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15495100000021

第21章 仓储设施与库存管理技术(6)

例3-4:甲仓库B种商品年需要量为5000千克,一次订购成本为100元,B商品的单位价格为25元,年单位商品的保管费率为单价的20%,每天进货量h为100千克,每天耗用量m为20千克,要求计算在商品分批连续进货条件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每年的库存总成本、每年订货的次数和订货间隔周期。

解:

经济订货批量为:

Q*=2CD1-mhH=2×100×50001-20100×0.2×25=500(千克)

每年的库存总成本为:

TC*=DP+CD/Q*+(1-m/h)Q*H/2

=5000×25+100×5000/500+(1-20/100)×500×0.2×25/2

=127000(元)

每年订货次数为:

N*=DQ*=5000500=10(次)

订货间隔周期为:

T=365/N=365/10=36.5(天)

(三)不确定性库存管理方法

对企业来说,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库存管理更为重要。由于需求的变化以及不确定的物流运输环境造成提前期的变化,如何保持适量的库存产品以预防缺货的产生,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不确定条件下库存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最优订货量的获得十分复杂,它是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的总期望值最小时的订货批量。

在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再订货点公式需要调整,除了期望的库存需求量外,还应加上安全库存量。公式:

ROP=×LT+SS(3-7)

其中,为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率,LT为平均提前期水平,SS为安全库存量。

需求在多数情况下服从正态分布,确定安全库存的前提是需求变化的标准差已知,不妨设为σd,为使订货点满足安全库存的需求,需事先设定一个服务水平,然后根据服务水平确定标准差的分位数z。

标准差的分位数与标准差的乘积即为安全库存水平,于是:

SS=z×σd(3-8)

加上提前期内的需求,即得订货点:

ROP=×LT+z×σd(3-9)

如果提前期内的需求数据不完备,式(3-8)就不再适用,就需要从每天的需求数据中进行统计推断,此时,安全库存为:

SS=zLTσd(3-10)

订货点为:

ROP=×LT+zLTσd(3-11)

例3-5:一家城建公司近期抽取了有关砂土需求的样本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提前期内对砂土的需求服从日平均值为15吨、标准差为5吨的正态分布,订货提前期为4天。如果管理者愿意承担的缺货风险不超过3%,试计算这家公司对砂土应设置的安全库存和订货点。

解:

缺货风险不超过3%意味着服务水平为97%

可得,z=1.88。

根据式(3-10),安全库存为:

SS=zLTσd=1.88×4×5=18.8(吨)

根据式(3-11),订货点为:

ROP=×LT+zLTσd=15×4+18.8=78.8(吨)

【案例介绍】

安科公司库存管理ABC分类法的应用

一、公司概况

安科公司是一家专门经营进口医疗用品的公司,2001年该公司经营的产品有26个品种,共有69个客户购买其产品,年营业额为5800万元人民币。对于安科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而言,因其进口产品交货期较长、库存占用资金大,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ABC分类法在安科公司的应用

安科公司按销售额的大小,将其经营的26种产品排序,进行ABC分类。排序在前3位的产品占到总销售额的97%,因此,把它们归为A类产品;第4、5、6、7类产品中的每类产品的销售额在0.1%~0.5%之间,把它们归为B类;其余19种产品(共占销售额的1%)归为C类。其库存物品统计如下表所示。

安科公司医疗用品库存物品的ABC分类

在此基础上,安科公司对A类的3种产品实行连续性检查策略,即每天检查其库存情况。但由于该公司每月的销售量不稳定,所以每次订货的数量不相同,另外,为了防止预测的不准确及工厂交货的不准确,该公司还设定了一个安全库存量,根据案例资料显示,该类产品的订货提前期为2个月,即如果预测在6月份销售的产品,应该在4月1日下订单给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在6月1日出库。该公司对A类产品的库存管理方案如下:

安全库存=下一个月预测销量的1/3

订货时间为:当实际的存货数量+在途产品数量=下两个月的销售预测数量+安全库存时,就下订单。

订货数量=第三个月的预测数量

安科公司对B类产品的库存管理,采用周期性检查策略。每个月检查库存并订货一次,目标是每月检查时应有以后两个月的销售数量在库里(其中一个月的用量视为安全库存),另外在途还有一个月的预测量。每月订货时,再根据当时剩余的实际库存数量,决定需订货的数量,这样就会使B类产品的库存周转率低于A类。

对于C类产品,该公司则采用了定量订货的方法。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得到产品的半年销售量,为该种产品的最高库存量,并将其两个月的销售量作为最低库存。一旦库存达到最低库存时,就订货,将其补充到最高库存量。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更省时间,但是库存周转率更低。

安科公司在对产品进行ABC分类以后,又对其客户按照购买量进行了分类。发现在69个客户中,前5位的客户购买量占全部购买量的75%,将这5个客户定为A类客户;到第25位客户时,其购买量已达到95%。因此,把第6到第25的客户归为B类,其他的第26~69位客户归为C类。对于A类客户,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库存状况;对于B类客户,以需求预测作为订货的依据;而对于C类客户,有的是新客户,有的一年也只购买一次,因此,只在每次订货数量上多加一些,或者用安全库存进行调节。

三、ABC分类库存管理的效果

对于安科公司这种经营进口产品且产品种类繁多、各产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较大的企业来说,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库存实施控制与管理。安科公司实施ABC分类库存管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减少了库存占用资金,提高了主要产品的库存周转率。

(2)避免了缺货损失、过度超储等情况。

(3)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的满意程度。

(4)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当今的企业环境,零库存是一种理想状态,对于大量、大批生产型或流通型企业来说,难以做到。所以,必须对库存实施控制与管理,应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采用适当的库存管理方法,使库存管理成本降至最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案例思考题

1.ABC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安科公司是如何实施ABC分类库存管理的?

复习思考题

1.仓库的功能是什么?

2.仓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货架的主要类型。

5.库存的概念是什么?

6.库存成本由哪几部分构成?

7.库存管理策略是什么?

8.说明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