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15416300000011

第11章 身高的奥秘

身高作为人体美的一个方面,与体型肥瘦一样,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的身高呢?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大量的科学试验,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化学家李科豪《关于人体成长的分子研究》一文中指出,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在于脑垂体生长素分泌的多少。1975年,美国人类骨骼研究学会《十年骨骼跟踪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脑垂体位于脑的底部,大小像豌豆,重量仅0.5克,但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刺激人体细胞的分裂。当它作用于骨组织时,可以刺激骨骺生长板中软骨细胞的生长,形成骺关节面骨长度的增长。研究发现,人体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的时候分泌最旺盛,是白天的十几倍,所以青少年缺乏睡眠会阻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的生长。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有的到了成年后身高仅70厘米,这叫侏儒症;而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过分生长,到了成年后,有的身高可达2.6米以上,这叫巨人症;如果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由于长骨的骨骺已经愈合,身高不能再增长,而使短骨过分生长,形成手大、指粗、鼻高、下颌突出等现象,叫做肢端肥大症。

相对来说,男人的平均身高总是比女人高。这是为什么呢?国外医学家专门抽样挑选了一些正常发育、具有典型身材的男女进行了重点测量,发现同龄男女上肢的长短相差不那么显著,而下肢长短的差异却非常明显。因而科学家们指出,下肢骨骼的发育是男女身高差异的重要因素所在。有人为此进一步研究了男女性成熟前后骨胳发育的特征,终于揭示了男人比女人高的奥秘:男女自出生至青春期之前,骨骼的发育呈波浪式的增长,每年增高3~7厘米不等,身高没有多大的差别。到了青春期时,女孩骨胳发育很快,到了初中阶段,少女身高则可超出男孩,待长到18岁左右,发育阶段趋于“尾声”,下肢骨骼不再增长了,身高也随之“稳定”起来。男孩的青春期开始较晚,结束也相对较迟。况且,青春期结束之后,下肢骨骼仍会继续长下去,一般要延续到23岁时才会逐渐终止。由此看来,由于男子青春期的持续时间超出女子约为5年左右,所以说在总体上一般的男人普遍高于女人。

人的身高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早上高晚上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体就像一架机器,而骨头就是这架机器的支架。机器的支架是用钢铁铸成的,可人的支架却是骨头。人的骨头一节节地连着,支撑着,又能随意转动。因此,在节与节之间,就有一种软东西把两节骨头连起来,称为“软骨”。我们睡觉时是平躺着的,这时骨头之间不是层层相压,关节间就松弛了。于是骨骼间的软骨层就会吸收较多的体液,就会变厚。虽然一层软骨变厚得不多,但是从足关节到颈关节,有很多地方变厚,加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这样,当你刚起床时一量身高,保证就“长”高了不少。而白天我们要学习、走路,不是坐着就是站着,骨骼之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互相挤压,又会把软骨层的体液挤压出去,这样经过一天的时间,身高就会变矮。如果这一天是走远路,或者是干重活、抬重物,那么到晚上时,你的身高就会更矮,有时竟会相差4~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