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办事中的语言技巧
求人办事,你的语言技巧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能言善辞,会使你顺利地达到目的。
求人办事,使用语言交际,既要看对方的性格,又要注意时机和场合。对性格外向,擅长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交谈,他也会畅所欲言;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人,就应当换一个环境,放到室外僻静的地方才比较合适。
求人时交谈,不能一味谈自己的事,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后,最好先诚心诚意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善于求人的人,很注意礼貌用语,不用一些不合时宜的词语。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即使你事后想弥补,那也来不及了。所以,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说不中听的话。求人时就要使对方产生好感,所以,你必须言语和善。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更要深思慎言,不说让人生厌和惹人不快的话,那样是会事与愿违的。
②不要说沮丧的话。既然去求人,就处在比较卑微的位置。只有在出现困难和危难如婚姻不睦、事业不顺、孩子没有工作等的时候,这些事情往往使人心力交瘁,情绪低落,会有意无意的在和周围人的交往中,说一些情绪沮丧的话,这是不得体的。因为他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氛,引起对方的不快、也易形成你们的话不投机。
③不要说贬低自己的话。有个别求人者喜欢用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方式,殊不知你的谦虚有时在对方看来却是一种畏缩。谦虚要用对地方,不能自贬的时候,还是实事求是的好。
④不要担心、怀疑对方的话、求人办事的人,往往意愿都比较迫切,因此,容易说一些急于求成,催促对方的话,猜疑对方能力、权力和身份的话,表现自己的担心和情绪低落的话。这些话暴露的多是一些负面意识,因而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是应尽力避免的。
⑤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既然是求人办事,就把话挑明,以引起对方的共鸣,说话模棱两可,使人鼓不起精神,会使对方失去兴趣的,这也是求人办事的大忌。
⑥托人办事时要注意语气和措辞。托人办事,即使是关系很密切的人,措词、语气也要适度,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如“你必须帮我办”、“一定要完成”等,这样说,有时会强人所难,让人难以接受,而要说:“请尽量帮我一把”、“最好能帮我干到底”,给人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果是当时难以答复的问题,就要说:“过两天给我一个信儿好吗?”或者“到时我去找你,请你费心”等,托人办事要给人留下一个充分考虑和商讨的时间,让人可进可退。
托人办事,态度要诚恳,应尽量向人家说明自己做此事的目的、作用,把事情的原因、想法告诉人家,说话不要支支吾吾,不要让对方觉得你不相信他。
巧用语言打动对方
开口托人办事儿毕竟是件难事,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难事也就变得容易了。
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在对方没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杨虎城下面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晤面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用虚话套实话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是为人的一条准则;但直炮筒子未必处处受欢迎,特别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要说的是不是实话,那该怎么办呢?
张某托好友王局长为自己办件事,忽然听说他被捕“进去了”,又不知真假,就到张家探望。确实只有局长夫人在家,满脸愁容。张某开口道:“老王怎么没在家呀?”果然张夫人长叹一声:“唉!心脏病又犯了,昨天送进医院了……”
原来如此!如果,张某询问王局长是否真的被捕了,那场面如何?张某是这样设想的:如果王局长真的被捕了,其夫人自然会实情相告。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
借轻松幽默的玩笑话说实事
轻松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悦;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个年青打工者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理由若干条,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
绕个弯子套对方说话
有时,一些话自己说出来显得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还又时不我待。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了,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通过旁敲侧击达到目的
生活中为人求情、代人办事常常遇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可是只要你学会委婉的表达方法,旁敲侧击,往往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韩国修筑新城的城墙,规定限15天完工。大臣段乔负责主管此事。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管员,将其囚禁起来。这个官员的儿子设法解救父亲,就找到管理疆界的官员子高,让子高去替父亲求情。子高答应了这件事。
一天,见了段乔后,子高并不直接提及释人的事,而是和段乔共同登上城墙,故意左右张望,然后说:“这墙修得太漂亮了,真算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功劳这样大,并且整个工程结束后又未曾处罚过一个人,这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不过,我听说大人将一个县里主管工程的官员叫来审查,我看大可不必,整个工程修建得这样好,出现一点小小的纰漏是不足为奇的,又何必为一点小事影响您的功劳呢。”
段乔见子高如此评价他的工作,心中很是高兴,然后又听子高的见解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便把那个官员放了。
那个官员之所以能够获免,原因大多在于子高的求情。子高把一顶高帽子给段乔戴上,然后就事论题,深得要领,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就容易接受。因此,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巧言游说,便容易成功。
用商量的口气
以商量的口气把要求办的事儿说出来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如:
“能不能快点把这事儿给办一下?”
“这事儿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作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别人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那就不会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
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美国《纽约日报》总编辑雷特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需要他帮助自己成名,帮助格里莱成为这家大报的成功的出版家。而当时约翰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州从事律师业。
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从许多电讯中间,他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写。社论写得很棒,格里莱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求人办事儿的秘诀:央求不如婉求,劝导不如诱导。
在运用这一策略的时候,要注意的是:诱导别人参与自己的事业的时候,应当首先引起别人的兴趣。
当你要诱导别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得给他一点小胜利。当你要诱导别人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时,你最好给他一个强烈刺激,使他对做这件事有一个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来了,他已经被一种渴望成功的意识刺激着了,于是,他就会很高兴地为了愉快的经验再尝试一下了。
凡是领袖人物,都懂得这个使人合作的重要策略。但有的时候,常常要费许多心机才能运用这个策略,有时候又很便当。像雷特猎获约翰一例,他只是稍许做了些安排。
总之,要引起别人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必须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可能的话,不妨使他们先从做一点容易的事儿人手,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往往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真正的成功。
变相“要挟”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是个非常热心的教育家。有一天,她到附近的图书馆去,想借一些有关的幼儿教育的书籍。她询问图书馆内的管理员:“一个礼拜能否借20册书?”
图书馆的管理员告诉她:“一个人一次只能借走三册,这是无法通融的。因为要借书的人并不只你一个人。”
这个幼儿老师听了这些话后,很激动地说:“我知道,那么,以后我每周都带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让他们每人都借一本。”
原来很顽固的图书馆管理员,听了她的话后,突然改变了态度,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在这件事中,最令人痛快的莫过于,当幼儿园的老师提出要让每一个幼儿来借书时,图书馆管理员就打破了要遵守规定的规则。图书馆管理员虽然知道应该遵守规定,但他又厌恶繁杂的工作,对工作不热心,所以才做出上面的决定。
为什么幼儿园老师能使这个固执的管理员改变他一贯的原则呢?主要是因为潜在心理起作用。幼儿园老师采取的是声明“可以遵守规则”,但“我每周都带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给你添麻烦”的策略,这里有两种潜在心理:“要遵守规则”和“厌恶太过于琐碎繁杂的工作”,管理员在权衡两者后,由于实在不愿意让每个孩子都来借书,使自己工作更复杂,所以只好违背规定。
深入了解对方,然后投其所好
要想与对方顺利办事,必须深入了解交际对象,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兴趣,然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虚,得其实,这样办起事来才能进退自如,成功有望。做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把本该办成的事办砸。
不能忽视对方的身份地位
无论在哪个国家、什么时代,人们的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尤其当对方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自己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遇到障碍。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来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仅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他们办起事来就比较容易。
看准对方的性格,投其所好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刚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跟他说话办事就不宜拐弯抹角。
所以,与人办事,一定要弄清这个人的性格,依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才会对办事有好处。
对方的性格,是我们与其办事的最佳突破日。投其所好,便可与其产生共鸣,拉近距离;投其所恶,便可激怒他,使其所行按我们的意愿进行。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办事,我们都应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据其性格“对症下药”,就很容易“药到病除”,办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