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800000054

第54章 郑光祖(1)

〔双调〕蟾宫曲

郑光祖

梦中作

飘飘泊泊船缆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树碧荧荧,半明不灭一点渔灯。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刺秋声,见希飚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有的作家在梦境里即兴吟咏,醒后将它记下来竟是奇妙的作品,例如宋人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和刘克庄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但也有的则是借梦境的浪漫手法,来曲折表达作者的某种理想或寄托某些不便直说的衷曲。戏曲家郑光祖梦中作的〔双调·蟾宫曲〕共三首,此即其二;与其名剧《倩女离魂》第二折一样,也写得如梦境一般:可见他确是擅长描写梦境幻觉的。

作者把当时人们熟知的泛茶船故事嵌入梦境,立意奇特,想像新颖。写得似真似幻,空灵缥缈。写景由寂静昏暗忽而风雨潇潇,忽而又光风霁月,忽而又秋声天籁,曲折变幻、迷离扑朔,正切合梦中幻觉。在布局上,全曲前详后略,因为泛茶船的故事是当时人们熟知的。作者抓住这个令人难以容忍的场面进行描写,使江上夜色之美与船篷内景象之丑形成对比,将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事实上双渐完全不知苏小卿别后的意外不幸遭遇,而且作者不可能见到小卿与茶商在船中的情形。因为这是发生在梦境里,人物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消失了,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了,情感能得到充分发泄。从精神分析来看,作者产生这个梦境是与其现实中的感受有联系的。据《青楼集》记述,许多女伶都与文人有着亲密的关系。可猜想作者当与某女伶分别之后,深感内疚,故在梦里以奇幻的方式实现了自责。或者作者有感于现实生活中书生、妓女、商人婚姻纠葛的普遍现象,故意以托梦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爱憎褒贬。总之这个主题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而作者所采用的虚幻表现方式和奇妙的构思则是特具匠心的。

〔双调〕蟾宫曲

郑光祖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艟,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这支小令写离人秋思。小令伊始,作者便写出了一位天涯羁客在萧索落寞的秋景中的凄凉与孤独:裘衣破旧,征鞍上满是尘土,他疲倦地握着马鞭,身上的弓剑颠簸摇晃(萧萧),独自一人在沙尘弥漫,芦花飞舞,暮色苍茫的荒凉古道上飘零、行进。禾黍离离,秋水苍苍,树上寒鸦聒人。空中雁阵惊寒,三两成行地急遽而下,“呀呀”地降落在沙滩上,寻觅晚宿之处。一个“写”(“泻”)字,传神地画出了雁阵惊寒的鸣声和直泻而下的情态,可谓绘声绘形。而这所见所闻,又无不牵系游子的羁旅情怀。紧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安详静谧的农家生活,进一步反衬天涯羁客的旅思与乡愁:弯弯曲曲的河岸西边,只见渔人撒网,钓夫泛舟,纶竿(鱼绳和钓竿)轻垂。远处的长桥在烟霭中若隐若现(因说“断桥”)。曲岸东边,则是星星点点的疏篱茅舍。满山满谷,处处是表示秋令已深的红叶黄花。此情此景,怎不牵系游子之心而令人感伤不已?所以,小令最后点题:“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深秋风物,亦在这一派瑟瑟秋意中被描写得历历如画。其次,是善于运用反衬的手法,用农家生活的宁静来反衬离人流落他乡的凄凉,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其三,衬字多。全曲一百字,衬字多达四十七字,但多而不杂,运用得圆转灵活。例如:“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一句,根据曲律,正字仅七字,即:“写高寒雁落平沙。”语意直铺平板,加入衬字之后,显得流走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深秋寒雁在薄暮时分寻觅避寒之所的情态,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这正是衬字运用得当产生的效果。

醉思乡王粲登楼

郑光祖

第三折

〔迎仙客〕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阑干,阑干在天外倚。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

〔红绣鞋〕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则我这襄阳倦客苦思归。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争奈我身贫归未得。

〔普天乐〕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气呵做了江风淅淅,愁呵做了江声沥沥,泪呵弹做了江雨霏霏。

〔石榴花〕现如今寒蛩唧唧向人啼,哎!知何日是归期?想当初只守着旧柴扉,不图甚的,倒得便宜。则今山林钟鼎俱无味,命矣时兮。哎!可知道枉了我顶天立地居人世,老兄也恰便是睡梦里过了三十。

这四支曲子是《王粲登楼》第三折中王粲登上溪山风月楼之后所唱。

《王粲登楼》写的是家道贫寒的书生王粲,“学成满腹文章”,一心仕进,但为人“矜骄傲慢”。王粲的岳父东汉丞相蔡邕,派人召他进京。王辞母赴京。蔡邕为了“涵养他那锐气”,故意冷淡王粲,甚至在席筵上羞辱他,使其一怒而去。蔡邕使学士曹植暗助资财使王投靠刘表,然而又不为刘表所用。一日,流落荆州的王粲应友人许达的邀请到溪山风月楼游赏。王粲登楼,遥望中原,怀念家乡,辞家数载,壮志未展,遂感叹而赋诗。王粲悲伤至极正欲自杀之际,朝中来使宣他回长安。王粲回京,得悉万言策系曹植献于皇帝,才得以除授兵马大元帅,因而对曹植不胜感谢。曹植说明这一切皆是蔡邕暗助,王方拜谢岳父,合家团圆。王粲在荆州曾登楼作赋,历史上实有其事;蔡邕、曹植,历史上实有其人,其余剧情则系作者虚构。岳丈采取这种“故辱穷交,逼令进取”的方式激励东床上进成名,是元剧旧套,无有新奇。但这一折登楼却是作者的精心创造,尤其是登楼后唱的这四支曲子,独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这四支曲子,通过王粲站立楼头,远望中原,引起思乡之情开始,一层一层地揭示了王粲家贫难归、壮志未酬、年已而立然功名不遂的悲愤之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羁留异乡、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表现了一般的游子羁旅的思乡之情,而且揭露了那个时代堵塞才路的现实。这在“九儒十丐”、歧视知识分子的元代更加具有强烈的针砭意义。作者在这四支曲子里,匠心独运地描摹秋天的景物,借助萧瑟的秋风,唧唧的寒蛩,霏霏的江雨,衬托王粲有家难归、有志难展的伤悲之情,有景有情,以景生情,景情交融韵味无穷。作者运用了俊朗优美富于个性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王粲“归未得”的心理活动,词语“慷慨”而“爽烈”,具有深沉的悲剧风格。明人何良俊在《曲论》中对此折曾有评说:“摹写羁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这个评论是符合剧作实际的。

迷青琐倩女离魂

郑光祖

第一折

〔元和令〕杯中酒,和泪酌;心间事,对伊道:似长亭折柳赠柔条,哥哥你休有上梢没下梢。从今虚度可怜宵,奈离愁不了。

〔后庭花〕我这里翠帘车先控着,他那里黄金镫懒去挑;我泪湿香罗袖,他鞭垂碧玉梢。望迢迢,恨堆满西风古道。想急煎煎人多情人去了,和青湛湛天有情,天亦老。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定交,助疏刺刺动羁怀风乱扫;滴扑簌簌界残妆粉泪抛,洒细蒙蒙渑香尘暮雨飘。

《倩女离魂》是元代后期杰出的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代表作。此剧据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改编。全剧四折一楔子。第一折写主人公张倩女从小和王文举订婚。王成人后,专程来张家成亲,讵料张母却以“俺家三辈不招白衣秀士”为由,打发他往京城应举。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被拆散,不由使他们悲痛欲绝。这两支曲子,就是倩女在和情人执手临歧、忍痛泣别时的唱词。

如果说,我们在读了“恨塞满西风古道”一句后,尚觉得有点空泛的话,那么,经过这三组排比句的渲染、铺叙,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那缠绵欲绝的离愁别恨,迷漫充塞于整个天际,对他们被迫分离的痛苦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迷青琐倩女离魂

郑光祖

第二折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骞天上浮槎。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卖酒家?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芦花。〔小桃红〕我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唬的我心头丕丕那惊怕,原来是珰珰鸣榔板捕鱼虾。我这里顺西风悄悄听沉罢,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调笑令〕向沙堤款踏,莎草带霜滑;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看江上晚来堪画,玩冰壶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

〔秃厮儿〕你觑远浦孤鹜落霞,枯藤老树昏鸦,听长笛一声何处发,歌欸乃,橹咿哑。

〔圣药王〕近蓼洼,缆钓槎,有折蒲衰柳老蒹葭;近水凹,傍短槎,见烟笼寒水月笼沙,茅舍两三家。

《倩女寓魂》第二折写王文举走后,倩女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王文举能否中举?中举之后会否变心?这重重的顾虑与恐惧,像一片阴霾,浓重地笼罩着她。尽管这一切密切地关系着她的爱情幸福,但她却对此束手无策。因为封建社会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平等地位,决定了她只能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不可能有任何积极的作为。然而,《倩女离魂》没有就此却步,它通过倩女魂离躯壳,追赶王文举,跟随王文举一同上京,从而过上了幸福的爱情生活这一奇幻情节,横跨了这一现实中无法逾越的鸿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现实迥异的、不甘心于消极等待而要以主动的抗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少女形象,因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里所录的六支曲子,就是倩女灵魂出窍,追赶玉文举时的唱词。它以江上萧疏的景物、凄清的夜色,来衬托倩女之魂担惊受怕的心情,写得十分精彩,历来为评论家所激赏。

倩女之魂上场的第一支曲子是〔越调·斗鹌鹑〕。曲子开头,作者就借用典故来表现她内心的悲戚。阳台,本是传说中楚怀王和巫山神女欢会的地方,楚峡,即巫峡。“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两句比喻二人的离别去留。“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只因情人正在江边停舟待发,什么时候他才能衣锦荣归、高车驷马到门庭呢?这劈头四句,点出了倩女精神郁结的焦点。她怨恨爱情不能即刻实现,她不愿将爱情寄托在渺茫的希望之上。正是这种迫切渴望实现爱情的愿望,激发出强大的动力,促使她灵魂出窍去追赶情人。紧接着“悄悄冥冥,潇潇洒洒”二句,从魂的特征入手,把倩女脱离了沉重的躯壳之后在冥冥夜晚中飘逸轻扬,而又心惊胆怯的感受非常准确传神地刻画了出来。最后四句“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既表现了倩女追赶情人的迫切心情,又交待了魂追的具体场景——月夜江边,同时又十分切合魂可以摆脱拘束自由飞翔的特征,文笔十分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