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城建议我们去各援建点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山东淄博援建北川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华的联系方式。4月23日下午我们途经绵阳、江油,来到江油含增镇,在一家宾馆见到了张华。原来,山东淄博援建北川指挥部设在这里。晚饭后,张华带我们到距离含增镇仅一桥之隔的北川香泉乡,见到了淄博援建的具有浓郁羌民族文化特色的街道、医院、学校等新设施新建筑。
28岁的张华告诉我们,位于北川东南的香泉乡,政府临时驻地在山背后的香泉村,新建的街道和公共设施则位于黄江村。原来,香泉乡政府此前一直没有自己的场镇街道,长期以来,一直与江油的香水乡共处一条街,一个在上街,一个在下街,好像香泉乡政府属于北川在江油的“飞地”。
现在淄博市给香泉乡援建了有街道的场镇,包括乡卫生院、学校、广场等公共设施,还有乡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墙上的标语“向山东淄博的援建工作者致敬”,表明香泉人对山东淄博人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富有羌寨特色的香泉乡广场,上面刻有《淄博市对口支援香泉乡恢复重建纪实》。
张华说,香泉广场建设已投资2000多万元。2009年1月8日,三等甲级医院香泉乡卫生院投入使用,这是淄博市特级企业援建的三层小楼,为全框架结构。
在重建过程中,香泉乡被称为淄博市的第108个乡。香泉乡位于北川东南部,由于未在断裂带上,因而成为北川受灾较轻的乡镇之一,但全乡2204户7811人仍然不同程度受灾,50人遇难失踪,155人受伤,损毁房屋1905户,29万平方米,房屋严重受损面积80%以上,全乡水、电、路、通讯全面瘫痪,乡内20多家企业受损停产,政府办公用房多处开裂已成严重危房,直接经济损失达9。3亿元。
震后香泉乡迅速开始了灾后重建,对口援建的山东省淄博市委市政府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援建。淄博********刘慧宴高度重视香泉的重建工作,他提出援建要坚持“生态和谐、城建和谐、产业和谐”的原则,要“把香泉作为淄博市的第108个乡来建设”,因此把黄江场镇建设作为重点。
香泉乡场镇是地震灾区第一个异地重建的场镇。8月16日,香泉乡场镇工程开工奠基。山东省援川办共批转香泉乡实施的一、二批援建项目共11个,包括黄江中学、乡卫生院、农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乡驻地道路、乡驻地管线(雨污分流、高压输电线、入地通讯线、天然气管道)、自来水厂、场镇配电房、广播站、场镇公交设施招呼站等,估算投资金额达到4945。4万元。
淄博援川人员与香泉乡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克服了余震频袭、山体滑坡、高温湿热、蚊虫叮咬、道路中断、通信不畅等诸多困难,在援建地市中率先取得了“十个第一”的佳绩,即实现了震后第一个复课的学校(香泉小学)、率先交付使用第一批活动板房、率先建成第一个基层党员活动中心、率先建成北川第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香泉乡中小学生全部复课、率先完成首批1429套活动板房建设任务等等,使香泉乡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淄博援建队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下,2008年12月28日香泉乡场镇驻地公共设施9个项目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有效工期仅130天,充分体现了淄博人引以自豪的“淄博质量”和“淄博速度”。香泉场镇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规划之高、建设之快、质量之好、配套之全,皆属一流。一个“羌文化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农工贸与旅游业并举”的新香泉场镇如今终于呈现在通口河畔,成为这方青山绿水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确保受灾群众2008年安全过冬,到2009年1月,香泉乡需重建的农房850户,除因永通(永安-通口)公路修建和场镇迁建不能开工的,已有649户完成;需维修加固的937户已全部完成。
张华的妻子在淄博电视台工作。“刚来时,我们住板房过敏,当时很多人病倒了,不得已,我们找到含增镇的盘江宾馆,当时还有裂缝,我们找来专家鉴定后,接洽住进了这里,每人每天25元,有了良好的住宿工作条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华的妻子已经怀孕几个月,因为参加北川援建工作,不能回去照顾,对此张华有些内疚,但是他的妻子很理解。
“我已经跟妻子说好了,如果生儿子,就叫张北川,如果生女儿,就叫张香泉。”准爸爸张华一脸喜气地说。
28岁的香泉乡计生办干部罗春梅说,香泉乡有13个村,以前黄江村这里全是田地,现在却变成场镇了。“我们真的感激山东人,他们的确是在尽全力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