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禹羌北川
15795600000003

第3章 北川,灵魂栖息地(2)

锅庄流布于茂县、汶川、理县一带。茂县一带称沙朗。茂县的锅庄又分婚娶、节日跳的喜事锅庄和举办丧事时跳的忧事锅庄。跳喜事锅庄时,男女舞者各站一排,两排相对拉手而舞,常由能歌善舞的老者带头,男女一唱一答,载歌载舞。舞蹈由慢而快,进入快板后,男女两排相互交换位置,或众人拉手相继从别人腋下钻过,穿梭不停,最后达到高潮。舞者可达数十人之多,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忧事锅庄是丧事后由死者亲朋参加的舞蹈,一般在室外旷地举行,伴唱的内容主要是歌颂死者生前的高贵品德和表示怀念之情。舞时,男在前,女在后,拉手成弧形或圆圈,动作沉稳,缓慢,气氛低沉。

羌族的巫舞有布兹拉、跳麻龙、克拉格西等。布兹拉又称尔波毕毕喜,俗称羊皮鼓舞,是祭祀活动中的主要舞蹈形式,流布于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祭祀活动分上坛、中坛、下坛。上坛为通神事的活动,如祭山、求雨、祈求神灵护佑等。中坛是有关人事的活动,如祝福新人、许愿还愿、丧葬之事等;下坛是有关鬼事的活动,如镇邪、驱魔等。

在这些祭祀活动中,都有巫师(羌语称“许”)跳布兹拉,或由巫师主祭领舞。舞时,在室内由1-2名舞者手持羊皮鼓或响盘,边击、边唱、边舞。以鼓伴唱时,鼓点单一,舞动小;以鼓伴舞时,鼓点热烈、多变。开始,做击鼓动作,随后逆时针方向围圈而鼓,或向四方、左右穿梭,组成万字格队形。一般老年人去世后,羊皮鼓舞要跳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先成曲线队形,然后组成圆圈,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自行伴奏。

跳麻龙,是巫师祈雨时所跳的舞,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舞动,粗麻绳制成的6-7米左右的龙身随之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克拉格西俗称跳盔甲,过去多在战功卓着的勇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葬礼上跳,故又称大葬舞,由成年男性参加,贯穿于祭祀、出殡、安葬各阶段。舞者身穿生牛皮做成的铠甲,头戴插有麦草或鸡毛的牛皮头盔,手执刀、长矛等道具,在领舞者率领下起舞。舞蹈和音乐配合比较自由,舞者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约束。歌词多为颂扬死者和表达人们的怀念之情。现在克拉格西只用于少数老人的葬礼,舞者也不再穿牛皮铠甲,但众人的呼喊声和深沉刚毅的舞蹈动作依旧,气氛悲壮肃穆。舞蹈工作者以羌族传统民间舞蹈为素材创作的舞蹈有《端公驱鬼》、《羊角花开》、《铠甲舞》等。

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奏乐器羌笛,多为竖吹的双管乐器。古代羌笛是对羌人吹管乐器的泛称,包括哨振(边棱音)和簧振(单簧)两类。汉代已出现在音乐生活中,东汉《说文解字》、唐《乐府杂录》和文学家马融作品《长笛赋》都有记载,说法大同小异。

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的羌笛大体保持了古代羌笛形制为单簧双管,用两根管长、管径和孔距相同的竹管制成,一般长约17厘米。

羌族的传统节日羌年,主要流行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又称小年、十月小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节期4-5天,旧时按传统族规,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才能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初一,各家用面粉制成小鸡、小羊、小牛、小马等动物和马鞍以及其他圆形、半圆形的供品祭祀祖先和天神。初二各家用大麦酿制的咂酒和猪膘等节日食品款待亲朋好友。初三到寺庙敬佛。按照传统,初一至初三人们不外出背水,不做饭,只吃做好的熟食,火塘内昼夜不熄火,初四妇女们开始背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汇集在广场上,在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羌笛、口弦等乐器伴奏下,同跳锅庄舞、皮鼓舞等,欢庆全村平安,预祝全寨幸福。

节日期间,还开展“推杆”比赛(羌族民间体育活动)等活动。过羌年时,有的村寨还要请端公(巫师)跳神,在树林里杀羊,将羊血泼洒到树林里,用以敬神,羊肉则分给各家带回。

《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年版)“北川羌族自治县”词条和“汶川地震”词条分别是这样介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四川省绵阳市辖自治县。位于省境北部,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面积2869平方公里,人口16万(2006),以汉族为主,还有羌、回、苗、壮、土家、彝、藏等民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曲山镇。汉武帝时属汶山郡广柔县,南北朝北周保定四年(564)在汶山郡内置北川县。唐贞观八年(634)置石泉县,并北川入石泉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而复称北川县。2003年撤销北川县,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禹里风景区、片口自然保护区、甘溪溶洞群、禹穴、千佛山。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

汶川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发生于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西偏南38°方向11千米处。震源深度33千米,震中裂度Ⅺ度。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包括四川、甘肃和陕西的51个县(市、区)。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的伤亡惨重,截止2008年9月25日,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造成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直接经济损失达8437。7亿元。

大禹是我国继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初祖,他以制服天下洪水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的丰功伟绩而彪炳史册,更因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受到万世景仰。在川西北广袤的高原和山地之间,居住生活着30多万羌族同胞,他们都称自己的家乡是大禹故里,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崇拜大禹的风气尤其浓郁,羌族同胞自称自己为禹王后裔,尊奉大禹为其先人。

羌族奉大禹为先祖,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据古代典籍记载,大禹生于西羌,是古羌人的领袖。

皇甫谥在为《史记?六国年表》作注时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这是关于大禹诞生地的最早记载。虽然今本《孟子》不见此语,但同样是战国时的《竹书纪年》有一段语意相近的记载:“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生禹于石纽。”也说大禹生于石纽。

汉代以后,正统文献往往笼统地称大禹生于西羌。

《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

《盐铁论?国疾》:“禹出西羌。”

《后汉书?戴良传》:“大禹出西羌。”

“西羌”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称:“(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说大禹诞生地石纽在川西一带,将范围缩小了一些。

蜀地的学者大约掌握了更多的地方史料,因而将石纽的位置说得更为具体,说是在汶山郡广柔县境内。

扬雄《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

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陈寿《三国志》:“禹生于石纽,今之汶山郡广柔县人。”

常壉(左为王旁)《华阳国志》:“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采用了蜀地学者的说法:“(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唐贞观八年(634),以原广柔县属地在今北川县禹里设置了石泉县,自此以后,史家皆指石泉为禹生之地。

《新唐书?地理志》:“茂州石泉县治有石纽上,……山下有大禹庙,相传禹六月六日生此。”

《吴越春秋?宋徐天佑注》:“(石纽)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

《李太白全集?外记》:“蜀之石泉,禹生之地,谓之禹穴,……有‘禹穴’二字,乃李白所书。”

《舆地广记》:“(石泉)隋汶山县地,……唐贞观八年(634)析置石泉县,属茂州,皇朝熙宁九年来属(绵州)。有石纽山,禹所生也。”

《大禹庙记》:“石泉之山曰石纽,大禹生焉。”

《郡国志》:“石纽山在今石泉县南。”

《龙安府志》:“禹穴在石泉县治之北,大禹生此。有迹俨然如人坐卧状,相传即圣母生禹迹。……有‘禹穴’李白书二字刻绝壁上。”

《石泉县志》:“大禹庙在县东南一里石纽山下,禹生于石纽村。未设县先有是庙。”

民国3年(1914),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遂将四川石泉县改称北川。北川县境域自古以来就属西羌之地,汉代以后归汶山郡广柔县管辖,境内有石纽山。根据古代文献两千多年连续不断的记载,今北川就是大禹故里。

自古以来,羌人一直奉大禹为先祖圣王,对大禹敬若神明。在古老的羌族释比经典中,就有歌颂大禹治理洪水拯救苍生的内容。在羌族聚居区,至今还保存着许多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在大禹诞生地北川,崇拜大禹的风气尤其浓厚。据记载,大禹降生在羌族聚居区一个叫石纽的地方。石纽山在北川古县城禹里南面,半山上有两块巨石相互纽结,因以得名。《华阳国志》记载:石纽一带“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不敢放六畜”。说明早在汉代以前,羌人就把大禹诞生地看得十分神圣,认为那里是先祖神灵栖息的地方,凡人不可惊扰。《水经注》记载:石纽一带的老百姓一直不敢在这里居住放牧,犯了罪的人逃匿到此,便不再受到追捕,能躲藏三年不被抓住,就会受到原谅,说是受到了大禹神灵的保佑。表明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崇禹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

汉魏时期,北川境内尚未设立县级建制,石纽一带的羌人崇拜禹祖的方式极其原始。南北朝后期开始,北周政权于公元564年设置北川县,唐王朝于634年设置石泉县,石纽一带因逐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羌人对大禹原始状态的崇拜逐渐演变成建庙祭祀。《新唐书》载,唐代石纽山下就建有禹庙,当地人认为六月六日是大禹诞辰,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给大禹上香进贡。

自唐代以后,以庙祭的方式纪念大禹的活动便代代相传,历时千年而不绝。直到民国时期,全县到处建有纪念大禹的庙宇,凡遇水旱之年,还要特别举行“送大蜡”的仪式,即把巨大的蜡烛敬献给禹王,求禹王赐福免灾。红军长征经过北川时,北川人民崇拜大禹的风气给红军将士留下深刻印象,红军还取大禹故里之意,把大禹诞生地建立的红色政权称为禹里乡苏维埃,自此,“禹里”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一种祭祀性质的民俗活动,在极左风气盛行的年代曾一度遭到禁止。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崇拜大禹的热情立即迸发出来,各地群众自发集资在禹穴沟、卷洞桥、石纽山以及老县城曲山等处重建了禹庙,每至大禹诞辰,到禹庙祭祀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由于羌人极其崇拜大禹,历代北川的地方官员也利用羌人的这一传统来打“大禹牌”。南宋初年,石泉受到当地及其以西茂州一带羌人的严重威胁,石泉知军赵公(佚名)在石纽山下重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禹庙,隆重纪念大禹。在当时财力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赵知军大兴土木修建禹庙,除了表明自己要“以仁昌时”,学习大禹精神,以仁德来感化羌人的政治主张外,就是要借隆重纪念羌人所崇拜的先祖大禹来缓和矛盾,化解冲突。

1547年,明王朝调集三万多官军大规模征伐北川一带的羌人。十余年之后,兵备周宗受命戍守石泉。眼见羌人心怀怨恨,周宗也以同样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气氛。他在石纽山下重建了大禹庙,并求得岣嵝碑拓片刻碑立于庙中(这道神圣的石碑至今还保存在禹里大禹纪念馆)。岣嵝碑,因最早发现于湖南衡山岣嵝峰而得名,文字奇古,传为大禹所书,因而又称为禹碑。周宗建禹庙刻禹碑,除了表明自己要学习大禹,以文德来感化羌人的政治主张外,还想借纪念羌人尊崇的先祖大禹,来消除羌民的对立情绪。

到了清代以后,北川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地方官员重视的是大禹精神的教化作用。乾隆年间,知县姜炳璋重建了大禹庙,还在石纽山下新建了“神禹故里”牌坊。民国时期,县长施时德修茸了“神禹故里”坊,并邀知名人士魏景虞在其上题写了“八年三过,卑宫菲食”八个大字,彰扬大禹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