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15426500000011

第11章 守护日子,守护自己

证严法师说:“难得人身,能够身体健康,再听闻真理,就有机会了解生命的奥秘,以及宇宙的真谛,更可以发心、立愿,为人群付出,所以健康非常重要。”

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健康的身体之上。我们能不守护自己吗?

守护自己的元神,呵护自己的身体,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事情。

元神即心,身体即形。身心都要健康!

要做到身心健康,就要守护好自己。

如何守护好自己?要讲道,讲医,讲适,讲仁。按照健康专家洪昭光先生的话说:“大道至简,大医至爱,适者有寿,仁者无敌。”

生活要过得简单,身体才会好。简要,是生活之道。

医身的同时,要医心。心的激情与爱,能战胜药物不能战胜的疾病。证严法师说,佛陀是治疗人心的,世间的大药王是治疗人的病的。佛陀开启众生的慧命,医师守护众生的生命。

如果能够给予病人爱心,解除病人的心结烦恼,这就是用医的同时先用爱。既守护生命又成长慧命。

适者有寿,也就是说要适时、适应,要与环境融为一体,天人合我。

维多利亚宣言的四大基石是以“适度”为本。合理膳食即平衡适度的膳食,加上适度的运动量和戒烟限酒,人便可颐养天年。

仁者无敌,就是万事放得下,宅心仁厚。

证严法师在谈到“心地”时作了一个精辟的比喻。说有些人因为经济不景气失业了,种种埋怨由心而生,动辄想不开,就像温室里的兰花,忽然间空调失控,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很容易就枯萎了。

证严法师还说到一位太太,自己的企业经营得不顺利,资产与钱财不断缩水。正在这个时候,朋友邀她合伙投资,她欣然接受,开了支票,心想:东方不亮西方亮,堤内损失堤外补。谁知这位朋友把她的支票拿去地下钱庄抵押借钱了,本利都还不起,人家便到她的工厂外边抗议了。

诸事不顺,她也气不过,甚至想自杀。好在遇到了慈济志工的帮助,并且接受了医院的心理治疗。

后来,这位太太的心情平复了,她愿意卖掉自己的工厂来抵偿朋友给她造成的债务。工厂虽然没有了,但住日的轻松、家庭的和乐又找回来了。

古时候,有“气死程咬金”的故事。有些事情,我们不退一步去想,钻进了牛角尖,想出来就难了。

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适者生存”。

要做到有寿,那就要宽厚地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睡一觉,太阳又从东边出来了。

证严法师告诉我们:“要放下得失心,转个心念,‘心宽,天地就宽’,凡事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观念若转变,思路就会开阔,处处就都能遇到贵人。”

至于如何守护好自己的日子,这可是人人关注的问题。

要守护好属于自己的日子,守本分、克己与随缘,可能是你最好的警察。

如果能守本分、克己和随缘,你安稳的日子、舒心的日子,就不会被盗走或流失。

如果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本分与不能克己,那么灾难就会等着他。

证严法师给我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西藏王特别喜欢吃鱼。有一年干旱,溪水断流,哪里能找到鱼呢?藏王就叫人贴出告示:凡愿意为本王送鱼者,不论要求什么,一律赏赐。有一位在外地谋生的藏民知道了,回来时特地买了几条好鱼,准备敬献给藏王。当他来到王宫大门口时,却被卫兵拦住了。卫兵想吓唬送鱼人,让他把鱼留下,这样自己送去就能得到大王的赏赐了。这主意对他不错,但送鱼人死活不肯,说自己这么辛苦地从外地把鱼带回来了,怎么能让你送上去?这没有道理呀!卫兵说:“这样吧,我同意你把鱼送进去,但大王赏赐的东西我们一人一半,如何?”送鱼人想了想,认为也只好这样了,先把鱼送上去再说吧。于是,送鱼人就答应了卫兵的条件。送鱼人高兴地把鱼送给了大王。大王也很高兴,问他:“你想要什么赏赐?本王说话是算数的呀!”

送鱼人说:“我想让大王赏赐我一千大板。”大王以为自己听错了,连续问了几次。送鱼人最后向大王说出了原委:无论大王赏赐什么,他都要与卫兵一人一半。大王明白了。于是,送鱼人的五百大板是轻轻地打,做做样子的;而卫兵的五百大板,大王这样说道:“商人已经领赏了,剩下的那一半就是你的了,来人!给我重重地打!”

这个故事说明,贪心导致了挨打,不过是皮肉之苦。《易经》里还有一个故事,当事人因为有非分之想,最终丢了性命。

周朝的时候,等级制度十分严格。多大的官乘坐多少马拉的车,有明确的规定。比方说,你的官阶只能乘坐两马的马车,你就不能乘坐四马的马车。有一个小官,他原来是坐两马的马车的,但他为了显摆,借了比他官大的朋友的一辆四马的马车。谁知走到半路被一伙贼人抢劫了,人也被杀了。这伙贼人专抢乘坐四马马车的官,因为官大财多啊!

《易经》说,享受不该享受的福,就是祸。

随缘,是包容、宽容和合群。

证严法师说,包容首先要善解。因为有些人做事说话有一些陋习,往往是说者无心。假如我们听者有意,就会自招烦恼。所以,对人对事首先要有一份善解,这样,天大的误会也能一笑了之。古时候的人,尚可以“一笑泯恩仇”,我们今人对那些口无遮拦说错了一两句话,做事毛手毛脚做错了一两件事的人,不可以原谅吗?

证严法师说:“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也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就必然轻松自在。”

怎么守护自己的日子?那就要包容和宽容日子中的瑕疵和伤害。

有了包容与宽容,就很容易合群,生活就会快乐与顺畅。

包容与宽容,不仅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包容与宽容自己和自己的失败。而后者往往被人忽视。志工笔记《在人间洒爱》里就说到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因为自己没有达到理想的业绩,加上经济不景气,又被单位辞退了,于是起了轻生的念头,从楼上跳下来,结果被人救到慈济医院医治。她自己长相甜美,父母又把她视若掌上明珠,时时疼爱着她,但她都不想活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经不起失败,没有那种包容与宽容自己不足的胸怀。

后来,经过慈济志工刘倩如师姐和宝彩师姑的帮助,她的心扉慢慢地打开了。先是听志工师姐、师姑讲在外国留学的经历和见闻;之后慢慢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一起交流,最后就成了朋友。

刘倩如师姐和宝彩师姑都是青年人,在外国留过学,可谓见多识广。但她们有慈善之心,她们包容和宽容了这位因想不开而跳楼的同龄人。她们与她交谈,与她交心,帮助她把缠住自己的心结解开了,身体也迅速康复起来。

过年时,当这位女青年看到大爱电视台采访志工刘倩如师姐的画面时,兴奋地打来电话,话音里一扫过去的沉闷与忧郁。她还写了一封信给宝彩师姑,说她现在除了每天做康复,还参加了台南的岁末祝福活动。

一句话,她已经合群了,融人了社会,而且心情开朗。

在生活中,我们都是鱼。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不可能没有水。水就是大众,就是芸芸众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