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15416300000018

第18章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千百年来,它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针灸专著是魏晋时期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为《针灸甲乙经》。这部书的作者是皇甫谧,他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皇甫谧生于公元215年,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幼时十分贪玩,到了20岁仍不喜欢读书,甚至有人认为他天生痴傻,叔母为此十分担心。一天,他摘回了许多野生瓜果给叔母吃,叔母对他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没有半点本事,就算是用上好的酒肉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今年你已经20岁了,不读书,不上进,我心里就得不到安慰。我只希望你有上好的才学,可你总是不能明白长辈的心意。提高修养,学习知识对你自己是有益的事,难道还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皇甫谧听了这番话,心中十分不安,顿悟自己原来已经虚度了20年的光阴,实在羞愧难当,便立志努力学习,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皇甫谧虽然家境贫寒,但即使是在家中种地时,他也不忘背着书,抽空阅读。自此之后,他对百家之说尽数阅览,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等书,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中的《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其生活的曹魏时期,上下三千年,是一部博古通今的鸿篇巨著。

皇甫谧40岁时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但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抱病期间,他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感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于是他通过自身的体会,摸清了人身的脉络与穴位。在《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基础上,吸收了《难经》等著作的内容和秦汉以后针灸的成就,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写了《针灸甲乙经》。全书共12卷,128篇。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外,该书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还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针灸甲乙经》从内容来看,包括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在诊断方面,皇甫谧主张要察脉观色,询问病史,然后对症用针。在治疗方面,他认为针刺时,医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治疗,不容许有半点马虎,要“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在人体方面,他认为人体有12条经络,而这12条经络又各有通路,不是孤立的有机体,彼此是循环往复的。

《针灸甲乙经》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而写出来的,但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此书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701年,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用《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直到目前,在国际医学交流上《针灸甲乙经》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际针灸经络穴位委员会还把它作为确定穴位必读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