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15891900000034

第34章 龙头垴

在这个艰苦的时期,各位教授及全校学生都能体谅一切,于行装甫卸之日即展开书本,从事研究。

那时的教室,是枯黄的草地上或大树底下用木板子做几块小黑板,背起便走,好比传教士传教一般,一面晒太阳,一面谈学理,一组一组、一群一群,布满了龙头垴。这种艰苦奋斗、努力研究的精神,H大师生可以引以**的。

自十月至十二月过的是这种生活。第二年元旦,教室落成,乃恢复正常上课的状态。

从这些仅有的一些资料上,艾艾看到西迁后的如此苦寒之境,不禁对比起当时西迁之前,岳麓山下的H大可谓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按《说文》:“山足曰麓”,衡山自古称为南岳。湘水经过长沙入洞庭湖,再出湖入长江,岳麓山恰好是隔湘水而望长沙,春夏水涨,巨轮可以自由来往,秋冬水涸,较小的轮船亦可以来往。

陆行则有粤汉铁路,北达北平,南抵广州,沟通南北两地,其关系何等重大,而浙赣路自江西来至株州,与粤汉路交会,由此可以达江浙转京沪一带。此外有公路网,走江西去汽车直达南京,沿平江、通城走汽车直达武汉,沿西南公路走汽车直达贵阳、昆明、重庆一带。

H大具有光荣的历史,得于地利者不少。长沙为西南各省的重要都会,都会与文化息息相通。H大既与都市为邻,又以阻于湘水,无市廛烦扰,有山水清丽,真是学子潜修的胜地。

H大青年都具有革命精神,不是无原因的。其他各校舍宽敞清幽,学校区域辽阔,H大前途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是封豕长蛇,荐食上国,使我们不得不西迁了。

自一九三八年十月H大迁居辰溪校址,地名龙头垴,隔辰溪县四华里,中间还隔了一条沅水,与在岳麓山的情景差不多。

龙头垴是一个小小的山头,附近小山重叠,原为一村落,H大价购一部份民房。前面是沅水,沅水为湖南四大巨流之一,向东南流经沅陵、桃源、常德入洞庭湖。常德以下可驶行轮船,常德以上只能航行民船。溯沅水而上,可以达到贵州边界。

后面即西南公路。附近小山树林阴翳,橘柚桃李等果树甚多,味至甘美,山下有农田,田中种稻及荷,春日载阳的时候,花香鸟语,若不闻空袭警秋,真个桃源好景。

本地人民古朴质实,刻苦耐劳,因为H大办有民校,当地老百姓不花钱读书,又因为有了H大多人的消费,间接的影响他们经济上的灵活,所以现在老百姓对于H大是乳水相融的。

西迁后的H大分文、理、工三学院。文学院分哲学心理学系、中国文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理学院分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工学院分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矿冶工程学系。

本年度,新生文学院一四七人,理学院五五人,工学院一二五人。旧生文学院二〇四人,理学院二二人,工学院二〇七人。教职员人数,文学院有教授二三人,讲师六人,助教三人。理学院有教授九人,讲师三人,助教九人。工学院有教授一五人,讲师九人,助教一二人。

H大在麓山时设备虽不能自诩为完善,但处处足敷应用,迁移以后,初不无迁就之处,历时三年,次第恢复旧观,且各项新的计划亦能先后实行。

有教室十九间,容一百四十人的一间,容一百人的二间,容八十人的一间,其馀是容六十、五十、四十、三十人的。

有宿舍七座,四舍为女生宿舍,其馀一、二、三、五、六、七等宿舍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可以容一百二十人,其馀六个宿舍可以容七百人。

龙头垴校本部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办公室、训导处办公室、总务处办公室及其他各组办公室。距校本部半里远的河边有校长办公室,文书组即在此处办公,辰溪县城内有办事处。

河边、城内及校本部三处都装有电话,灵通消息。教员宿舍共计十五栋,每栋容六至八人住。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图书馆被炸,所有藏书除事先运出百箱外,馀均付之一炬。西迁后,一九三九年九月廿一,教员宿舍被敌机炸毁,借出之中西参考书籍又损失四百馀册。

为避免空袭计,在距校本部三华里远之蛇会乡村中建书库四栋,内分线装书库、西文书库、办公室等。在校本部设图书、报章、杂志阅览室,每日上午八时至十二时,下午一时至五时,晚七时至九时开放阅览。

研究室附设在各实习室内。实习设备有水力实习室一。有工场一,内分钳工、铸工、锻工、金工等。有选矿室一,矿冶室一。有电机实习室一,分直流机实验、交流机实验。又无线电实习室一,内有业馀电台,可以与昆明、菲律宾等处通讯。有物理实验室二。有化学实验室二,又化学工场一。有热机实习室二,又陈列室一。有汽车三部,除供学校应用外,并供机械系学生实习。有材料实习室一。暑期时,工学院学生到了三年级必须出外到各地大工厂或工程处去实习。

一九三九年四月,H大与资源委员会湘西电厂接洽装设电灯,使龙头垴上变为光明世界,以前燃点植物油灯的苦恼情绪一概除去净尽。

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话令艾艾感到惊喜和欣慰。原来,新校址先后遭敌机轰炸三次,辰溪又为西南公路之重镇,故对于防空设备特别注意。消极的防空,到处设有太平水桶储水救急,依山傍谷建设多处防空洞。装设电话,与辰溪防空部份取得联络,故防空情报正确。因有以上的设备,故虽遭遇三次轰炸而全校师生工役无恙。

与学校硬件设施一并发展的,还有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在辰溪办学期间,先后担任校长的皮校长和胡校长秉持“定天下之乱者才,成天下之才者学,教天下之学者师”的办学主张,利用许多大学内迁,辰溪相对比较安全、交通比较便利等条件,极力邀请知名学者来校任教。

西迁期间,H大的教授及学生研究兴趣非常浓厚。教授的日常生活,除了有警报及上课外,其馀的时间都是闭户自修,研究学问,这一种风气,所谓以身作则,所以学生们也特别的富于研究性。

在教学上,学校着眼于民族复兴大业,“不求量的发展,但求质的提高”,保证了人材培养的质量。根据《H大组织大纲》规定,学校实行选课制与学分制进行的教学制度,还严格依照《招生章程》招生,由于录取新生坚持宁缺毋滥,有的专业甚至仅有一名学生,也是照常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