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五(2)班的那些事
15799300000005

第5章 加密失败

全校期中考试今天进行。

我们班每考一次都要排一次名,由电脑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往下排,差半分,排在后面。所以,同学们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一年一度的高考。

8点30分,监考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放同学入场。

今天所有的监考老师来了个大换班,我们五(2)班的刘老师调到其他班去监考,来我们班监考的老师,是12班班主任韩老师,他管学生就一个字,狠!同学生们都叫他“寒(网上话:心寒)老师”。

我们手里拿着笔和一些准许带进考场的文具,鱼贯地从“寒老师”鹰隼般的目光下悄悄地进入自己的座位。

开考前5分钟倒计时。

教室里50几双恐慌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寒老师”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用“目不转睛”这个词来形容,最合适。

“有手机的同学,请把手机放到讲台来。用纸片写上自己的名字。”“寒老师”的一句话,无情地打破了考场的肃静。

孟景阳觉得“寒老师”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带手机的同学,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到讲台上。 一想,不对,名字不能写在手机上,还是他说得对。考前紧张,尽是些胡思乱想。

孟景阳赶快拿出舅舅刚给他买的“诺基亚n95”,看了一眼刘习羽发他的信息。然后加了密,用纸片写上名字,把手机送到讲台上。有些好笑,不就是怕同学作弊吗?把手机放到讲台,就没人作弊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听说了吗“老寒”?世界上矛盾都是对立的,有什么遏制的方法,就有什么反遏制的方法,想作弊的人,照样有的是办法。

5分钟倒计时完。

发试卷。

试卷一到手,50多支笔,就跟小鸡子啄米似的,嘀嘀笃笃一片。听起来,这种声音很奇妙,像是很近,就在身边。又像很遥远,如大草原上奔腾的马群,一会儿远,一会儿近。还有点像无数个跳动的音符,磅礴万千!一会推向高峰,一会跌向低谷。听这种声音,对同学们来说,是幸福的,又是恐惧的。

卷面上会做的题,孟景阳很快就做完了,不会做的题,犹如一条条死蛇,躺着不动,既可怕又无奈。他跟同桌刘习羽,被无情地拆开了,刘习羽坐到前二排边上,孟景阳坐倒数最后一排。两人坐一起的话,还能悄悄地互通有无。哎!隔桌如隔山哪!远水救不了近火!

其实,考试时,有许多同学喜欢坐后排,远离监考老师贼亮贼亮的目光,相对有一点自由空间,有一点安全感。好者孟景阳和刘习羽提前留了一小手:用脚尖轻轻敲几下地砖,或将钢笔大套所放在桌上某一个位置,都有一定含义。再就是干咳,也是有所指的。诸如扔纸球、传纸片什么的,这些明显的小动作,在“寒老师”的眼皮底下,根本不能玩。

第6项太拿捏不定了!孟景阳足足对它看了20分钟,还是举棋不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B.团结一致是搞好工作的关键。

C.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D.他们把学校建成像花园一样美丽。

这ABCD到底选择哪一个呢?错一道,就要被扣5分,差半分还排人之后哩,5分要压下多少人哪!不行,问问刘习羽。孟景阳悄悄地对“寒老师”看了一眼,他正背朝孟景阳,向讲台踱去,孟景阳立即抓住机会,脚尖轻轻在地砖上点了6下。

刘习羽心有灵犀,知道是第6项,马上在地砖上点了4下。

孟景阳眼猛一亮:他说D是正确的吗?他又反复将第4句念了几遍,觉得有些不对,但又不知到底哪儿不对,只好听刘习羽的,将D写进了括号。

三磨蹭两磨蹭,90分钟就过去了。

下课铃一响,“寒老师”马上打前往后收试卷。

试卷收走了。

大家自由了。

孟景阳悄悄地把刘习羽拉到厕所,问他第6项是不是选D。他说,对。后来,孟景阳又问别的同学,有的人说应该选择B,也有人说应该选择A,众说纷纭,也不知到底谁对。

这时,孟景阳才想起手机还在老师讲台上,就跑回教室拿手机。

那个“寒老师”把孟景阳手机攫在手里,不给——只剩孟景阳一个人的不给。

孟景阳有些莫名其妙,脸就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不为什么。叫孟景阳到他办公室去一下。

什么事到他办公室去一下?他又不是我们五(2 )班班主任,有这个必要吗?犯什么错,也该由我们班主任处理呀?他叫我去一下干什么?抓狂!不是狗……孟景阳想说狗拿耗子,觉得这词不妥,就咽了下去。心里虚虚地向“寒老师”办公室走去。

“寒老师”12班办公室,在我们班班主任老师办公室隔壁,孟景阳生怕被班主任发现,悄悄地走到“寒老师”办公室门口,小声说:

“报告!”

“请进。”

请进?还挺客气?进了门才发现,原来“寒老师”一点也不狠,下了课,挺和气。看孟景阳站着不动,就拿只纸杯,给他倒水,叫他坐。

孟景阳心惦惦地坐在一边。

“寒老师”“哗哗”从一堆试卷中,抽出孟景阳的那张,问:“孟景阳。你叫孟景阳吧?”

孟景阳点点头。

“寒老师”又说:“你的语文水平还不错嘛。”

他叫我来,是为了表扬我语文水平不错吗?不可能,我们班语文成绩比我好的多了去了,曲潇每次语文考试都97、98分,人家有几篇作文都发表了哩。我在我们班,语文成绩算中下,不算好。孟景阳知道他这是开场白,正式戏文在后头。

果不其然,他往嘴里倒了一下水,点点桌上的试卷,说:“按你答题能力,这个选择题,你是不应该选错的。”他指着孟景阳填到括号里的那个画去几次的D,说,“‘他们把学校建成像花园一样美丽’。明显是个错句,应该这样说,‘他们把学校建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得’后边是补语,补充说明建设得怎么样的。你学了几年语法,难道连句子中的定状补也分不清吗?”

说得孟景阳无地自容,悔不该听刘习羽的,希望“寒老师”赶快把手机给他,早些离开这个窘人的地方。

孟景阳这一迟疑,“寒老师”立即看出心中的鬼把戏,乘胜追击:“你是不是跟某个同学事先有过约定?”

多毒的眼睛!他已经看出来了?说得多好听,预先有过约定,没说‘作弊’,算是给我留面子。可孟景阳并不想顺着他的竿往上爬,马上回得干干净净,说没有,是自己填错了。

“寒老师”不太相信,说:“不可能。这个句子,你不应该填错,是受别人影响。”

受别人影响?受谁影响?考场上你看得那么严,连只小蚊子都难飞进来,能受谁的影响?孟景阳连连摇头否定。

“寒老师”要笑。

孟景阳看他要笑,预感事情不妙。凭经常出入老师办公室的他,有这经验,老师处理学生时要笑,一般都没什么好果子吃,那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暖流,脸一变,就是冰雹砸下来!识相,就不敢再顶他。

寒老师见孟景阳不吭声,慢慢拿出他的手机,把那屏幕上那几个字给他看。

孟景阳一看,的手机上有4个字:点地为号。天!这一定是上考场前,刘习羽发的!交手机时,我加密了呀?咋露馅了?什么破n95?还智能星哩!智能什么呀?

“寒老师”笑笑,说:“农村里有一句俗话,叫‘依了草鞋戳了脚’。你自己本来会的题,却硬要听别人的,这叫什么心态?这叫违心。我再问你,在考试进行到85分钟时,你的脚尖在地上敲6下,什么意思?”

孟景阳一听,脸“刷!”一下,就红到了耳根。他什么都知道?这“老鸟”(网络语言:高手,强手)!也太厉害了!

“寒老师”看孟景阳吓成这样,又来宽他的心:“没关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P孩们的小把戏嘛,谁做学生时还没玩过几次?1983年中考,我的同学坐我后边,一道选择题磨蹭了好半天,拿不定主意,我想让他悄悄地点我一下。我用脚屈到后边去。觉得他碰了我一下,我马上选择A。结果错了,扣去5分。”

孟景阳对他看看,他小P孩子时也企图作弊?那么作弊的历史是不是许多人都有过?心里对他也慢慢松了些警戒。想,诺基亚n95该给我了吧?

“寒老师”把手机抓在手上,说:“手机倒是个好手机,可惜有人用错了地方!”对孟景阳看看,说,“吸取教训,考试凭实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制造‘幻影战机’,这种玩鬼把戏有时会误事。有一只小山羊,它早上到山坡吃草,看看自己的影子,它突然觉得自己这么高大,不应该爬到山坡上吃草,应该在山下吃树叶,树叶多好吃呀!于是,它就回头下山。走到山下,天中午,看看自己的影子并不高大,吃不着树叶的,还是应该到山坡上吃草,又回头上山。没走到山上,太阳西下,小山羊的影子又拉得好长。小山羊看看,不对呀?我是原来就是高大的,还是应该在山下吃树叶,它又往山下走。走到山下,太阳落山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小山羊只好饿着肚子回家。考试企图作弊有人,就会产生一种魔影飞来飞去,让你三心二意,幻得幻失。考试一定要相信第一感觉。什么是第一感觉呢?就是你面对试卷时,大脑给出的第一信息。当你想来想去,没什么新发现时,赶快回归第一感觉。有心理专家测试过,第一感觉与第二第三感觉的正确率,是3比2 到3比1。如果这道选择题你不去东张西望,相信自己,选择B,你起码多考5分。”

孟景阳接过诺基亚n95,狠狠地在脑门上敲了一下:加密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