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15495100000013

第13章 物流运输技术(5)

(3)预制骨架式集装箱和薄壳式集装箱。预制骨架式集装箱的骨架由许多预制件组合起来,并由它承受主要载荷,外板和骨架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连为一体,称为预制骨架式集装箱。通常是铝质和钢质的预制骨架式集装箱,外板采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与骨架连接在一起,而玻璃钢的预制骨架式集装箱,其外板用螺栓与骨架连接。薄壳式集装箱则把所有构件结合成一个刚体,优点是重量轻,受扭力作用时不会引起永久变形,所以集装箱的结构一般或多或少都采用薄壳理论进行设计。

4.按外部尺寸分类

目前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宽度均为8英尺,高度有8英尺、8英尺6英寸和小于8英尺三种;长度有40英尺、30英尺、20英尺和10英尺四种。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颁布的各自标准下所使用的集装箱,以及一些集装箱运输的先驱者,主要是美国的海陆公司和麦逊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条件,制订的本公司使用的集装箱标准。

(三)集装箱运输及其特点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甚至无须包装,实现件杂货无包装运输,可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箱内货物也不易损坏。集装箱运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船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3)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2.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1)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吨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吨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数的情况,可完成更多的运量,增加船公司收入,这样高效率导致高效益。

3.高投资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虽然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但是它同时又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

(1)船公司必须对船舶和集装箱进行巨额投资。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集装箱船每立方英尺的造价约为普通货船的3.7~4倍。集装箱的投资相当大,开展集装箱运输所需的高额投资,使得船公司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以上。

(2)集装箱运输中的港口的投资也相当大。专用集装箱泊位的码头设施包括码头岸线和前沿、货场、货运站、维修车间、控制塔、门房,以及集装箱装卸机械等,耗资巨大。

(3)为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还需有相应的国际设施及内陆货运站等,为了配套建设,这就需要兴建、扩建、改造、更新现有的公路、铁路、桥梁、涵洞等,这方面的投资更是惊人。

4.高协作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影响大,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如果互相配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个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若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因此,要求搞好整个运输系统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

5.适于组织多式联运

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无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在换装转运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二、国际多式联运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的全球化,托运人对运输服务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方便、快速、经济以及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代表了运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国际多式联运以其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的特殊优势,在当今运输业的发展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国际多式联运又称国际复合运输或国际综合一贯制运输,是联合国际间多种运输形式的运输,是一种在集装箱运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这种运输方式采用一张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由一个总承运人负责全程的承运并直接对货主负责,组织两种以上的不同运输方式,跨国界进行联合运输。

多式联运是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货物的运输”。

多式联运具有3个特点:①具有组织运输的全程性;②运输凭证的通用性;③托运手续的简易性。

(二)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

国际多式联运是今后国际运输发展的方向。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具有许多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对于单一运输方式而言,由于经营人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因而其经营业务范围受到限制,货运量相应也有限。而一旦由不同的运输经营人共同参与多式联运,经营的范围可大大扩展,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有设备的作用,选择最佳运输线路,组织合理化运输。

2.方便货主

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无论货物运输距离有多远,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运输途中货物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而托运人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一次支付费用,一次保险,从而省去托运人办理托运手续的诸多不便。同时,由于多式联运采用一份单证,统一计费,因而也可简化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省人力和物力。

3.提高货物运输质量

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大大减少了货物的在途停留时间,因此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达目的地。同时,多式联运是通过集装箱进行直达运输,尽管货运途中需经多次转换,但由于使用专业机械装卸,且不涉及箱内货物,因而货损货差事故大为减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货物的运输质量。

4.降低运输成本

由于多式联运可实行门到门运输,因此,对货主来说,在货物交由第一承运人以后可以取得货运单证,并据以结汇,从而提前了结汇时间。这不仅有利于加速货物占用资金的周转,而且可以减少利息的支出。此外,由于货物是在集装箱内进行运输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相应地节省货物的包装、理货和保险等费用的支出。

(三)多式联运的形式

国际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联运、海空联运、海陆空联运等。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他运输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国台湾长荣航运公司和德国那亚航运公司等。这种组织形式以航运公司为主体,签发联运提单,与航线两端的内陆运输部门开展联运业务,与陆桥运输展开竞争。

2.海空联运

与传统的海运相比,航空货运是新兴的货物运输方式,它具有快速方便等十分明显的优势,并已经成为运输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航空货运每千克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运价并非是每位货主都愿意承担的。目前作为多式联运形式之一的海空联运,结合了海运和空运的优点,充分利用了海运的经济性与空运的快捷性,正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的多式联运形式。

海空货物联运是加拿大航空公司20世纪60年代初开创的,当时为了将价值昂贵的日本消费品运往美国东海岸、欧洲和中东,他们先将货物集装箱用船运往温哥华,再经陆路运到温哥华机场,在机场开箱把货物分类分装成航空货物交机场续运。这项业务的成功促进了海空联运模式的发展,之后不久这条路线沿北美太平洋向南发展到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

20世纪70年代,波音747飞机问世后,海空货物联运业务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是在美国,继而扩展到其他地区,特别是海湾地区。因为该地区飞往欧洲的飞机货舱往往空载,于是航空公司开始向发货人提供极低的回程费率,许多代理人注意到了海空联运的大好机会。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出口货物快速增长,促进了该地区的海空联运业务,新加坡已经作为世界级海空货物联运枢纽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东南亚和远东大多数国家出口的纺织品,通过海空联运运到欧洲。日本、韩国还越来越多地用海空联运将高技术产品,如电子设备运往欧洲。

海空联运在运输方式上,与陆地运输有所不同,陆地运输在整个货运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个集装箱,不用换装,而海空联运的货物通常要在航空港换入航空集装箱。不过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低费率提供快捷、可靠的运输服务。

目前,国际海空联运线路主要有:

(1)远东-欧洲:远东与欧洲间的航线有以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矶为中转地,也有以香港、曼谷、海参崴为中转地;此外,还有以旧金山、新加坡为中转地。

(2)远东-中南美:近年来,远东至中南美的海空联运发展较快,因为此处港口和内陆运输不稳定,所以对海空运输的需求很大。该联运线以迈阿密、洛杉矶、温哥华为中转地。

(3)远东-中近东、非洲、澳洲:这是以香港、曼谷为中转地至中近东、非洲的运输服务;在特殊情况下,还有经马赛至非洲,经曼谷至印度、经香港至澳洲等联运线,但这些线路货运量较小。

3.陆桥运输

陆桥运输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运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跨越大陆、联结海洋的运输组织形式。在国际多式联运中,陆桥运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远东-欧洲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

严格地讲,陆桥运输也是一种海陆联运形式,只是因为它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独特地位,故将其单独作为一种运输组织形式。

目前国际上陆桥运输的组织形式包括:

(1)大陆桥运输。它是指以横贯大陆上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隔断的海洋连接起来形成的海陆联运的连贯运输。大陆桥运输主要是指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它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陆桥运输采用海陆联运方式,全程由海运段和陆运段组成。这种方式比采用海运缩短路程,但增加了装卸次数。所以某地域大陆桥运输能否发展、主要取决于它与全程海运相比在运输费用、运输时间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度。广义的大陆桥运输还包括小路桥运输和微型路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