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户来到现场,发现那个地方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不理想,不禁说道:“我原以为噪音有多大,我一直住在发动机不断轰鸣的地方,这点噪音对我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您把缺点讲清楚了,我反而更加放心。”结果,这笔交易很快便做成了。
人的心理感受就是这样微妙,想要的愈多,失望也最大。如果事先有最坏的打算,得到的意外惊喜度也就加倍高。如果你滔滔不绝地美化你的产品,当他知道产品没有他期待的那么好时,他必然会对你极度失望,而你在这个时候,也将失去一个回头客。相反你如果事先就告诉他产品的种种不足,当他知道看到的产品起乎他的想象时,必然会觉得相当物有所值,进而会放心地购买你的产品。
2.从技巧上来说,利用价格优势
当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后,产品的价格往往是客户最关注的问题。当客户因为你产品的缺点而拿不定主意时,你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与一些价格较高的同类产品相比较,要让客户明白产品的价格差异是你最大的优势。而要做好这一比较,就需要销售人员平时多注意收集同类产品的价格资料,以便进行对比,从而用事实说服客户。
一天,某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带领一位客户去参观房屋。销售员:“您看,这就是您相中的那套房。”客户:“嗯,挺漂亮的。”销售员:“在我给您介绍之前,我想先告诉您这套房子的一个缺点。”客户:“啊?什么缺点?”销售员:“我们这套房的附近有一个火车道,火车一天会经过三次,每次90秒,也就是差不多24小时中您有4分多钟会受到火车噪音的影响。”客户:“嗯,是不太好。”
销售员:“所以,我们公司也给这套房推出了一个很大的优惠,您看到那个42寸的液晶电视了吗?”客户:“嗯,看到了。”销售员:“那是免费送给您的。其实,现在生活中哪儿没有噪音呢?只是有的噪音我们听多了,习惯了而已。”客户;“是啊!”销售员:“您想想,您只要每天忍受4分钟的噪音,那台42寸的液晶电视就是您的了。这买卖看起来不错哦!”客户:“嗯,有道理,小伙子,你很会做生意嘛,我就买这套房了。”
销售人员将房屋缺点——每天4分钟的噪音——暴露给客户之后,又用“免费赠送42寸的液晶电视”来突出了优势。强化对比,强化利益,比直接表达有点效果更好。
另外,作为销售人员,你还应该知道,真诚相告确实可以让客户信任你的产品,但是你还要做到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客户负责。如何对售出的产品负责任呢?销售员可以追踪产品的使用过程,以防产品的不足之处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议,销售员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总之,请记住:遮掩产品的缺点并不是让客户购买产品的良策,甚至有时还会得不偿失。如实地介绍产品,适度地说一些小缺点,反而让客户心里踏实,能够放心购买。当然,这种方式也并不是对所有的客户都适用,它更适用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判断能力较强的客户;而对于那些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优柔寡断的客户,或许“王婆卖瓜”的效果恰恰更为显著。
退让:永远不要接受客户的第一次还价
几乎没有客户不与销售员讨价还价的,不过,与其说客户喜欢讨价还价,还不如说客户喜欢讨价还价的感觉。因为在很多时候,客户的讨价还价只是为了找寻一种心理的平衡,满足自己作为“上帝”的征服感:当人们都在议论销售人员精明时,他们战胜了销售人员,证明自己才是聪明人。
而要想满足客户的这一心理诉求,—条很重要又很单纯的原则就是:永远不要接受客户的第一次还价。不管客户开出的价格是否符合你的预期,都不要轻易接受。因为人心就是这样:东西获得太容易,就会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一方面,在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得到就必须有所付出,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太容易得到,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中了圈套,进而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另一方面,对方一看你答应得如此干脆,会认为你还有可以退让的空间,从而得寸进尺地向你逼近。因此,销售员在接受客户的价格时,一定要显得困难一些,这样客户才会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地掏钱购买你的商品。
当然,销售员在这个讨价还价、妥协让步的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用上级打掩护
不匆忙的接受第一次出价,最好的策略就是用上级领导做掩护,不管客户还价多少,你都可以告诉对方:“你们的报价已经不在我可以决定是否接受的范围了,我要回去请示一下经理。然后,我会再给你们答复的。”
一家杂志的广告部招商人员向一位客户推销他们杂志的广告版面。由于这位客户对他们杂志的理念很认同,所以很有意向买下广告版面为自己公司做宣传。这位客户一开始就给出了800元,虽然低但还算合理。客户给出的这个价格正是招商人员接受的底线,对此这位招商人员感到很吃惊,但他并没有因为害怕失去这个客户,就急于答应。相反,他考虑了一下对客户说:“这样吧,我回去跟经理商量一下,大家研究研究,看看您这个价格我们是否能够接受,您这样的价格实在太低了!不过,我会尽力帮您争取。”
在价格谈判中,对买主有心理预期,为自己设定谈判的接受底线,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这会导致你过于容易地接受客户的条件,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你心中最好总要这样想:“不管买家还价多少,我都不能接受,我得跟经理商量商量再决定。”
2.不做无理由让步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在销售谈判中也绝对没有无理由的让步。可以试想下,如果你的商品和服务没有任何问题,为何要做无条件的让步?是不是你心中有鬼,却不好公开?当你对客户做出单方面无条件的让步时,他们会这样去想,不信任感会加强。
一对喜爱收藏的夫妇正翻阅杂志时,看到广告中一个古董挂钟非常优美。太太说道:“这钟多美啊!若是挂在家里进门的走廊上或是大厅中,那就再好不过了。”先生回答:“是呀,收藏价值一定很高,只是不知道要多少钱。”研究之下,夫妇决定到古董店里去找,并决定用500美元的价钱购买。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在古董参展商品中找到了这座挂钟。太太兴奋地说:“就是它!就是这一个。”
他们走向展示摊位,太太低声道:“你瞧,那儿有标价,要750美元呢。”
“但是我们说好了,不超过500美元的哟!”先生答道。
太太说:“要不就先别买了。”
先生说道:“无论如何,试试看吧!”他随着拥挤的人群,靠近了售货员,鼓起勇气说:“看那钟的标价和标签上的斑点,大概与钟是同一时代的吧?”售货员还没回答,他急忙又说:“这个钟我准备出个价钱,不得要讨价还价,听着,500美元,卖不卖?”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售货员微笑着看着他说:“先生这么喜欢,这个价格可以成交。”
可是,这位先生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我真傻,没准出300美元就可以得到呢?”之后,他敏感的太太马上做出反应:“这钟是否有问题!”当那位先生提着钟走向停车场时,他自己也疑惑:“这钟怎么那么轻呢?里面的零件不会少吧。”
当钟终于挂在走廊,而且滴滴答答走得非常准确时,这对夫妻的心情却无论如何轻松不起来,总担心自己是不是被愚弄了。
例子中推销商的让步可以说是毫无道理的。这等于告诉对方原来的标价水分实在太大。客户也许会狠狠砍价,但更可能会掉头就走了。
从技巧上来说,你可以在让步时用上“如果”的条件限制,对方会感觉你的提议是童叟无欺、合情合理的。例如服装店员可以说:“如果你可以买两件,就按280元一件卖给你。”加上这个限制条件后,对方便相信你的提议不是单方面让步,你对你的产品或服务充满信心,它们值这个价钱,客户也会因此感觉这是合理的。
3.让步尽量微小
不仅要客户第一次开价或还价的时候不轻易接受,还要做到此后的每一次让步都应尽量微小。否则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几年前,凯文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任主管,这家公司很大,有28个办事处和540个非正式会员。
有一天,一家杂志的推销商向凯文卖他们杂志的版面。凯文对这家杂志很熟,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他想把自己的公司登在上面。
对方给了凯文一个合理的低价,仅需要2000美元。因为凯文喜欢谈判,于是他用了一些策略,把价格降到难以置信的800美元。就是这样,凯文还是不满意,他想:“天啊!如果几分钟就从200美元降到800美元,那么接着谈下去会降下多少呢?”所以他用了一个叫请示领导的中期策略。
第二天,凯文给推销商打电话说:“很不好意思,我还以为领导能同意800美元,但很难跟他们交涉,最近预算让他们大伤脑筋,他们又还了一个价,太低了,我都不好意思跟你说了。”
推销商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道:“他们同意出多少?”
“500美元。”
“好吧,我们接受。”推销商说。
可是,凯文还是觉得受骗了,他觉得还可以再把价格压得低些。
在销售谈判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让步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这种让步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因为你需要通过让步来传递某种信息:一次一点微小的退让,可以让客户认为你是一个变通、不死板的人,并且非常尊重他,每次退让都是在为客户做“巨大的牺牲”。
总之,不要对客户的讨价还价感到厌烦。要知道,只有经过询价砍价这个过程,客户对销售人员有了信任,对产品有了认可,并在产品价值与价格之间找到平衡后,他才会最终做出购买的决定。而且,在讨价还价中,你让客户产生征服的感觉,他们就会觉得没必要对一个销售人员下狠手,甚至会把你当成合作的伙伴,这样他才有可能成为你忠实的客户。
诱导:把“你要卖”变成“他要买”
在销售过程中,大多数销售员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他们只是沉浸于自己的滔滔不绝,致力于快速表达完自己的思想;他们只想着自己快速推销产品,却没有认真地了解客户的真实心理与想法,单纯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到客户身上。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很难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