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讲述的只是与人交谈的基本原则。这些看似简单,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就可能因“失言”而后悔,甚至造成巨大的遗憾。
说话时要表达得清晰明了
在日常交往中,经常有自己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要请七位朋友喝酒,等了半天只到了六位,还差一人。主人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不来!”其中两位客人心想:“可能我们是不该来的。”悄悄地走了。主人转来一看着急地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又有两位客人想:“那么我们是该走的了。”于是也伺机走了。主人见状,更加着急,说:“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最后两位客人也气呼呼地走了。
主人一片好心,为什么客人却走光了呢?这就是因为主人的话引起了客人的误解所致。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话不被别人误解呢?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尽量少用话中有话的句子。如上例中主人说的三句话都容易让人理解为话中有话,弦外有音。第一句“该来的不来”,使人想到“不该来的来了”;第二句“不该走的又走了”,言外之意就是“该走的没走”;第三句“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话中话是“我们即是不该来的,又是该走的”。因此,六位客人走得一个不剩。所以,我们在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话一定要说得明确、具体,千万不要模棱两可,不要用那种话中有话的句子,以免引起误解。
②不要随意省略主语。从现代语法看,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是可以省略主语的。但这必须是在交谈双方都明白的基础上,否则随意省略主语,容易造成误解。一个男青年在急急忙忙挑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试了试说:“大,大。”售货员一连给他换了四五种型的帽子,他嘟囔着:“大,大。”售货员仔细一看,生气了:“分明是小,你为什么还说大?”这青年结结巴巴地说:
“头,头,我说的是头大。”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之所以造成这种狼狈的结局,就是这位年轻人省略了他陈述的主语“头”。
③要注意同音词的使用。同音词就是语言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在口语表达中脱离了字形,所以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所以在这时不如把“期终”改为“期末”,就不会造成误解了。
④尽量不要使用含糊不清的话语。例如“适当的”、“好像是”、“大概”、“可能”、“估计”等等。这类话两可之间,空洞含糊,听了叫人如坠云雾之中。
展示你迷人的个性气质
在生活中,有些人虽然话不多,但我们却喜欢和他呆在一起,因为他能让你感到轻松愉快;有的人逢人便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这不但不让我们喜欢,反而令我们十分讨厌,总想与之拉开一段距离。出现这些不同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主要就是人的素质修养问题。有时我们确实感觉得到,有一种人,无论出现在哪儿,便立即成为众人瞩目的核心,即使他们不言语,就那么站着或坐着,也带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甚至还能令人毫无保留地对他产生信任感。
气质与外貌漂亮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看你能否通过你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等展示你迷人的个性气质。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气质,而不是外貌的漂亮。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谈吐精神抖擞、情感丰富、口若悬河、表情自如,显示出超人的才干和气质,博得了听众的喜爱和青睐;有的人窘迫不安、语无伦次、面部表情麻木、手足不知如何放置,让人大失所望。这两种不同的气质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理想自己”。“理想自己”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尽管这些人来自于不同地方,成长在不同环境,各自具有不同的自我形象,但他们也许具有一些共同点,如俊美的仪表、丰富的情感、敏捷的思维、畅达的语言等等,而且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亲切善良、聪慧正直、才学渊博的印象。但是,不管“理想自己”是多么完美,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争取在表现自己的魅力中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这种独特的气质呢?简单地说,可以通过我们身体的努力来体现,如站姿或坐姿,走路的姿态,说话抑扬顿挫或诙谐幽默,与他人谈话时的专注程度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自然而不做作,随和而又充满机敏,由此所透露出来的权威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魅力,一点一滴地注入对方的心田,在他们的心里产生连锁反应,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被征服。在表现魅力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自信。当双方彼此面对,互相注目时,也许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紧张感。但它有助于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思考。如果是过度紧张,往往会影响发挥,使自己的意思不能完全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自我调控,强调自信就十分重要。这时要充分看清自己的优势,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流露出半点的不安和胆怯。稍后,这种紧张感会慢慢消失,所以应注意随时调整好自己的音调、节奏、表情、动作,随意自如地发挥自己的魅力,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一个人的体态能够表达其信心,显示出他是否精力充沛。如果一个人总是缩着肩膀、大腹便便、下巴松垂、或者眼睛半睁半闭,那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充满自信并且精力充沛的姿态应该是:挺胸收腹、肩膀平直、胸肌发达、下巴上提、面带微笑,双眼闪烁着一种必胜之气。的确,没有人能够总是表现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但我们都能尽力而为。
要时时注意你走路的姿势,这一点最容易向人表露你的精神状态。不要经常无所事事地闲逛,走路时应该让人感觉到你总是满怀一定的目的、稳健自如地行走。请记住,如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你必须经常出入别的办公室,你要养成一个随手带些材料或拎个文件夹的习惯。这样不会让你两手空空,而且让你表现出一种讲求效率的形象,你会因此得到他人的赞许。
你甚至也可以满怀目的地坐着,背部挺直,双脚靠拢。避免笔直地坐在一张直背椅上,不管这样多么舒服,你的姿态会显得僵硬。最好的方式是将身体的某一部位靠在靠背上,整个身体稍微有些倾斜。
当你听对面的或旁边的人谈话时,可以摆出一种轻松而不是紧张的坐姿。你在听别人讲述时,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或者轻轻移动位置以便更清楚地注意到对方的言词的方式,来表明你的兴趣与欣赏。请注意电视上一些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讲话。
当轮到你说话时,可以先通过某些恰当的手势来吸引他人注意,强调你谈话内容的重要性,你可以:
①身体前倾,把手肘撑在桌子上,将手指头轻轻并拢;
②摘下眼镜,然后用它来强调你所想关注的论点;
③用手轻快地拢拢头发。但你绝不要:
①身体向后仰,以典型的答辩姿态把双臂抱在胸前;
②擦碰鼻子;
③清理嗓门;
④用手遮掩嘴巴;
⑤将口袋里的钥匙或硬币弄得叮当作响。花点时间检查一下积极的和消极的手势,你将发现,积极的手势将不只使你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也使你和听众更易接受;而消极的手势将把你与听众的距离拉开。
不管你打算采用哪种积极的手势,它们的运用都必须有助于听众理解你所说的内容。
你同别人握手的方式,也同样把自己的许多情况告诉了别人。缓慢无力的握手,表明你缺乏自信;而过于用力地握手,这暗示着握手者企图极大限度地表明自己要把握着局势,暗示着他缺乏自信。一种稳重的、简练的握手才意味着自信。
抓住谈话的核心和重点
除了说话含糊,招人误解,啰啰嗦嗦的人也会使人感到不快。社交场合一旦出现了这样性格的人,无论什么人都会感到伤透脑筋:他们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讲起话来啰啰嗦嗦一大堆,看不出他们所说的话中间有什么逻辑联系。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是在说些什么(没有明确主题),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没有明确目的),更不知道自己遇到与人谈话的场合应该怎么办(不了解谈话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人往往心地善良,不含恶意,但就是让人受不了。
在社交场合说话啰嗦,无论如何也是性格上的一大弱点。它让人神经紧张、心情厌烦,又不好粗暴地打断话头:“闭上你的嘴!”于是就有人提出了颇具幽默的设想,建议具有这种性格弱点的人说话时想象自己在挂国际长途电话,说话的每一分钟你都必须付款。这是一种合理的想象,你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一旦你真正这样想的话,那么你肯定会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说这些。至于怎么办——这很清楚——唯一的原则就是简洁明快。从任何角度来看,没有人会心甘情愿为自己的一堆废话去付账。所以,这条建议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问题在于,说话啰嗦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所说的含义丰富,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有两个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相聚,他们彼此都对此盼望了很久。结果其中一个带了他热情开朗的新婚妻子一起来。那位妻子从一开始就独占了整个谈话,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地说着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笑、很有趣味的事情。出于礼貌,两个男人沉默地听着,偶尔尴尬地彼此对看眼。当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位妻子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挥舞着手套,兴高采烈地说:“再见!”她觉得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夜晚,认识了丈夫的朋友,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谈话。而两个男人却对老朋友分别多年后的情况仍旧一无所知,心里诅咒着这个开朗得过分的女人,即使她的丈夫也是如此。
心理学专家们为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罗列出了七个典型的特征:
①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希望整个谈话以“我”为重点;②由于自己注意力分散,一再要求别人重复说过的话题,或自己不记得已经说过了,一再重复;③像倾泻炮弹一样连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觉得过分热心,以致难以应付;④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然后滔滔不绝;⑤说话不合逻辑,令人难以领会意图,并轻易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自己也莫名其妙;⑥不适当地强调某些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东拉西扯;⑦觉得自己说的比别人说的要来得更有趣。凡此种种,都是说话啰嗦者的通病,也往往造成社会交往中的尴尬场面。你不妨对照一下,只要具备了七条中的任何一条,你就有必要在交谈的技巧上加以切实的提高。切记:仅仅有了充分热情的交谈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毫无技巧的谈话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不会增进友谊。如果你把这只当作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毛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有几个具体步骤能提醒你在交谈时更注意技巧,更清晰地表达:
①既然是交谈,就要先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用心记住,免得三分钟后你又重新发问,或自己说的和别人说的对不上号。聆听有时比说话更重要。心不在焉、漏听字句和记性不佳,都会使谈话变得冗长、拖沓、无聊。试想,如果你在说话时,有人时时提问:“你刚才在说什么?”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
②注意观察他人的反应,包括他人的语调是否热情,是否对你说的话感兴趣。谈话就像司机驾车过十字路口一样,要时时注意红绿灯。当别人表情冷淡、哈欠连连,你仍然滔滔不绝往下说,无异于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别人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就会做出积极鼓励的反应,邀请你说下去。否则就是开红灯,你要赶紧刹车,适可而止。
③你如果要开口说话,就要把话说得有条理。最令人困扰的就是缺乏条理的谈话习惯,它会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到信口开河、废话连篇、离题万里、一再重复的泥塘里去。说话无组织、无逻辑是思路不清楚的表现,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④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的核心和重点,要引导对话者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即使你要说很多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冗长。在与人交谈时摆正“我”的位置,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
适度地把握开玩笑的分寸
在与人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适度的分寸呢?
①内容要高雅。笑料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
②态度要友善。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能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