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信又可引申为单位量词。如“几封信、几封公函”等,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相
【说文解字】
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
【汉字趣谈】
“相”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木”,右边是一个眼睛的形状,表示用“目”来看树木。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同,只是笔画变粗了一些。古人为什么要用眼睛察看树木来表示“相”呢?原来,在远古时代,人们造房或生活要用到树木,所以木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会根据需要,亲自观察,选定木材,所以“相”的本义是审视、察看。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也就是见机而动的意思。
从“察看”这个本义引申出相面之义。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意思是:我仔细看您的容貌,顶多封个侯就是了。
由“相面”之义引申一步就成为名词“相貌”。如《荀子·非相》:“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意思是:人体的高低、胖瘦以及相貌的美丑,不能决定人的吉凶。
从本义看又能引申出双方的意思,也就是互相之义。如:“相助”、“相帮”、“相处”、“相识”、“相亲相爱”等。《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不死不相见。
“宰相”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士
【说文解字】
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汉字趣谈】
“士”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棵禾苗立于地上,金文的字形和甲骨文类似,下面的一横变粗了。“士”的本义众说纷纭。许慎认为“士”的本义为事。《说文》:“士,事也。”
“士”字即为插苗地中,而耕作插苗在古代是男子之事,“士”由此引申为男子的美称。如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士别三日”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另外,《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要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认为读书非常有益。”于是吕蒙便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了解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古代“士”又指贵族的最低一个等级,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士”还是古代四民之一,农、工、商以外学艺、习武的人都可称为“士”,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士”作动词用时通“仕”,指做官。如《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风俗通义·穷通》:“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卒
【说文解字】
卒,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汉字趣谈】
“卒”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件衣服,这衣服上又打了个×的符号,这打上“×”的衣服是奴隶穿的。“卒”的本义就是指古代奴隶穿的一种衣服,引申指奴隶。
“卒”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如《史记》:“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在古代,奴隶主经常驱使自己的奴隶去打仗,所以又引申为士兵的意思,如:“卒子”、“兵卒”、“小卒”、“身先士卒”、“无名小卒”、“一兵一卒”。《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意思是:共叔段修治城墙,聚集人马,修理铠甲和武器,准备步卒和战车,将要偷袭新郑。
“卒”的引申义是军队和居民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军队有的一百人为一卒,有的二百人为一卒,居民三百家为一卒。
“卒”字假借指“结束”“完毕”。如:“卒读”、“卒业”等。又假借指“死亡”。如:“暴卒”、“兵卒”、“生卒年月”等。
“卒”又被通假为“猝”,这时读“cù”,意思是突然、仓促。如《战国策·燕策三》:“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意思是:群臣惊呆了,突然出现了没有想到的情况,全都不知所措。又如“卒然”、“卒不及防”、“卒生变化”。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战
【说文解字】
战,斗也。从戈单声。
【汉字趣谈】
“战”是个会意字,由“戈”字和“兽”字组成。“戈”表示武器。“兽”,指野兽。“兽”和“戈”组合,由表示与野兽搏斗,再引申指与人搏斗,进而引申指“打仗”。“战”的本义就是打仗。《孙子兵法·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打仗都是十分残酷的,初入战场的人往往会被血肉横飞的场面吓得浑身发抖,“战”由此引申出颤抖的意思。扬雄《法言·吾子》中“见豺而战”,绝不是“见了豺狼就作战”的意思,而是“见了豺狼就浑身发抖”。再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股战而栗”,就是害怕得两腿发抖的意思。
“舌战群儒”的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役
【说文解字】
役,戍边也。从殳从彳。
【汉字趣谈】
“役”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其背后是一只手抓着一个物件正在敲打这个人,显然,这个人是被役使的。“役”的本义是服役、戍守边疆。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是说: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役”由服役之义又引申为役使、驱使。如柳宗元《封建论》:“亟役万人。”这里的“亟”,是指屡次;“役”是指役使。这句话意思是:屡次役使大批人。
由“戍守边疆”又能引申为“战役”、“战争”,如《左传·昭公五年》上说:“邲之役。”意思是:在邲那个地方的一次战役。
因为“役使”主要是指兵役和劳役,所以“役”字又可以引申为“劳役”。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民困于役。”意思是:百姓为劳役所困。
“役”又可以泛指一切事情。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武
【说文解字】
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汉字趣谈】
“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戈”,代表武器,下部是“止”,“止”就是脚,表示行动的意思。有“戈”有“止”,会意表示征伐动武。同时“止”又有了停顿、停止的意思。所以“止”和“戈”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用武力制止武力,这是最好的办法。
“武”的本义是指“军事行动”,与“文”相对,如《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偃”字为“停止”义,这是说停止武的,提倡文的。
行军打仗需要勇气和力量,所以“武”又可以引申为“勇猛”,如《诗经·郑风·羔裘》:“孔武有力。”“孔”为“很”义,这句话是说:很勇猛且有力气。
打仗就要搏斗,搏斗要有技巧,有技巧的搏击之术就是“武术”。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一词来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技术演变,也就是武术器械。
“武”字又可以当“脚步”讲,如屈原《离骚》:“继前王之踵武。”“踵”是脚后跟;“前王”指楚国过去强盛时期的君主。这句话的大意是:跟上前王的脚步。
从“脚步”又可以引申为长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如《国语·周语下》:“不过步武尺寸之间。”这是说距离很近的意思。
“武”还表示只凭主观判断,如:武断。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邦
【说文解字】
邦,国也。从邑,丰声。
【汉字趣谈】
“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下面是一块田,上面是一棵树,表示植树为界。界线以内即为“邦国”,可见“邦”就是“分封的诸侯国”的意思。到了金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左边是栽种的树苗,其右为“邑”,表示地方或区域,这同样是代表分封之地区。“邦”的本义是古代诸侯封国。《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这里的“王”是指管辖统治。这句话意思是:统治这个大国。
由诸侯封国引申泛指整个国家。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这个国家才能安定。又如说:“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这里的“礼仪之邦”,指的就是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邦”作为动词,指分封。如柳宗元《封建论》:“邦群后。”这里的“后”指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分封了许多诸侯。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败
【说文解字】
败,毁也。从攴、贝、败、贼皆从贝,会意。
【汉字趣谈】
“败”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左边是个贝壳的形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棍子的样子,会以棍敲击使贝毁坏之意。“败”的本义指毁坏。如:《韩非子·难一》:“法败则国乱。”意思是说:法要是被破坏了,那么国家就要大乱。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意思是:于是合纵解散,盟约毁坏,争着割地给秦国。”这是“败”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常用词语有败坏、败兴、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由毁坏之义引申为食物腐烂变味,因为腐烂的食物肯定是变坏了。《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意思是说:鱼肉腐烂了,就不去吃。仲长统《昌言·理乱》:“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意思是:纯净的好酒,若是变质败坏也是不能再喝的。如果把“败”用在一般物体上,则是衰落、破旧,因为不破旧就不会被毁坏。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意思是:在破墙草丛里,搬石头挖洞穴。”
《诗经》里有一首歌谣:“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败”在这里指砍掉。意思是:枝叶茂盛的甘棠树,不要砍它的枝叶,不要毁掉它,那是召伯休息过的地方。
毁坏了也就是失败了,又引申泛指失败。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意思是说:功业是难以成就而容易毁掉的,时机是难以得到而容易丧失的。《孙子兵法·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思是:所以善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又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又如“敌众败走”、“一败涂地”、“功败垂成”等。
在古书中经常见到“败北”一词,除了当战败讲,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也可以指在竞赛中失利,如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启》中“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其中的“败北而归”,也就是失利而归的意思。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词,叫“败笔”,指的是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因为用笔不当而出现的缺点毛病。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戍
【说文解字】
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汉字趣谈】
“戍”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左下部是个“人”,面部朝左而侧立。右上方是“戈”,像个长柄横刀的武器。这就是说,一名手持兵器的人在站岗放哨,守卫着大家的安全。“戍”的本义是保卫。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逋戍渔阳。”意思是:派闾左到渔阳守边。苏辙《民政策下》:“戍边之谋,始于秦汉。”这里的“戍边”就是保卫边疆的意思。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是说陆游老病在家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在想着要去为国家保卫边防。
“戍”又被用来泛指军队驻守,而不单单指驻守边疆。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意思是:三儿子在邺城驻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戍”字与“戌”字的区别:“戍”字读“shù”,而“戌”字是读“xū”,“戌”是地支的第十一位,也是十二时辰之一,“戌时”就是指晚上七点至九点这段时间。并且这两个字的写法也不一样,“戍”字的中间是一点,“戌”的中间则是一小横。
另外,“戍”还需要同“戊”、“戎”区别开来。“戊”,读“wù”,本义大斧,用作天干第五位。“戎”,读“róng”,本义是指武器,引申指军事、战争、敌人。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狱
【说文解字】
狱,确也。从口从言。二犬,所以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