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梵天请经》(Brahmanimantanika、sutta)。有一位名为婆伽(Baka)的梵天,认为世界永恒,没有转生,佛陀运用神通,升入梵天界,向婆伽宣示无常说。然后,佛陀在婆伽前隐形,而婆伽不能在佛陀前隐形。婆伽自认不如佛陀,接受佛陀的说法。摩罗要求佛陀不要向他人宣示此法,佛陀予以拒绝。
50.《呵魔经》(Māratajjaniya、sutta)。摩罗化作细形进入目犍连腹中,目犍连便告诉摩罗:自己前生曾是名为杜辛(Dūsin)的摩罗,由于骚扰持戒比丘,用石块打伤尊者弟子毗陀罗(Vidhura)的头,而堕入地狱,备受煎熬。因此,他奉劝摩罗不要骚扰佛陀和佛弟子。摩罗听后,隐没不见。
《中分五十经编》(Majjhimapaāsam)
(一)居士品(Gahapati、vagga)
51.《乾达罗伽经》(Kandaraka、sutta)。佛陀讲述世上有四种人:一、折磨自己;二、折磨他人;三、折磨自己和他人;四、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无欲清凉,幸福快乐。
52.《八城经》(Ahakanāgara、sutta)。阿难讲述达到涅槃的过程: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住于慈、悲、喜和舍,达到空无边、识无边和无所有。八城居士陀萨摩(Dasama)听后,说这好像通向宝库的十一个入口,又好像一座住宅有十一扇门,一旦着火,能安全逃出。
53.《有学经》(Sekha、sutta)。佛陀应邀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新落成的会堂中说法至深夜。佛陀感到背痛,需要休息,请阿难继续说有学法。于是,阿难讲述持戒、守护根门、饮食有节、保持警觉、七正法和四禅。
54.《哺多利经》(Potoliya、sutta)。佛陀讲述断绝俗事八法: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贪婪、不恼恨、不忿怒、不骄慢。佛陀还以七个譬喻(狗啃骨头、兀鹰争肉、火把逆风、推入火坑、梦中乐园、租借荣华和砍倒果树)说明欲乐招致祸患。
55.《耆婆迦经》(Jivaka、sutta)。佛陀讲述食肉问题。佛陀指出,比丘如果听到、看到或怀疑这肉是特意为他宰杀的,那就不能食用这肉。否则,便能食用。佛陀也指出,杀生供奉比丘不是善行。
56.《优波离经》(Upāli、sutta)。尼乾子(耆那教徒)长苦行(Dīghatappasin)认为身、口、意三业中,身业罪过最大。佛陀向他说明意业罪过最大。长苦行回去报告尼乾陀若提子(Nigahanātaputta)。优波离自告奋勇前来驳斥佛陀的观点,结果反被佛陀说服而皈依佛陀。尼乾陀若提子听说后,来见优波离,优波离为佛陀大唱赞歌,尼乾陀若提子听后,口吐鲜血。
57.《狗行者经》(Kukkuravatika、sutta)。波那(Pua)是模仿牛生活的苦行者;塞尼耶(Seniya)是模仿狗生活的裸体苦行者。佛陀警告他俩将来会堕入地狱或转生为畜生。佛陀讲述业有四种:黑业生黑,白业生白,黑白业生黑白,不黑不白业生不黑不白,即业的灭寂。波那和塞尼耶听后,皈依佛陀。
58.《无畏王子经》(Abhayarājakumāra、sutta)。尼乾陀若提子指使无畏王子向佛陀询问一个难题:如来说令人不快的话吗?如果佛陀认可,就问他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如果佛陀否认,就问他怎么责骂提婆达多,与提婆达多闹翻?佛陀看见王子抱在怀中的小孩,便问王子:如果石子或小棍含进小孩嘴中,怎么办?王子说,赶紧把它掏出来,即使出点血也不怕。于是,佛陀说:如果有必要,他也会说令人不快的话。王子听后,佩服佛陀,皈依佛法僧。
59.《多受经》(Bahuvedaniya、sutta)。优陀夷(Udāyin)和钵遮甘伽(Pacakaga)为受分三种还是两种,争执不一。佛陀告诉阿难说,他按照各种分类说法,受可以有多种分类,不必为此争吵不和。接着,佛陀讲述欲乐有五种:色、声、香、味和触,但这不是至高的幸福。比这更高的幸福是进入四禅,达到空无边、识无边和无所有。
60.《无戏论经》(paaka、sutta)。佛陀向萨罗村众婆罗门讲述无戏论法。佛陀列举了世上流行的各种互相对立的戏论,最后指出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既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无欲清凉,幸福快乐。
(二)比丘品(Bhikkhuvagga)
61.《教诫罗睺罗菴婆罗林经》(Ambalahikārāhulovāda、sutta)。佛陀教导罗睺罗戒妄语。他譬喻说,说谎者像泼掉的水那样毫无价值,像奋不顾身的大象那样无恶不作。他告诫罗睺罗要像照镜子那样,经常自我反省,保持身、口、意的纯洁。
62.《教诫罗睺罗大经》(Mahārāhulovāda、sutta)。佛陀向罗睺罗讲述五蕴无常,教导罗睺罗厌弃地、水、火、风和空;不让感觉印象执著于心,犹如地、水、火、风和空对于加在它们身上的任何东西无动于衷;住于慈悲喜舍,作不净观、无常观和入出息念。
63.《摩罗迦小经》(Cūamālukya、sutta)。比丘摩罗迦子要求佛陀解答世界永恒与否、世界无限与否、命与身同一与否和如来死后存在与否这类问题,否则他就要还俗。佛陀劝告他说,解答这些问题无助于达到正觉和涅槃。譬如有一个人被箭射中,医生正准备把毒箭拔出,他却喊道:“等一等,别忙着拔,让我先弄清楚:是谁射的箭?是刹帝利,还是婆罗门?是吠舍,还是首陀罗?他出身哪个家族?长得高还是矮?这支箭是哪一类?哪一种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没等弄清楚这些问题,他就会死去。因此,佛陀说自己要解答的问题是如何通向正觉和涅槃的四谛(苦、集、灭和道)。
64.《摩罗迦大经》(Mahāmālukya、sutta)。佛陀讲述束缚众生的五下分结: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和瞋恚,指出摆脱五下分结的途径。
65.《跋陀利经》(Bhaddāli、sutta)。跋陀利不遵守佛陀规定的一坐食(一日一餐)。佛陀向他讲述持戒的必要性,正如一匹马要经过各个阶段的训练,具备了十种品质,才能成为国王的宝马,同样,一个人只有遵行八正道,获得正智和正解脱,才能享有无上福田。
66.《鹑喻经》(Laukikopama、sutta)。佛陀讲述有些人像鹌鹑不能摆脱枯朽的蔓藤束缚,而有些人像大象能挣脱牢固的皮带束缚,佛陀教导修习四禅,达到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有想非无想,灭受想,从而摆脱任何束缚。
67.《车头聚落经》(Cātumā、sutta)。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比丘到车头聚落来见佛陀。佛陀听见众比丘发出喧哗之声,打发他们离去。后来,佛陀向这些比丘说法,告诫他们出家者依然存在四种恐怖:忿怒、贪食、五欲乐和女人,犹如入水者会遇到波浪、鳄鱼、漩涡和鲨鱼。
68.《那罗伽波那村经》(Naakapāna、sutta)。佛陀告诉众比丘,他宣传自己已经达到漏尽,他的一些信徒已经获得各种成就,并不是哄骗别人,为自己谋取利养、恭敬和名声,而是给青年人树立榜样。
69.《瞿尼师经》(Gulissāni、sutta)。舍利弗讲述林住比丘进入僧团后,应该尊重和关心其他僧众,不侵占他人座位,不过早入村乞食,不骄慢,不嚼舌,守护根门,节制饮食,保持警觉,精进努力,正念正智,学法学律。
70.《积吒山邑经》(Kīāgiri、sutta)。积吒山邑的两位比丘不遵行佛陀规定的一坐食。佛陀告诫他们说,他的教导全部依据经验和智慧,他们应该遵行。佛陀讲述了七种人: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到、信解、随法行和随信行。佛陀勉励他们遵行他的教导,以期获得智慧和不还果。
(三)普行者品(Paribbājaka、vagga)
71.《婆蹉衢多三明经》(Tevijjavacchagotta、sutta)。游方僧婆蹉衢多对佛陀的学问怀有误解。佛陀向他解释自己具有的“三明”不是一般的“三明”(三吠陀),而是宿命智、天眼智和漏尽智。
72.《婆蹉衢多火喻经》(Aggivacchagotta、sutta)。佛陀告诫游方僧婆蹉衢多,思考世界是否永恒、是否无限、命与身是否同一和如来死后是否存在这类问题无助于正觉和涅槃。这正如燃烧的火是可见的,一旦熄灭,谁也说不清消失在何方。因此,唯有如实认识五蕴及其断灭之道,才能达到正觉和涅槃。
73.《婆蹉衢多大经》(Mahāvacchagotta、sutta)。佛陀对游方僧婆蹉衢多讲述善法和不善法。婆蹉衢多皈依佛门后,佛陀又向他讲述止法和观法。最后,婆蹉衢多修成具有大神通的“三明”比丘。
74.《长爪经》(Dīghanakha、sutta)。佛陀讲述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皆可,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皆不可,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有可有不可。佛陀要求游方僧长爪不要执著这些观点,陷入争论和烦恼。佛陀向长爪解释身和受的缘起,指明解脱之道。
75.《摩犍提经》(Māgandiya、sutta)。摩犍提说佛陀是“扼杀者”(bhūnahu)。佛陀予以否认,说明他教导的是调伏诸根。他讲述自己年轻时享有各种欲乐,后来认识到它们无常,便摒弃一切欲乐,内心平静。他不再贪恋欲乐,犹如麻风病人治愈后,不会留恋麻风病。
76.《逊陀迦经》(Sandaka、sutta)。阿难讲述四种非梵行(不净行)观:一、认为善行恶行无关紧要;二、认为自己做或引起他人做,都不造成恶业;三、或恶或善,没有原因;四、七身(地、水、火、风、乐、苦和命)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永恒不变。人只有到轮回完毕时,苦才结束。阿难还讲述了四种不能令人满意的梵行:一、自称全知和全见;二、按照传说和典藏说法;三、依据思辨哲学说法;四、思想迟钝和混乱。最后,阿难讲述佛陀所说法。
77.《善生优陀夷大经》(Mahāsakuludāyi、sutta)。游方僧善生优陀夷将佛陀与外道师相比,认为佛陀受弟子尊敬的原因是少食、少欲、知足和隐居等。佛陀告诉他,主要原因是具有无上戒、无上知见和无上智慧,说四谛和四念处以及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和六神通。
78.《沙门文祁子经》(Samanamandika、sutta)。游方僧乌伽诃摩那(Uggahamāna)告诉木匠般遮甘伽,成为最上沙门的四种品德是:身不作恶业,口不出恶言,心不怀恶念,不以邪恶方式谋生。而佛陀告诉般遮甘伽,成为最上沙门需要具备十种品德:正见、正思惟、正语、正行、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和正解脱。
79.《善生优陀夷小经》(Cūasakuludāyi、sutta)。游方僧善生优陀夷认为通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和修苦行能达到极乐(ekantasukha,“一向乐”)世界。佛陀指出善生优陀夷所谓的极乐世界是虚妄之谈,只有修习四禅,获得宿命智、生死智、天眼智、漏尽智和解脱,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
80.《鞞摩那修经》(Vekhanassa、sutta)。佛陀告诉游方僧鞞摩那修,唯有阿罗汉才真正了解五欲、欲乐和最上欲乐。鞞摩那修感到恼怒。佛陀向他说法,令他信服。
(四)王品(Rāja、Vagga)
81.《陶师经》(Ghaikāra、sutta)。佛陀路过一个地方,发出微笑。阿难问他为何微笑?佛陀便讲述自己的一个前生故事:阇帝波罗(Jotipāla)和陶师听迦叶佛说法后,阇帝波罗出家成为比丘,而陶师为了侍奉双目失明的年老父母,不能出家。但他极端虔诚,履行居士的一切职责。因此,迦叶佛辞谢迦尸国王的邀请,而到陶师那里度雨安居。佛陀点明阇帝波罗是自己的前生。
82.《赖吒和罗经》(Rahapāla、sutta)。赖吒和罗皈依佛陀,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后来,他回家看望父母。他的父母出示大量钱财,并让他的诸位妻子盛装打扮,劝他还俗。赖吒和罗毫不动心。拘罗婆那(Koravya)国王询问赖吒和罗:你既不衰老,也无疾病,又不贫穷,也没有失去亲人,为何出家?赖吒和罗便向他宣讲佛陀的教诲:世界无常,世界无庇护,世界无所有和世界不知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