋。但李瑗先下手,夺王君廓兵交由另一将领王诜指挥。王君廓一见李瑗想夺取自己的兵权,他便抢先下手,率数名骑兵到王诜居处。他嘱咐手下人站在门外,听到呼声马上闯入。然后,王君廓自己进去寻找王诜,诈称有急事报告。王诜当时正在洗澡,听到后握着头发急匆匆走出来,被王君廓当场所杀。
杀掉王诜,王君廓立即带人捉拿李瑗,迅速派人报告唐太宗。唐太宗称赞王君廓平叛有功,命他出任幽州都督。李瑗所有家人资财全部赏与王君廓。王君廓进位左光禄大夫。
王君廓任幽州都督后,更加藐视国家法律,胡作非为,长史李玄道试图用朝廷法律约束他,王君廓猜忌心日重,认为朝廷有处置他的意思,唐太宗召他入京进见。李玄道是宰相房玄龄的外甥,托王君廓捎信给房玄龄。王君廓私下拆信,不认识草书字体,怀疑他告发自己的不法行为。走到渭南(今陕西渭南),王君廓杀掉驿站官员,逃往突厥,路上被人杀掉。
唐太宗考虑王君廓生前立有战功,派人收尸安葬,家人不予追究。御史大夫温彦博认为,王君廓已成为叛臣,应当免去所有封赏。唐太宗同意,朝廷下诏,削去王君廓所有封号,贬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