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5391400000067

第67章 文体篇(3)

正月十五猜灯谜的习俗由何而来?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之一,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同时又能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隐晦”的话语,当时叫做“廋词”(廋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文心雕龙·谐隐》指出:

“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期,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全国各地张灯悬谜,盛况空前。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灯谜活动,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包罗万象,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出。可以说,猜灯谜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元宵佳节各地举行灯谜活动一直流传到现在。

元宵佳节舞狮子起源于何时?

舞狮子,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但也有学者认为狮舞是5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宫廷、军旅、民间盛行狮舞已是不争的事实。唐段安节在其《乐府杂录》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也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绘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与北狮不同的是,南狮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清明为何也放风筝?

清明节有不少独特习俗,比如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等。值得一提的是,人们还常常在清明节放风筝。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流传已久。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古时放风筝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飞升高后就有意把引线剪断,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可以带走晦气、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于是有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写在纸上,扎在风筝上,让它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当然,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放风筝早已冲去旧时的“巫术”色彩,人们只不过是借此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如今放风筝成为了一项颇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人们在户外放风筝大大舒展了平日紧张严肃的气氛,调节了忙碌的生活节奏。

端午节为什么赛龙舟?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要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比赛。据说,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从小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长大之后,屈原以非凡的才华,得到了楚国国君的重用。他主张改革内政,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受到百姓的欢迎。但是,这些措施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在楚王面前挑拨离间。昏庸的楚王不辨是非,免除了屈原的官职,并把他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首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痛苦万分。五月初五,屈原怀抱青石,悲愤地跳入滚滚的汨罗江中,以死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当地的百姓听说屈原自沉汨罗江后,都争相驾驶小船,在江上往来穿梭,希望能打捞上屈原的尸体,但是最终未能如愿。为了使屈原的尸体免受鱼虾的咬食,大家将五色丝粽子投入江中,喂食鱼虾。后来,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

古人怎么玩“高尔夫球”?

现在高尔夫球可谓是一种高贵优雅的运动。但在古代,人们也常玩一种类似高尔夫的运动,但却是一项平民运动,这就是“捶丸”。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它是由唐朝“步打球”发展而来的。唐代盛行打马球,但由于人多马少,同时还兼顾女子柔弱的体征,于是在打马球基础上又分化出一种运动危险系数相对较低、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方法,即为“步打球”。这种步打球受到不善骑马的宫女们的欢迎。唐王建在其《宫词》中云:“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便描绘了寒食节唐朝宫女们玩“步打”的情形;而在宋代宫廷礼乐中,“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可见宋代“步击”是宫廷礼乐中的一项热门节目。到1282年,有了关于捶丸(步打)的详尽规则方法的专著《丸经》问世,捶丸自此成为步打的新名称。根据《丸经》记载:捶丸是在空旷地上画一球基,离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数目的球窝,旁竖彩旗,用棒从球基击球入窝,以用棒数少或得穴数多的一方为胜者。从所记场地、运动用品、竞争人数、竞赛方式、裁判规则等方面来看,与现代的高尔夫球很相似。

古时人们如何踢“足球”?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与今天的足球运动类似,紧张激烈。“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菑:“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中国古代人们踢“足球”的花样比现代足球要多得多,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类:其一,双球门踢法:这一比赛方法是在球场两端设立球门,队员分成两队,互攻球门,该踢法类似现代足球和橄榄球的比赛方法;其二,单球门踢法:在场地中央设置一个球门,用两个长竿做门柱,再在两柱中部悬空联结一张网,球网上方与两柱呈“U”形,此为得分区,双方队员分别站在球门两侧,按一定的规则将球从得分区踢到对方的场地,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其三,打球:又称一般场户,从一人场到十人场,共有十种踢法。一人场踢法,就是一人独踢,用头、肩、背、臀、胸、腹、膝等身体部位支配球,花样繁多。比赛时,球手们轮流表演,以花样多者为赢。二人场就是二人传接对踢,既讲究花样又需要配合默契。其余几种,分别是三到十人为一组,彼此传踢,互相配合完成一些花样动作。有趣的是,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古人如何打马球?

击鞠,亦称打马球,也称“打球”、“击球”,所用马球是用质轻韧性好的木料制成,空心或实以柔物,球大若拳,外涂红漆,彩绘花纹,亦称“彩球”、“画球”、“七宝球”、“珠球”。球杖为木质,长数尺,杖头一端呈月牙形,亦绘有彩色花纹,类似今之冰球棍。至于游戏规则,则是在马上持鞠杖击球,往来驰逐,“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因此打马球不仅要练球技,还要习马术。唐代皇帝多好竞争激烈的马球,故唐代宫廷大内中马球之风尤甚。据载,宫廷内马球场有多处,且质量考究,“平望若砥,下看如镜”,由此可看出击鞠在唐代宫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女们也非常喜好打马球,而且技艺颇高,当时还出现了打背身球的方法。据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五:“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五代杨太后《宫词》亦云:“击鞠由来岂作嬉?不忘鞍马是神机。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这种背身打球,据史学家分析和考证,认为可能类似于现代打网球之反手抽击动作。马上反身打球,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惊险的高难动作,而唐代宫廷妇女们却能挥洒自如,可见其身手不凡。

角力比赛起源于何时?

角力,也称为角抵,通常是指人们力量的比赛。在周代,角力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可知,从每年阴历十月开始,周天子就下令要战士们练习射箭、驾车和角力。到秦代,角力成为宫廷宴乐场合的一项表演节目。据《史记·李斯列传》所载:“是时(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角抵优俳之观。”到了汉代,角力已经成了经常表演的一项竞赛活动。《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前108)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元封六年(前105)“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可见,汉武帝时盛行角力比赛,经常在京城举办大型的竞赛活动,方圆三百里内的老百姓都赶来参观。到唐代,宫廷中还有了专门的角力选手。据《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各种杂戏表演完毕,由左右军擂鼓助威,专业角力壮士赤膊上阵,进行比赛。宋代的摔跤更为盛行,朝廷中的选手称为“内等子”,由军队中选拔,属于左右军的编制,这些内等子是专为朝中盛会表演的;民间表演的则是“瓦市相扑者”——他们都是江湖卖艺之人,在集市庙会上表演,以乞钱糊口。

古时女子也会骑马射箭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随着张娟娟的神奇一射,中国队夺得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射箭金牌,打破韩国选手24年不败神话。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有不少妇女也会射箭,并且技艺相当高超,能将骑马与射箭完美结合,游刃有余。据《魏书·崔光传》记载,北魏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每于后园亲执弓矢”。《魏书·杨大眼传》记载:北魏将军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其骑射水平之高,以致当时人们称她为“潘将军”。《魏书·李安世传》中一首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说:“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此后,骑射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万历野获编》记载端午节时,“天坛游人极盛,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

“扛鼎之作”中的“扛鼎”是指什么?

现在,人们常常用成语“扛鼎之作”来形容花大力气完成的影响大、意义深远的作品。那么“扛鼎”原指什么呢?扛鼎是中国古代举重运动,古人扛鼎,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手举,一种是双手举。单手举,即用一只手抓住鼎的一足,把它举起来;双手举,即用双手抓住鼎的双耳,把鼎翻过来,使鼎足朝天,然后举过头顶即可。鼎,原是古代的炊器,多用青铜等金属铸成。有圆形,三足两耳的;也有长方形,四足的,最早用于烹煮牲畜,以供祭祀用。古代宫殿前均有摆设。其重量一般一千余斤。扛鼎所用多为中小型鼎。战国时,秦国举鼎力士最多。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秦国用封官奖励的办法招募了许多大力士,如著名的乌获当上了将军,任鄙被封为汉中郡太守,都是高官厚禄了。扛鼎运动在汉代较为流行,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百戏场面时也说:“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幢。”可见,在东汉时期,扛鼎仍是一种重要的百戏表演项目。唐宋以后,随着石担、石锁等举重器械的产生和发展,扛鼎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禽戏的五禽是指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健身的一种运动。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相传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