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千年鬼府:我和亡灵有个约会
15891900000024

第24章 民国二十六年

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三七年。H大若是从定名算起,也才过去十一年的时间。蒸汽火车在行进的过程中发出的轰鸣声时刻提醒着艾艾,自己只是进入了小柔的幻境世界中,眼前的一切虽然如此真实可及,但终究是虚无的。可是,艾艾还是不禁怀疑到,自己是否真实存在于眼前这个世界,又是否真的只有唯一一个真实的世界呢?

“你是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吧?”坐在对面的小柔突然问道。

“什么?”艾艾感到惊奇,难道此时的小柔知道自己的来历。

“很抱歉,是这样的。我看你脸色不太好,又总是张望着车上的环境,所以胡乱猜测而已,你可别介意。”小柔致歉道。

“没关系,不过你确实说对了,我还是第一次坐这样的火车,对这里的环境也感到十分陌生。”

“不如我们来说说H大吧,艾艾,你为什么想来H大读书呀?”

“坦白说,是老师让我报考的,我当时对H大也并不是非常了解。”

“你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问我呀,我对H大可是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当时是非报考这个学校不可,在我心目中,H大是最好的、最美的、最悠久的大学。”

“最悠久?你是说岳麓书院吧!”

“对呀,从岳麓书院到H大,可是走了不少弯路呀。”

“弯路?”

“你不知道?先是岳麓书院、然后是湖南高等学堂,之后有湖南高师、湖南工业高专,最后才有H大。”

孙柔说的没错。当年,西学东渐,科举废,学堂兴,中国教育步入了近代历程。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廷颁书院改制令: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二十八年二月,湖南奏准改求实书院,即把原来的时务学堂改为省城大学堂。二十八年七月,清廷颁布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二十九年二月,省城大学堂遵章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这么说来,湖南高等学堂是由求实书院改制而来的,而并非岳麓书院呀?”

“你有所不知,不到一年,湖南高等学堂又进行了改制。”

原来,就在当年九月,开始全面整顿书院,奏废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城南书院为师范馆,高等学堂所遗旧址留为农工商矿各项实业学堂。至此,延续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步入近代教育新历程。

“这又是求实书院,又是城南书院,真是让人混乱呀!”

“求实书院是由原来的时务学堂改制的,时务学堂原本就是维新派建立的新式学校。城南书院则是南宋大儒张栻之父张浚在潭州的居所,几经废复,算是古代的学堂了。”

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后,以岳麓书院为校址,并就岳麓书院旧址改建高等校舍,于次年落成。后来,辛亥革命军起,湖南首先响应,高等学堂文科学生提前毕业。翌年,民国改元,教育部颁布《壬子学制》,高等学堂奉令停办,工科学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

“这样看来,湖南高等学堂就是岳麓书院近代改制的直接产物了。”

“没错,无论是校址校产,还是办学层次、课程设置、教育思想,湖南高等学堂都是对岳麓书院的直接继承与发展。”

湖南高等学堂停办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西迁岳麓。由于国力衰弱,教育经费拮据,北洋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撤销一部分高师。

民国六年一月十九日《大公报》第七版《高等师范停办》:全国只定四校,指设于要区,如北京、武昌、广东、奉天等处是也。而湖南一隅,不独地点稍僻,经费亦实不敷。故中央现拟将此处停办,并入武昌国立师范。

于是,湖南高师第二期本科和文史专修科均于民国六年暑期毕业,并遵照部令停办,不再招生。教育部颁布《工业专门学校令》,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奉部令改称湖南公立高等工业学校。三年初,复奉教育部《专门学校正名令》,改称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工专学制,预科三年,本科三年,主要开设采矿冶金、土木、机械三科。

继高师外迁武昌,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遵省令于六年暑期即迁岳麓。高师停办,时逢工专提请省府延款扩建工场校舍。湘督遂拟以岳麓书院为校址,以高师、工专为基础,创办H大。于是,批准成立H大筹备处,迁工专于岳麓。

艾艾想起之前在老乡聚会上,两位学长为了探究H大是否为千年学府而争辩了良久,见小柔如此了解H大,于是问道:

“你觉得H大和岳麓书院是什么关系,能不能说H大继承了书院的精神和传统而有着千年学府之称呢?”

“这个直接继承的例子很多啊,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公元九七六年岳麓书院建立,一九〇三年岳麓书院整体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一九一七年岳麓书院学生主持筹备H大,一九二六年H大正式筹备成立,首任校长为湖南高等学堂学生。从岳麓书院一九〇三年改制到H大成立,这所学校的每次重大变革,无论是建立、重建、改制、停办、迁入、外迁、筹建,复校等等都由湖南行政长官的亲自负责筹划操作,延续办学,过程和结果均写入政府公报。”

“可是如此多的停办重建,还能说是延续继承吗?”

“要知道,岳麓书院本身就中断办学四次。”

的确如此。绍兴元年毁于战火,什一仅存,乾道元年,湖南安抚使命州学教授重建,次年延请张栻主教事,这是第一次中断办学,一共是三十四年。明洪武元年毁于兵火,直到成化五年,知府重建礼殿及麓山寺碑亭,这是第二次中断办学,一共一百〇一年,也是最长的一次中断办学。崇祯十六年,书院毁于兵火,翌年吴道行绝食,卒于岳麓山,到了顺治九年,刊立卧碑,这是第三次中断办学,九年。康熙十三年,书院毁于兵变,直到康熙廿三年,巡抚重修并作记,这是第四次中断办学,前后十年。

“也就是说,就算办学中途有过短暂中断,也不妨碍继续延承书院千年的传统,对吗?”

“是的,对于H大直接继承岳麓书院的佐证,可以这样举例说明。”

第一,前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成为后学校的学生。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岳麓书院学生直接成为湖南高等学堂学生,湖南高等学堂未毕业学生全部直接变成湖南高师和湖南工业学生,湖南工业学生全部变成H大学生。第二,前学校的教师很多成为后学校的教师。湖南高师教师很多直接在当年并入的湖南高师教书,湖南高师教师在迁入的湖南工业任教,湖南高师和湖南工业教师很多成为H大的教授。第三,前学校的学生成为后学校的教师。岳麓书院的学生成为湖南高师教师。第四,前学校的教师成为后学校的校长。湖南高等学堂的教师成为湖南高师的校长。第五,甚至有大量的人员跨越三到四次变革,身份在变,人未变。

听了小柔的讲述,艾艾对岳麓书院与H大之间的关系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此时,火车已经到站,艾艾即将迎来新的长沙、新的H大、新的开学,虽然实际上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