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15495100000022

第22章 装卸搬运装备及管理(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熟悉装卸搬运设备,掌握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及装卸搬运合理化措施。

【关键术语】

装卸、搬运、输送、提升、堆垛。

【引导案例】

随着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实施的“十五”技术改造计划,上海卷烟厂对部分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生产能力、生产量都有所提高。到“十五”计划末,仅主厂房的日生产能力(考虑设备有效作业率)将达到29300件,成品仓库的存放量(28200件)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再加上由于班次和运输的问题,有时可能还会出现超出一天存量的问题,使成品堆放场地产生较大的缺口。另外成品仓库现在都是人工作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相当低,已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卷烟厂针对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在其成品仓库的改造中,结合烟厂成品仓库的实际,引入了AGV系统,实现了高密度储存成品的目标。

第一节装卸搬运作业概述

虽然装卸、搬运是随着运输和仓储保管而产生的作业,但却是衔接供应链各环节其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流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重点之一。仓储机械化系统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通过货物的装卸搬运,实现货物的分类与合并,完成货物的上、下货架的存取工作。通用的仓储机械可概括为四大类:即搬运车辆、输送机械、起重机械和垂直提升机械。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其结果是物品的垂直位移。搬运则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的物流作业,其结果是物品的水平位移。在物流实践中,装卸和搬运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通常合称“装卸搬运”,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作业活动。在强调物品存放状态的改变时,常用“装卸”一词;在强调物品空间位置的改变时,常使用“搬运”一词。

在理解装卸搬运的概念时需要注意的是,搬运的“运”和运输的“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在同一地域小范围内发生的,而后者则往往在不同地域较大范围内发生。

二、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物流每一项活动开始及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因而时常不被人重视。有时也被当作其他操作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忽视了它的存在。例如,一般而言的“汽车运输”,实际就包含了相随的装卸搬运;仓库中泛指的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的活动

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不能理解成被动的,实际上,装卸搬运对其他物流活动有一定决定性。装卸搬运会影响其他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卸放不当,会影响货物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高水平的物流活动只有在有效的装卸搬运支持下才能实现。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任何其他物流活动互相过渡时都是以装卸搬运来衔接的,因而,装卸搬运往往成为整个物流活动的“瓶颈”,是物流各功能之间能否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而这又是一个系统的关键。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关键看这一衔接是否有效。比较先进的系统物流方式——多式联运就是为解决这种衔接问题而产生的。

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

三、装卸搬运的作用

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装卸搬运通常被称为“物料搬运”),装卸搬运都是影响物流速度和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如下作用:

1.衔接生产各阶段和流通各环节的转换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从一个环节转换到另一个环节,几乎都伴随着装卸搬运活动,运输、储存、包装等环节一般都以装卸搬运为起点和终点。例如,货物需要从仓库搬运至运输工具处并装到运输工具上才能进行运输,运至储存地之后又要从运输工具卸下并搬运至仓库或货场才能进行储存。

2.保障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作业的顺利进行

虽然装卸搬运活动本身不产生有形产品,但其工作质量却对生产和流通的其他环节有着很大影响。如果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不能适应生产要求,就可能导致停工;如果流通过程中的装卸搬运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货物滞留于某一环节,从而中断流通过程。

3.影响物流活动的效率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是不断出现、反复进行的,并且每一次装卸搬运活动都要耗费时间,而这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因此,装卸搬运的效率直接影响着物流活动的效率。

四、装卸搬运的分类

1.按装卸搬运作业的场所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场所的不同,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基本可分为车船装卸搬运、港站装卸搬运、库场装卸搬运三大类。

(1)车船装卸搬运。车船装卸搬运是指在载运工具之间进行的装卸、换装和搬运作业,主要包括汽车在铁路货场和站台旁的装卸搬运、铁路车辆在货场及站台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时进行的加固作业,以及清扫车辆、揭盖篷布、移动车辆、检测计量等辅助作业。

(2)港站装卸搬运。港站装卸搬运是指在港口码头、车站、机场进行的各种装卸搬运作业,主要包括码头前沿与后方之间的搬运、港站堆场的堆码、拆垛、分拣、理货、配货、中转作业等。

(3)库场装卸搬运。库场装卸搬运通常是指在货主的仓库或储运公司的仓库、堆场、物品集散点、物流中心等处进行的装卸搬运作业。库场装卸搬运经常伴随物品的出库、入库和维护保养活动,其操作内容多以堆垛、上架、取货为主。

在实际运作中,这三类作业往往是相互衔接、难以割裂的。例如码头前沿的船舶装卸作业与港口和船舶都有联系,而这两者分别对应着港站装卸搬运和车船装卸搬运,所以作业的内容和方式十分复杂,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

2.按装卸搬运作业的内容分类

根据装卸搬运作业内容的不同,装卸搬运可分为:堆垛拆垛作业、分拣配货作业和挪动移位作业等形式。

(1)堆垛拆垛作业。堆垛(或装上、装入)作业是指把物品移动或举升到装运设备或固定设备的指定位置,再按所要求的状态放置的作业;而拆垛(卸下、卸出)作业则是其逆向作业。如用叉车进行叉上叉下作业,将物品托起并放置到指定位置场所,如卡车车厢、集装箱内、货架或地面上等;又如利用各种形式吊车进行吊上吊下作业,将物品从轮船货仓、火车车厢、卡车车厢吊出或吊进。

(2)分拣配货作业。分拣是在堆垛作业前后或配送作业之前把物品按品种、出入先后、货流进行分类,再放到指定地点的作业。而配货则是把物品从所定的位置按品种、下一步作业种类、发货对象进行分类的作业。一般情况下,配货作业多以人工进行,但是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形态日益发展,对配货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以高速分拣机为代表的机械化作业应用逐渐增多。

(3)挪动移位作业。挪动移位作业包括水平、垂直、斜行搬运,以及几种组合的搬运。在水平搬运方式中,广泛应用辊道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悬挂式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以及手推车、无人搬运车等设备。从方式来分,有连续式和间歇式;对于粉体和液体物质,也可以用管道进行输送。

3.按装卸搬运机械的作业方式分类

以此可分成使用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装散卸”方式等。

(1)“吊上吊下”方式。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这种装卸方式属垂直装卸。

(2)“叉上叉下”方式。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搬运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处。这种方式垂直运动不大而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

(3)“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利用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在船上卸货后,叉车必须离船;利用半挂车、平车或汽车,则拖车将半挂车、平车拖拉至船上后,拖车开下离船而载货车辆连同货物一起运到目的地,再原车开下或拖车上船拖拉半挂车、平车开下。

滚上滚下方式需要有专门的船舶,对码头也有不同要求,这种专门的船舶称“滚装船”。

(4)“移上移下”方式。是在两车之间(如火车及汽车)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不使货物垂直运动,而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需要两种车辆水平靠接,因此,对站台或车辆货台需进行改造,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这种装卸。

(5)“散装散卸”方式。对散装物的装卸,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这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

4.按被装卸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可分为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

(1)垂直装卸即采取提升和降落的方式进行装卸,这种装卸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垂直装卸是采用比较多的一种装卸形式,所用的机具通用性较强,应用领域较广,如吊车、叉车等。

(2)水平装卸即对装卸物采取平移的方式实现装卸的目的。这种装卸方式不改变被装物的势能,因此比较节能,但是需要有专门的设施,例如和汽车水平接靠的高站台、汽车与火车车皮之间的平移工具等。

5.按装卸搬运的对象分类

可分为单件作业、集装作业、散装作业。

(1)单件作业。单件作业是指对非集装的、按件计的物品逐个进行装卸搬运操作。单件作业对机械、装备、装卸条件要求不高,因而机动性较强,可在很广泛的地域内进行而不受固定设施、设备的地域局限。

单件作业可采取人力装卸搬运、半机械化装卸及机械化装卸搬运。由于逐件处理,装卸搬运速度慢,且装卸搬运要逐件接触货物,因而容易出现货损,反复作业次数较多,也容易出现货差。

单件作业的装卸搬运对象主要是包装杂货,多种类、少批量物品及单件大型、笨重物品。

(2)集装作业。集装作业是对集装货物进行装卸搬运的作业。作业的对象是一个经组合之后的集装货载,和单件装卸搬运相比,虽然都是按件处理,但集装作业“件”的尺寸大大高于单件作业“件”的尺寸。

集装作业每次作业量大、速度快,且在装卸搬运时并不逐个接触货物,仅对集装体进行作业,因而货损、货差较小。

(3)散装作业。散装作业指对大批量粉状、粒状物品进行无包装的散装、散卸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可连续进行,也可采取间断的作业方式。但是,都需采用机械化设施、设备。在特定情况下,且批量不大时,也可采用人力装卸搬运,但是会有很大的劳动强度。

6.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可分为连续作业与间歇作业两类。

(1)连续作业。连续作业主要是指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货物量较大、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合采取这一方式。

(2)间歇作业。间歇装卸搬运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搬运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此种方式。

第二节装卸搬运设备

一、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

装卸搬运所处理的货物来源广、种类繁多、外形和特点各不相同,如箱装货物、袋装货物、桶装货物、散货、易燃易爆及剧毒品等。为了适应各类货物的装卸搬运和满足装卸搬运过程中各个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各种装卸搬运设备应运而生。装卸搬运设备的机型和种类已达数千种,而且各国仍在不断研制新机种、新机型。装卸搬运设备常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1)按主要用途或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装卸搬运设备可分为: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

(2)按作业方向分类,装卸搬运设备可分为:水平方向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如链式输送机;垂直方向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如堆垛机;混合方向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如龙门式起重机。

(3)按动力类型分类,装卸搬运设备可分为:电动式装卸搬运设备和内燃动力式装卸搬运设备。

(4)按传动类型分类,装卸搬运设备可分为:电传动装卸搬运设备、机械传动装卸搬运设备和液压传动装卸搬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