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乔吉
效联珠格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眉尖指届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厌厌。
这是一支描写闺情的曲子,是用联珠格写的。所谓联珠格,即上句末一字和下旬第一字相同,句句都要押韵,形式别致,颇有趣味。本曲内容是写闺中少妇思念远人之情。前两句写环境:“落花飞絮隔朱帘”,写春光就要完了,花落絮飞,不正是春归的征兆么?加上“隔朱帘”三字,表明主人公是深居闺中的少妇,她没有卷帘,只是透过稀疏的竹帘间隙,看到随风飞舞的落花和柳絮而暗暗伤春。
这支曲子可算一幅静中有动的“美人念远图”。重门掩着,朱帘垂着,静极了;但重门之内,朱帘之外,却飘动着落花和柳絮。寂静环境中的人,也同样是恬静的;但相思之苦却使她内心静不下来。落花飞絮触动她伤春的心灵,镜中人的美丽,使她“掩镜羞看”,顾影自怜也是静中之动。
作品的语言艺术很有特色,所用“联珠格”,是民间顶真(针)修辞手法,读起来如珠走盘,既跳荡而又和谐,没有生硬纤巧的感觉,证明作者艺术手法十分熟练。
〔越调〕天净沙
乔吉
即事
笔尖扫尽痴云,歌声唤醒芳春。花担安排酒樽,海棠风信,明朝陌上吹尘。
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胧。薄幸虽来梦中,争如无梦,那时真个相逢。
隔窗谁爱听琴?倚帘人是知音。一句话当时至今;今番推甚,酬劳凤枕鸳衾。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这四首小令在杨朝英编的《太平乐府》和李开先编的《乔梦符小令》中均排在一起,总题“即事”。即事者,即眼前之事物有感而发也。观其所写内容,又皆为男女情事,故颇似重头组曲。然细味各首之抒情主人公,又非一人口吻,四首内在联系亦不甚明显,故亦可分首理解。但如果从演唱上考虑,一二首女唱,三四首男唱,总归表现彼此的爱慕思念,亦无不可。
第一首写女子回忆初恋情景。“笔尖”,指情人写的情诗;“痴云”,停止不动的云,常喻人的幼稚无知。如李商隐《房中曲》:“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冯浩注:“幼不知哀,日高始寤。”这两句意谓:女子当初还是一个不懂爱情的少女,是情郎赠给她情诗才扫尽了她那心灵上蒙昧幼稚的层云,使她情窦初开。
第二首写女子与情郎离后的相思。“鞍马西东”,指男方乘马离去且行踪无定。“衾枕朦胧”,形容女子夜睡中梦魂相牵。“几番”,说明她经常做梦;“朦胧”,指若即若离,迷离惝恍的梦境,梦中仿佛真与情郎相会,又仿佛是虚幻。
第三首写男女欢会时的儿女风情,是男子口吻。大概女子感到娇羞,故作推托拒绝,于是男方便回顾初恋时各有眷心的情景来撩拨、打趣她,要她履行诺言:想当初我弹琴挑逗你的时候,是谁隔窗倚帘偷听并着了迷,不是你吗?你那时不就对我以“知音”相许了吗?“一句话”,似指女方曾许以“衾枕”之诺,大约男方当初在幽会中曾向女子求欢,而女子回答他:只要你真心爱我,到时候自然答应你的要求。
第四首赞美女子的容貌风韵和爱情的和谐美满。前四句用春天的莺燕双双飞舞,花柳婆娑多姿来形容两情相洽和女子的美好。“真真”是画中美女的名字,典出《太平广记·画工》,云唐代进士赵颜得一美女图,画工告之:
此女叫真真,若昼夜呼其名至百日必应声而出。这支曲子通首叠字,属俳体中叠字体,音韵谐美,一气如注,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之妙。诗词中李清照〔声声慢〕是前人公认叠字用得最好的典范,乔吉此曲正仿效易安,虽辞情之深婉沉郁难与李词方驾,然通首叠字的手法技巧亦未可一笔抹杀。
〔越调〕凭阑人
乔吉
金陵道中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这首小令,当是乔吉浪迹江南、行径金陵道中所作,曲中塑造了一个沦落天涯的诗人的形象,表现了他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本曲开首,即描绘羁旅异乡诗人的情状,一下子便引起读者的注意。“瘦马驮诗”,暗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典故。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载,李贺常“骑距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用以代指诗人自己。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写金陵道上之所见。“倦鸟呼愁村数家”,与首句对仗。在散曲创作中,这种对仗方式称为“合璧对”,它意思相对,又彼此相成,共同构成一种意境。荒郊道上,散落着几处村舍,显得是那样冷清,而眼前又掠过倦飞的鸟儿,声声哀鸣,似乎在诉说不尽的愁思。在这里,作者用移情及物的手法,赋予物事以人的思想感情,曲折写出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浑然无间,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说,本曲开头两句是用比较显露的手法描写诗人愁苦的话,那么,下面“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则以比较含蓄的笔触进一步展示作者的忧思。“柳花”一词,点明了季节——时在晚春。
纵观全曲,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不同,虽然二者都用衬托,但前两句景与情统一,后两句景与情对立,二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对游子思乡的描写,这种写法如此巧妙,真令人击节赞赏。
除了构思奇特之外,这首小令还特别注意形象的描绘,因而景物栩栩如生。
〔凭阑人〕为北曲常用曲牌,此调体小段短,全曲只四句,每句押韵,一般不用衬字,所受束缚较多,文字无从苟且,写这样的小令,难度很大,而诗人信笔写来,毫无碍滞,婉转变化,曲达语情。全曲韵押“家麻”,声韵平缓,极适于表达慨叹之情。
〔双调〕折桂令
乔吉
客窗清明
风风雨甫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本曲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与失意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飘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作者五十岁左右。
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二字。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垂着轻柔的枝条,依依袅袅,远远望去如含烟雾一般,杨柳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本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双调〕折桂令
乔吉
自述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这是乔吉自述心志的作品,表现了他风流狂放的个性。江湖状元不要应举,风月神仙不会思凡。“断简残编”,零落不全的简册,指古书;“翰墨云烟”,指挥翰泼墨而生云气烟霞;书香、墨香充满山川。结尾三句表现了乔吉对书籍文墨的感情,也包括对挥洒翰墨创作散曲杂剧的自豪。
〔折桂令〕共十一句。第二节三个四字句为鼎足对,全曲四字句多用“仄仄平平”,流畅响亮,读起来与诗词不同,独有曲的韵味。
〔双调〕折桂令
乔吉
登姑苏台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帐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苏州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姑苏台在苏州西南,近太湖。《越绝书》说,吴王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而《述异记》则说,吴王夫差起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女数千人,上别立春霄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
开头三句“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总写姑苏台的高峻形势。
首句点明姑苏台的所在地。这个新台当是对阖闾所筑旧台而言,它比旧台更加壮丽。“檐吻”指楼阁檐的兽头瓦当,瓦当与云平,足见其高。登到这个台上,眼前很自然地展现出一幅广阔无垠的画面。
“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三句鼎足,写登台远眺时的感受。
“鹏俯沧溟”句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化来。大鹏鼓翼,俯瞰着浩瀚无际的大海,构成了第一个形象。次句之蜃,即海中大蛤蜊。古代相传,海市蜃楼即为蜃嘘出的气所化(实际上是海上云中日光的曲折反射所形成)。蜃展双翅,横亘于繁华的姑苏城阙上空,构成了第二个形象。第三句中的鳌,是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蓬莱,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鳌伸两臂,凌驾于蓬莱仙山之上,构成了第三个形象。连用三种与海有关的动物,凭借想像,让它们腾飞云霄,展现出各种姿态,来比况姑苏台上豪华建筑的雄伟气势以及远眺广阔碧野时的心理感受。这里用的是“博喻”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显然是从《诗经·小雅·斯干》里“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连用四种形象来形容建筑物的整饰挺耸学来。作者对姑苏台上的建筑作如此夸张的描写,并不表明他赞赏这种豪华的宫殿,而是在为下文蓄势。
“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青苔。”两句抒发感慨。
登上姑苏台必然会想起它的主人吴王夫差及其生平行事。上句所说“学捧心”,即人们所熟知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原出于《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三旬总收,表明曲的主旨。
这首小令所描写的姑苏台的宏丽建筑以及登台远眺时的感受,全是出于想像。事实上,在吴国未亡之前,姑苏台已被越国毁灭,以后是否重建,史无记载;即令重建,到作者生活时的元朝,也不可能有遗构存在。早在唐朝李太白登临时,所看到的已经是“旧苑荒台杨柳新”(《苏台览古》)了。这首小令的艺术特色正在于作者根据文献记载,驰骋想像,置身于千载之上的姑苏宫中,对它作形象的描写,而造语沉着,气势宏放,但又不发泄无余,有沉郁顿挫之妙,不愧为散曲大家。
〔双调〕折桂令
乔吉
丙子游越怀古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狐兔纷纭。半折残碑,空余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鴂声干,天地无春。
“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张衡《东京赋》),这是古代文人深沉的心绪之一。
全曲首三句,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苍凉而荒寂的“今”之图画:那被古人常常赞为仙境的越中之地(今绍兴一带),老树枝丫,黯云沉沉;极目望去,四野禾黍参差,稀稀落落;狐兔相逐,出没其间。它把我们引向荒郊旷野,悄悄地将“古”和“今”连在一起,似乎在启示着更深沉的思索:历史,究竟是什么?而那演出一幕幕历史剧的人,他们的位置又在哪里?
以下数句,诗人作出了回答:请看那记载着先人业绩的庄严石碑吧,如今已成断块荒石,相偎黄尘。历史对它并不钟情,它只不过是一个可悲的见证:如今空荡无存的凄凉处,正是古之繁华与先人一逞其才的故址。一场空啊,有谁不到黄尘九泉之下寻找自己的归宿?东晋王羲之,潇洒俊逸,名噪一时,书法尤擅胜场,如今到哪里可找到他?春秋时的绝代佳人西施,使吴王夫差迷了女色而败了江山,而今西子已去,又到哪里再能一睹其倾国倾城的丰采?风流盖世,终不免为黄尘客;俊士佳人,到底是一场空存。诗人沉湎在这种历史的、人生的悲剧意识中,眼中的一切都显得黯然失色:海雾漫漫,阴气沉沉;鹃鸣阵阵,其声哑哑;没有春天,没有活力,一切都是黯淡、寂寞和灰色。曲末这三句的写景与开篇的荒凉境界正成一种呼应,一种契合:古往今来,一切存在指向的都是一个“空”的,毫无希望的未来。
诗人就这样把一个对历史、对人生的思索留给了我们。全曲结构严谨,既跳宕而又一脉贯穿,以写景开篇,以写景作结,抒情蕴于其内,叙理又出于其中。它不乏李白诗般的幽远;作为散曲,它又将其情其理一发于字面,意境相成,情理互生。
值得细察的是:本曲是乔吉唯一的明确标年的作品。丙子,当指1336年,前推六十年(1276),正是元兵攻破临安(今杭州)、南宋实际灭亡之时,故此曲或为乔吉的“故宋六十年祭”亦未可知。曲中表现的黍离之悲、荒寂之感、凄凉之思多少带有感慨宋亡而不满元代现实的色彩。只不过乔吉在曲中未以实指,而是以一种广泛的历史意识和对人生的思考去组合、构造全曲的意象和情境,是否有亡国之慨的弦外之音便不妨由读者们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