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神秘岛
15381600000002

第2章 高空遇险者(1)

1865年那场飓风——空中的人声——一个龙卷风卷走一只氢气球——该气球破裂——眼前只见大海——五位乘客——气球悬篮里发生的事情——天际间一处海岸——事件的结局“我们现在还是在上升吗?”“不!正好相反!我们是在下落!”“不对,比那还更糟,史密斯先生!我们这是正在往下坠落!”“天啊!赶紧把压载物扔掉!”“最后一袋压载物都已经倒完了!”“气球升起了吗?”

“没有!”“我听像是有波涛的啪啪声响哎!”“大海就在气球悬篮底下嘞!”“距离我们大概不到500英尺呢!”

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划破长空,而且,这个话语直在空中回荡:

“把所有的重东西都扔到外面去!……全部扔掉!”这就是1865年3月23日这一天,下午将近4点时分,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空突然发出的声声叫喊。想必谁都不会忘记那年春分时节,从东北方向突然吹来的那场可怕的风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罕见的飓风,从3月18日到26日不停地怒吼,横扫了1800海里的广阔地带,给美洲、欧洲和亚洲造成严重的灾害!城市被摧毁,森林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排山倒海的巨浪冲毁。根据维里达斯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有数百艘船只被抛上海岸,有好几千人在陆地上被压死或是被海水淹没。的确,这场令人生畏的龙卷风所到之处,一切都遭到极度毁坏,有些地方甚至还被夷为了平地。

然而,就在巨大灾难降临的时候,那片动荡的高空同时也在上演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只气球,被龙卷风带到风顶高处,并且,随着气流的漩涡转动,正以每小时90海里的速度掠过高空,同时,它的自身也在不停地急速的旋转着。

这只气球下挂有一个摆来摆去的悬篮,里面载着五名乘客。其时直至大海洋面,浓雾与水汽相互掺混,弥漫整片空间,能见度极低。

这只气球已成了那恐怖风暴的名副其实的玩具,可它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从地球上哪个地方升空的?从18日起这场飓风已经连续刮了5天,而且在这之前就出现了初始征兆。因此可以断定,这只气球是来自非常遥远的地方,因为大风每昼夜至少要把它带走2000海里!

悬篮里的乘客由于失去了方位标,根本无法估算出自己飞越了多少路程。甚至还发生了这等怪事:虽然他们身处怒吼的暴风之中,但是却安然无恙。他们随风飘移,在风中团团乱转,却一点也不感觉到自己在旋转,甚至也不觉得在被风吹着走。他们悬浮在高空中,周围一片黑暗,既看不到来自地面上的反光,也听不见来自地面上的声音,不知身处在何处。只是当气球急剧下落时,他们方才意识到自己正处于那大海洋面的高空的危险之中。

可是,当把几乎所有的重物都扔掉,气球又回升到4500英尺高度处,悬篮里的乘客知道了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后,他们甚至把最有用的东西都扔去了,与此同时,则尽量地设法让气球里的氢气一点也不要泄漏掉,因为只有它才能把他们保持悬浮在下面是深渊的上空。

黑夜在恐惧与忐忑不安中过去了。随着第二天白天的到来,那场飓风明显显得趋于逐渐减弱起来。从3月24日这一天清晨起,风暴就有了某些减弱的征兆。几个小时内,龙卷风风筒变大并且折断,飓风变成了强风,也就是说,大气流动的速度已经减慢了一半。

接近11点钟的时候,天空下层空间变得比较明朗了,飓风似乎也逐渐平息下来不再西刮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该气球正在慢慢地飘移着下降到了天空中的下层空间。看起来它正在可怕的慢慢地漏着气,这时候气囊已经逐渐拉长,而且由圆形慢慢地变成了椭圆形。

显然,乘客们再不能使气球保持悬浮在高空,那氢气已经不足了!

现在,他们处在一种没有希望的境遇之中了!在他们的下面既不是一处陆地,也不是一个可以着陆的海岛,气球下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不仅波涛滚滚,而且现在,无论如何,必须赶快阻止气球继续往下坠落,以防它被那大海巨浪所吞没。悬篮里的乘客于是便都紧急行动起来,各自采取救急措施。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努力,那气球还是一直在往下坠落,同时在以一种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随风飘移着,从东北径直向西南飘移而去。

气球悬篮里这些不幸的人,现在的处境可真是糟糕透了!无疑,他们再也不能控制住气球,气球的气囊正变得越来越瘪,气球下坠的速度也正在明显地加快。到了午后1点钟,悬篮距离其悬浮的大海海面上空已经不到600英尺了。氢气正从飞行器的一条裂缝往外泄,要阻止它往外跑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了。

乘客们现在已经把悬篮里的东西全部扔掉,但这也只能延长几个小时在空中的悬浮。悬蓝是用柳条编织的一类篮筐,不能够在水中漂浮,因此,要是天黑前见不着某处陆地,气球、悬篮和乘客就必定会沉没在大海波涛之中。

2点钟的时候,气球距离海面几乎不到400英尺了。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雄壮的声音——这是一位男子汉发自内心的毫无恐惧的那种呼喊声。回应这呼喊声的声音则一样显得沉着坚定。

“所有的东西都已扔掉了?”“不!还有一万金法郎呢!”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便即时落入了海里。“气球在上升吗?”“升高了一点,可它待会还会下落的呀!”“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扔?”“没有什么了!”

“不!……还有悬篮!”“我们抓住网索吧!同时将悬篮扔到海里去!”这实际上是减轻飞行器重量的惟一的也是最后的办法了。系在圆框上面的悬篮的绳索被割断了,悬篮掉下去以后,气球便上升了2000英尺。

五位乘客已爬上了高空气球网里,透过网眼,注视着下面那无底深渊。

气球在上层空间平衡了片刻时间之后,却又开始逐渐地下降了起来。氢气球那裂缝处越加快速地漏,而时下又不可能将之修补好。

乘客们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在任何人力的办法都不能挽救之后,他们惟有指望老天爷救命。

下午4点时分,气球距离海面只有500英尺了。这时一声响亮的狗的吠声传来。原来,这是乘客们带在身边的一只狗,它呆在网兜里边,并且紧紧靠在它主人身旁。

“托普发现什么了?!”其中一位乘客高喊道。紧接着又有人大声地说道:

“陆地!陆地!”打从黎明时分起,气球一直被风卷向西南飘去,已经越过了好几百海里了。终于,一处相当高的陆地出现在眼前的西南方向。

但这处陆地还位于下风处30海里远的地方,要是气球不改变飘移的方向,至少得要整整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他们必须达到那里,而要一个小时呀!在这之前,气球里的氢气流质会不会都跑光呢?

半个小时后,距离那处陆地只有一海里了,但此时气球却已耗尽力气,变得大大的松弛瘪皱了。乘客们紧紧地抓住网索,这对气球来说是太重了,于是,他们很快便有半截身体浸入海中,那汹涌的波浪就拍打着他们。

这个时候,气球气囊已变成了一只袋子,而且风猛烈地吹入其中,那风推动这袋子,好像吹着一艘顺风行驶的船只在向前进。它兴许这样就会抵达那岸边吧!

然而,当离那岸边只有两链远的时候,四个人不约而同地惊叫了起来。原来,那只看似再不能飘升的气球,在一个巨浪拍打过后,竟突然意外地一下子又飘升起来了。它一直又升到1500英尺高空处,在那儿碰到了一种空气涡流,旋卷着它沿着与海岸平行走向的路径而去。过了两分钟之后,最终落在了海浪冲涌不到的海岸沙滩上。

乘客们相帮着从网兜走出来。气球减轻了重量,又随风飘动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就在天空中消失了。

悬篮里原本载着五个乘客,外加一条狗,可是,气球时下只扔落四位在这海滩上。

那位乘客显然是刚才海浪拍打气球网兜之时被卷走了,正因为这样,气球的重量得以减轻了,它才会有那最后的一次飘升,并在不久之后着陆。

南北战争一段插曲——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吉丁·史佩莱——黑人纳布——水手潘克洛夫——年轻人赫伯特——一意外建议——晚上十时集合——暴风雨中出发

那些被飓风抛到海岸上的人,是一些战俘,可以说是老天爷给他们安排了一种离奇的遭遇。3月24日,他们从尤利斯·格兰特将军的部队包围的里士满逃出来之后,现在处在距离这座城市7000海里的地方。在可怕的南北战争期间,里士满是分离主义者的最重要要塞弗吉尼亚的首府。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战俘们的逃跑是在哪一类奇怪状况下发生的吧!

在1865年的2月间,格兰特将军对里士满发动了好几次突然袭击,试图将这座城市夺取下来,但却没有成功,而他的好几位军官还落到了敌军的手里,并且被拘禁在城内。这些被俘的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属于联邦参谋部,名字叫做赛勒斯·史密斯。

赛勒斯·史密斯是一名工程师,在这场战争期间,负责有着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管理工作。他大约45岁年纪,瘦削单薄,留有一撮浓密的小胡子。他头脑机敏,技艺高强,做事泰然,浑身活力四射。在这场南北战争期间,赛勒斯·史密斯参加了所有的战役。在战斗中他勇敢善战,并且立下了不少的功绩。在里士满战场上受伤被捕之前,他一直得到好运的眷顾。

在赛勒斯·史密斯被俘的同一天,另一位重要人物也同时落到了拥护南部同盟的人手里。这就是令人尊敬的吉丁·史佩莱,《纽约先驱报》的“记者”,此前负责注视北军方面的这场战事中可能横生的枝节。

吉丁·史佩莱跟史坦莱和另外一些同样出类拔萃的英、美的专栏编辑,可是同类的一伙人,为了得到一条确切的消息并将之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回报社,不管是在什么情况面前,他们都毫不退却。联邦各家报纸,都像《纽约先驱报》那样,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而它们委派的代表,自然是一些不可忽视的代言人。吉丁·史佩莱在这些一流的委派代表行列中,是一位很不平凡的人物。吉丁·史佩莱身材高大,精力充沛,以前曾周游过全世界。在这场战争中他又是士兵又是艺术家,参加了所有的战役,身处部队队伍前列,一手握着手枪,另一只手攥着记事本。在战场上他始终在不停地拍发电报,为《纽约先驱报》提供了大量的战地文稿。

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其时两人彼此都不认识,后来他们俩都被转移到了里士满来。这位工程师的伤很快就痊愈了,在病后恢复期间,他认识了这位记者。这两个人都喜欢跟对方在一起,而且对对方都很看重。过了不久,他们共同的人生目标就只有一个了——逃跑,重返格兰特部队,继续为联邦统一战斗。

从这个时候起,这两位美国人便决定要利用一切机会了;可是,虽然他们在城里得到行动自由,但里士满的确是如此严密防卫,以致任何一类的逃跑都会被看作是不可能的了。

就在这个时候,赛勒斯·史密斯的一个忠诚的仆人来到了他的身边。这个无所畏惧的人是一名黑人,自从被这位工程师解放出来以后,就一直不愿意离开他的主人,喜欢他到愿意为他而死。这是一名30岁的体格健壮的小伙子,叫做纳布加多诺索,头脑灵活、聪明,而且心地善良。当纳布获悉主人成了俘虏后,他马上毫不犹豫地主动赶了来,冒着生命危险潜入了被围困的里士满城,又经过一番周折以后才又见到了过去的主人。然而,纳布若想把主人解救出城也决非易事,因为联邦政府对俘虏的看管极其严密。这时那位记者吉丁·史佩莱也一直在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离开里士满,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曾经有过好几次,他甚至冒险尝试过,可是都被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止住了。

其间,围城一直在继续,而如果说俘虏们都急切希望逃回格兰特部队,另一些被围困的人同样急切希望逃离这里,为的是重返分离主义的部队;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个叫做约那旦·福斯特,是拥护南部同盟的狂热分子。现在,要是联邦政府的俘虏不能离开这座城市,那些加入联邦的成员也就都不能离开,因为北军在围困着他们。里士满那位地方长官,已经很长时间联系不上李将军,而当时备受人关注的是让人了解城中的情况,以便加快援军的行进步伐。此时,这个约那旦·福斯特就有了乘气球升空的主意,目的是越过包围战线,抵达分离主义者营地。

那位地方长官允许进行这种尝试。一只氢气球很快造出来了,且交付给约那旦·福斯特使用,跟随他升空的有五位旅伴。他们备有武器用来降落时可能需要的自卫,同时还备有食物,以防万一空中旅途的时间延长。

气球升空时间定在3月18日。升空得在晚间进行,同时还需要是西北风向,风力普通匀速;飞行者打算用几个小时时间飘飞到达李将军营地。

可是,这时的西北风完全不是一种普通的风。从18日起,就已经转成飓风了。在很短时间内,暴风雨就变得非常地大,到19日,风暴仍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于是,福斯特的出发时间不得不延期,充了气的气球被搁置在里士满的大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