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16026700000032

第32章 附录:巴利语三藏提要(1)

律藏(Vinayapiaka)

《经分别》(Suttavibhaga)

此经的核心部分是戒本(Pātimokkha,音译波罗提木叉,意译解脱戒)。所谓“经分别”就是对经文即戒本的解释。《经分别》分为《大分别》和《比丘尼分别》。《大分别》(Mahāvi-bhaga)讲述有关比丘的二百二十七条戒规;《比丘尼分别》(Bhikkhunīvibhaga)讲述有关比丘尼的三百一十一条戒规。这些戒规分为八类:

1.波罗夷(Pārājikā):行淫、偷盗、杀人(包括怂恿他人自杀)和妄称自己为上人,均属于大罪,犯者须逐出僧团。比丘四条,比丘尼八条。

2.僧残(Samghādisesā,音译僧伽胝施沙):故意泄精、故意触摸女人、充当男女私通的牵线人、私自违章建屋、毁谤其他比丘、挑拨离间和不听忠告等,均属于重罪,犯者受罚另外住宿,接受六夜“摩那埵”(mānatta)灭罪法,然后在僧团大众(至少二十人)面前认罪忏悔,方能恢复僧尼资格。比丘十三条,比丘尼十七条。

3.不定(Aniyatā):独自与妇女一起坐在隐蔽处,犯者视情况定为波罗夷、僧残或舍堕。比丘二条。

4.舍堕(Nissaggiyā、Pācittiyā,音译尼萨耆波逸提):衣钵卧具超过应有的数量或不按规定获得和使用衣钵卧具,犯者须当众忏悔,衣钵卧具没收。比丘三十条,比丘尼三十条。

5.单堕(Pācittiya,音译波逸提):说谎、谩骂、与妇女同屋住宿、比丘和非亲比丘尼结伴而行、比丘和比丘尼一起坐在隐蔽处、饮食过量、贪吃鱼肉乳酪、饮酒、杀害牲畜和饮用有虫之水等,犯者须当众忏悔。比丘九十二条,比丘尼一百六十六条。

6.波胝提舍尼(Paidesanīyā):比丘从非亲的比丘尼手中接受食物、未受邀请而自取食物或住处危险而不事先向前来送食的施主说明,犯者须忏悔。比丘四条,比丘尼八条。

7.众学(Sekhiyā):有关服装、饮食和说法等日常行为的戒规。例如,衣着整齐;进屋坐下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嬉笑,不能摇晃身体、手臂或头;吃饭不能挑食,不能含食谈话,不能大口吞食,不能撒落食物,不能伸舌咂嘴,不能舔手指、舔钵或舔嘴唇;不能站着为坐着的人说法,不能坐着为躺着的人说法,不能坐在低座为坐在高座的人说法,不能为手持刀剑的人说法,等等。比丘七十五条,比丘尼七十五条。

8.灭诤(Adhikaraa、Samathā):有关平息僧团内部纷争的方法,共有七种。一、现前止诤,即争议双方当面对质。二、忆念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有无记忆,无记忆则免之。三、不痴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是否精神正常,精神失常则先治病。四、自言止诤,即令当事人自己坦白。五、觅罪相止诤,即当事人不坦白,则揭发其罪状。六、多觅罪相止诤,即召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裁定是非。七、如草覆地止诤,即当事人自悟是非,如草覆地,互相忏悔。比丘七条,比丘尼七条。

《犍度》(Khandhaka)

“犍度”的原意是躯干或集合体,引申为汇编而成的篇章。因此,《犍度》是有关僧团和僧尼戒规的汇编。《犍度》分成《大品》和《小品》两部分。

《大品》(Mahāvagga)包括十犍度:

1.大犍度:有关出家和受戒的规定。

2.布萨犍度:有关每月望日或朔日说戒忏悔的规定。

3.入雨安居犍度:有关每年雨季比丘安居修行的规定。

4.自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时比丘自恣忏悔的规定。

5.皮革犍度:有关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规定。

6.药犍度:有关药物和食物的规定。

7.迦那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后比丘接受迦那衣的规定。

8.衣犍度:有关比丘所穿三衣(袈裟)的规定。

9.瞻波犍度:有关僧团活动合法非法的规定。

10.拘睒弥犍度:有关比丘分裂和合的规定。

《小品》(Cullavagga)包含十二犍度:

1.羯磨犍度:有关呵责和处分犯戒比丘的规定。

2.别住犍度:有关比丘接受别住处分的规定。

3.集犍度:有关处分犯僧残罪比丘的规定。

4.灭诤犍度:有关平息比丘纷争(即七灭诤法)的规定。

5.小犍度:有关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规定。

6.卧坐具犍度:有关房舍和卧坐具的规定。

7.破僧犍度:有关提婆达多反逆之事。

8.仪法犍度:有关各类比丘的威仪。

9.遮说戒犍度:有关犯戒比丘不参加布萨的规定。

10.比丘尼犍度:有关比丘尼的规定,如八重法和二十四障法等。

11.五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一次在王舍城结集之事。

12.七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二次在吠舍离结集之事。

《附随》(Parivāra)

《附随》是律藏的附录部分,主要是提供《经分别》和《犍度》的概要,或者分类叙述有关戒律,共分十九章。

1.大分别:论述比丘戒。

2.比丘尼分别:论述比丘尼戒。

3.等起:论述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以及罪过的产生。

4.无间省略和灭诤分解:论述罪过的产生、四诤事和灭诤之法。

5.问犍度:论述各犍度的罪数。

6.增一法:按照一至十一的数目递增,分类论述《经分别》和《犍度》中的各种事项。

7.布萨初解答以及制戒义利论:论述布萨活动和制戒的十种利益。

8.伽陀集:论述制戒处的七城、四种破坏以及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的异同。

9.诤事分解:论述四诤事。

10.别伽陀集:论述呵责法等。

11.呵责品:论述呵责法和布萨等。

12.小诤和13.大诤:论述僧团中裁定犯罪的准备事项。

14.迦那衣分解:论述迦那衣的受持和舍弃。

15.优波离五法:论述佛陀回答优波离询问的五法。

16.等起:论述比丘戒的产生。

17.第二伽陀集:论述六种身罪、语罪乃至十二种波胝提舍尼。

18.发汗偈:论述与比丘尼不共住。

19.五品:论述四种羯磨、二种义利和九种聚会等。

经藏(Suttapiaka)

长尼迦耶

一、《戒蕴品》(Sīlakkhandha、vagga)

1.《梵网经》(Brahmajāla、sutta)共分三章。第一章讲述佛陀带着五百比丘在王舍城和那烂陀之间游行,游方僧须俾耶(Suppiya)及其弟子梵授(Brahmadatta)跟随在他们后面。一路上,须俾耶以种种方式诋毁佛法僧,而梵授以种种方式赞扬佛法僧。佛陀告诫众比丘:听到别人诋毁佛法僧,不要生气,因为一生气,就无法判断是非;听到别人赞扬佛法僧,也不要得意,因为普通人赞扬的只是那些戒行。佛陀说:“众比丘啊,还有其他的事物,深奥微妙,难以察觉,难以理解,平静,崇高,无法通过思辨掌握,只有智者能够感知。而如来知道它们,目睹它们,宣示它们。人们应该如实地依据这些,正确地赞扬如来。”这样,从第一章最后部分开始,直至经文结束,佛陀评述当时沙门思潮中流行的关于世界和灵魂的过去和未来的各种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二见(anudihi)、十论(vāda)和六十二理由(vatthu)。二见为过去劫过去见和未来劫未来见。过去劫过去见有五论:①灵魂和世界永恒论,有四种理由。②半永恒半非永恒论,有四种理由。③世界有限无限论,有四种理由。④鳝鱼油滑论,即既不认为是这样,也不认为是那样,有四种理由。⑤灵魂和世界偶然产生论,有二种理由。未来劫未来见有五论:①死后灵魂有思想论,有十六种理由。②死后灵魂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③死后灵魂既不有思想也不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④死后灵魂断灭论,有七种理由。⑤现世涅槃论,有五种理由。

佛陀对所有这些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依据自己的十二因缘说指出:“他们全都通过六入处(即六种感官和感官对象)感知到触,由触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由取生有,由有生生,由生生老死,忧愁,悲伤,痛苦,不安,烦恼。众比丘啊,若比丘如实知道六入处的产生、消失、滋味、危险和不可依靠,也就知道比这一切更高者。”他还比喻说,沙门婆罗门关于过去劫和未来劫的所有见解都通过六十二种理由纳入网中,犹如精明的渔夫用细眼渔网将池塘中的鱼网罗无遗。因此,最后阿难询问佛陀这次说法的名称时,佛陀回答说:“你记住这次说法,名为利网、法网、梵网、见网,无上的战斗胜利。”

2.《沙门果经》(Sāmaaphala、sutta)。佛陀在王舍城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Ajātasattu)在一个月明之夜,前来求教。阿阇世王询问佛陀:世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技能获得现世果报,幸福安乐,那么,沙门也能获得现世果报吗?阿阇世王曾经就此问题请教过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和珊阇耶毗罗胝子。他向佛陀一一介绍了这六位沙门婆罗门(即“六师外道”)的观点,并认为他们解说答非所问。

佛陀首先询问阿阇世王如何对待出家的奴仆或农夫,阿阇世王表示他不会勒令他们还俗服役,而是尊敬他们,供养他们。佛陀说这就是沙门获得的现世果报。然后,佛陀详细讲述比丘通过戒定慧,获得更加微妙殊胜的现世果报:比丘恪守各种戒律,戒行具足,则无所畏惧,内心清净安稳。比丘守护感官之门,正念正智,寡欲知足,摆脱五盖(即五种精神障碍:贪欲、瞋恚、昏眠、掉悔和疑惑),心生喜乐,修习四禅定,获得五神通,证得四圣谛,达到解脱。

3.《阿摩昼经》(Ambaha、sutta),共分二章。佛陀在憍萨罗时,婆罗门青年阿摩昼遵照老师波伽罗沙提(Pokkhara-sāti)的吩咐,前来察看佛陀是否具有三十二大人相。他见到佛陀后,傲慢无礼,指责释迦族出身卑下,不敬重婆罗门。于是,佛陀询问阿摩昼的出身,指出阿摩昼的祖先是干诃(Kaha)。佛陀告诉阿摩昼,释迦族祖先迦格王(Okkāka)为了让宠妃的儿子继承王位,放逐四个年长的儿子。这四兄弟住在雪山湖边的释迦树下,为了保持种姓纯洁,兄弟姐妹结为配偶。由于他们在释迦树(Sāka)下,与自己的(Saka)姐妹通婚,故而得名释迦族(Sakyā)。然而,阿摩昼的祖先干诃是迦格王的一个婢女生的儿子。阿摩昼听后感到羞愧,沉默不语。而佛陀安慰他说,干诃是位大仙人,凭借法力,求得迦格王的公主为妻。佛陀进而向阿摩昼说明在一切种姓中,刹帝利最优秀,而在一切人和神中,知识和德行圆满者(“明行足”)最优秀。

于是,阿摩昼询问佛陀何谓知识和德行。佛陀告诉他说,知识和德行与嫁娶、出身和种姓无关。首先要摆脱嫁娶、出身和种姓观念的束缚,才能成就知识和德行,途径是实践戒定慧。阿摩昼听完佛陀说法,也见到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便回去报告老师波伽罗沙提。随后,波伽罗沙提亲自来见佛陀。他目睹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也听了佛陀说法,表示愿意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4.《种德经》(Soadaa、sutta)。佛陀在鸯伽国时,婆罗门种德慕名拜见佛陀。但他也担心见到佛陀后,说话不当,有损自己名誉;名誉受损,则以后的收入也会受损。佛陀洞察他的心思,故而问他熟悉的问题:具备哪些条件,才算是一个婆罗门?种德列举了五个条件:一、七代血统纯洁;二、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三、相貌端庄;四、遵守戒律;五、聪明睿智。佛陀问他缺少其中的哪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种德回答说,缺少前三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而后两个条件不可或缺,因为戒和慧至高无上。佛陀又问他什么是戒和慧?种德说不清楚,请求佛陀宣示。于是,佛陀详细阐述戒定慧。种德听完佛陀说法,表示皈依佛法僧。

5.《究罗檀头经》(Kūadanta、sutta)。佛陀在摩揭陀国时,婆罗门究罗檀头准备了许多牲畜,要举行大祭。他慕名拜见佛陀,请教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佛陀向他讲述过去大胜王(Mahāvijita)举行祭祀的故事:大胜王准备举行大祭,婆罗门祭司首先要求大胜王认真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大胜王达到这个要求后,婆罗门祭司同意举行大祭,向他讲解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所谓十六种祭法是:四种臣民——刹帝利、官吏、婆罗门和家主表示同意;国王具备八种品质——血统纯洁,相貌端庄,财富充盈,武力强大,乐善好施,知识广博,通晓语义,聪明睿智;国王的祭司具备四种品质——血统纯洁,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遵守戒律,聪明睿智。所谓三种祭祀态度是国王在祭祀前、祭祀中和祭祀后,都不为自己耗费财富而后悔。在婆罗门祭司指导下,大胜王的这次大祭没有屠宰牛羊,砍伐草木,也没有折磨奴仆,而只用酥、油、酪、乳、蜜和糖完成祭祀。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点明这个婆罗门祭司是自己的前生。然后,佛陀向究罗檀头指出,还有比这种祭祀更简易而又能获得大果报的祭祀,如施舍出家人、建造寺庙、皈依佛法僧和恪守五戒,而最理想的祭祀是实行戒定慧,以达到解脱。究罗檀头听完佛陀说法,决定放弃杀生祭祀,皈依佛法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