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800000110

第110章 景元启

〔双调〕殿前欢

景元启

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古代写梅的韵文很多,或绘形传神,或借物抒怀,佳作不胜枚举。这支小令也以梅花为题,却别具一格。从内容看,它着意展示了作者虚静观照中物我两忘、物我浑一的审美体验。作者的观照对象,不是梅花实体,而是月光映照下的梅花在纱窗上的投影,与一般的咏梅之作颇为不同。就形式言,它那本色当行的散曲语言,也有别于宜雅不宜俗的诗词中的同类作品。梅花形象多与月色关合,在赋梅之作中,似乎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张炎曾称“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词源》),这“一联”便指林逋《山园小梅》诗之第三四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支小令也是如此,起句淡淡两笔,便勾勒出一幅新月悬天、庭梅印窗的画面。月牙,指新月。疏影,既借指梅花,同时也写其枝干横逸、疏朗脱俗的姿态。人居室内,梅立庭中,一道窗纱,虽阻隔了观照者的目光,却也由此而增强了审美的间离效果。窗纱上的梅花投影,较之月色中的梅树实体,虽减去了些许质感与明晰,却又平添了几分朦胧与空灵。或许,这似虚似实、亦虚亦实的朦胧与空灵,更令人神往、更逗人遐思。“逃禅”两句是说,其绝伦之清佳,虽丹青妙手,亦难描画。宋扬无咎,字补之,善画梅花,词集以《逃禅》名。此或系“逃禅老笔”所指。“别样”,这里作特别解。正是这“别样清佳”的印窗梅影,使安坐室内的作者深深陶醉。他在虚静的审美观照之中,觉得不仅自己在观赏梅影,那梅影似乎也在观赏自己。

这支小令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逼真地,而且谐谑地表现了这种审美情状。“山妻”的插话,就其效果而言,颇类杂剧中的科诨,它冲淡了艺术殿堂渊雅矜持的氛围,注进了市井的戏谑诙谐。这正是散曲所特有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