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700000056

第56章

踏莎行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开片三句:“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描画出一幅秋天的远山美景。“秋入云山”,点明了时间:秋天;写明了地点:云山;说明山势高峻,耸立云端。一个“入”字,把景写活了,写出了秋来的动态。秋“入”云山之后,怎么样?“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潇洒”,乃清秀爽丽之貌,一泻秋天风物秀逸的风韵。杜甫《玉华宫词》有:“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句。“物情潇洒”,仿佛草木有情,秋来之后,显露出潇洒的风姿。“百般”,言景物之多,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蕴含着无限的诗情画意,所以说“堪图画”。这首词,可以说是以画入词,以词绘画;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远,极尽爱赏之意。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丹枫万叶”,点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即蓝天、白云;句尾的“边”字,是个不可忽视的字眼,丹枫的位置、山势的高峻,均由这一字点出。这句是说: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山巅,与蓝天白云相接,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壮丽美景。再看下句,“黄花”,即黄色的菊花;“千点”,是远而望之,言其小而多,分布之广;“幽岩”,青幽的山岩,草木丰茂,一片翠葱;“下”字,限定了秋菊的位置,在山岩幽深之处。下片,头三句写仲秋夜月之美:“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佳节,人人欢度,故曰:“已喜”,又逢天晴气爽,碧空如洗,格外有兴致,所以说“更怜”。下面,由写意转而写景:一轮明月,高挂林梢,银辉流洒,光耀天地,正是团圆赏月的大好时刻。因而,末两句云:“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四犯令

侯置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雨。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蘸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上片写月夜饮别。开头“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写月色溶溶之夜,月光洒满人间,如脂粉之轻敷淡注。夜阑人静,花儿也悄声不语。作者先烘托出一个宁静得异乎寻常的典型意境。接着,“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送别的宴会上,演唱着离别之歌《阳关曲》。还是别听这些吧!免得牵愁离绪,来个借酒浇愁,饮个酩酊大醉吧!

下片,以芳草之逐人远去与荼蔗之独步留春,两相对举,深挚地表现了词人惜别与留春的心意。“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在郊外的芳草路,词人送别行人。满眼暮春景色,使他不由发出慨叹:连春色也得跟着离人别去。语意深挚,感人肺腑。下面“不似”二字,轻嗔轻怨,莫不关情,自然名隽。“不似酴蘸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酴蘸”,花名,开于暮春,俗作荼蔗,一名独步春。这里语意双关,表面是留春,实际是要留人,舍不得离人别去。整个词,语言明白,寓意深邃,娴雅清婉,别具风格,是侯置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前两句点明隐居生活的环境和隔绝世事的生活。“家住苍烟落照间”,一开始就说明是在隐居,隐居的地点是“苍烟落照间”。据诗人自己说,他就住在镜湖边上,“吾庐镜湖上,傍水开云扃。秋浅叶未丹,日落山更青。孤鹤从西来,长鸣掠沙汀。”(《吾庐》)只是在词里,诗人不写山,不写水,他只是选取了那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来代表那里的山水之美。这很能体现当地的景物特点。云烟,诗人是爱的,“红树青林带暮烟”(《舍北晚眺》其一),“为爱孤云尽日闲”(《孤云》);落照,诗人也是爱的,“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东村》)。诗人首先把他的家乡、把他的生活环境描写得很美。“丝毫尘事不相关”,写他隐居生活中恬淡的心境。不是一般的不关心世事,而是“丝毫”都不关心。看来诗人是把他的家乡作为避世的桃源,他在这里也不食人间烟火了。“丝毫尘事不相关”一句是整个第一部分内容的中心,下面一连五句都是对这一句进行渲染。第二部分写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满腔激愤:“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年华的消逝当作一回事。这才是诗人的心声,是诗人从肺腑深处喷发出来的语言。这样,这最后两句就否定了前面七句。本人本不愿意过那种江湖隐退的生活,只是由于看透了“上天”的“心肠”,才不得已而为之,正是:“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过野人家有感》)一个“别”字,语含讽刺。两句诗感情激愤,对谁激愤?对“造物”吗?造物本是子虚乌有,干人间何事!这“造物”二字,分明是指那个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决策大权的南宋朝廷,从而表现了对推行卖国投降政策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奠!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是新婚不久一段美好生活的回忆。

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陆游和唐琬来到郊外游玩,在一道宫墙旁边,柳荫底下,摆开仆人带来的酒菜,两人坐下小酌。在陆游的记忆中,唐琬一双红润细软的手,捧着满满一杯黄藤酒宫墙旁边是一行杨柳的长条,眼前花繁叶茂,春色盎然。

然而,这种美好生活并没有能维持多久。“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这里暗暗点出一场家庭惨变。陆游不敢直指母亲的不是,只好说是“东风恶”。夫妻的关系不能维持下去,所以说“欢情薄”。“东风恶”呼应上文“满城春色”,刚才还是满城的春色,转眼之间,却忽然东风横吹,把一切美好欢情,都吹成了泡影。“一怀愁绪”,说明自己遗弃妻子完全是被迫的,自己的心情一直是非常悲凉的。“几年离索”,如今一晃眼又过了几年,自己总是感到一种分离的痛苦。夫妻俩落得如此不幸的结局,当然不是事先所能预料的。但为什么当时没有把各种因素都考虑清楚,就匆匆忙忙结下这段姻缘呢?为什么婆媳关系会越弄越糟,终至不可收拾呢?为什么……他自己实在无法解答,只有一迭声地长叹:错!错!错!

于是画面又转到现在:“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几句是指唐琬。也是陆游眼中所见的前妻的形象。仍然是美好可爱的春天,可是她却比从前消瘦多了;这几年,她的心情显然非常不好过,想必她的眼泪时常把手帕都湿透了。“红浥”指女子的眼泪。王嘉《拾遗记》:“薛灵芸闻别父母,欷散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即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这是红泪的典故。“鲛绡”,手帕的代词,它常是男女间赠送的信物。“春如旧”呼应上文的“满城春色”。“人空瘦”,呼应上文的“红酥手”行文针线细密,不可不知。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几句写出陆游此时此地的心情。桃花已经落了,池台亭阁也冷落起来了。是暮春光景吗?是的。然而更是陆游此时情怀的真实写照。终于只好又长叹几声:“莫!莫!莫!”(不行,不行,不行呵!)

清商怨

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词的上片写羁旅途中的孤况:日暮、江雪、山驿、昏灯,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凄清落寞的境界。词中的游子愁肠百结,无以排遣,于是借酒浇愁,为了抵御那“雪晴犹凛”的寒风,也希冀能买得一醉,以忘却眼前的烦恼。

下片写闺情缱绻。“鸳机新寄断锦”,用晋代窦滔妻苏若兰织锦回文事来表现恋人坚贞执着的绵绵情意,客中的游子想念家中茕孑无依的娇妻,想像着她因为痛苦的思恋而肝肠寸断。越是重温过去在一起时的欢乐,越是增加如今的感伤。只有在梦中,才能与恋人相聚,才能享受到柔情的慰抚。然而“梦破南楼”,诗人这里用一“破”字,使词情突转,陡起波澜,点出好景难长,希望破灭。“绿云堆一枕”进一步形象地绘出怨妇痛切、留连失去的梦境,哀叹虚掷的青春时的情态。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妇,清香梦断,却仍在拼命地追寻梦中的夫婿,然而现实的孤凄冷寂,终于使她渐渐清醒了,她只有无声地饮泣,那堆满枕上的青丝,恰似她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这词从艺术上可以概括出三个特点:一、通篇象征,借游子怨妇以喻诗人政治上的失意。

二、磊块幽折,沉郁悲怆而出之以淡泊。这词乍看去,似乎平淡,没有纵横捭阖、大声镗鞯的壮语,但诗人着意于那种寝寐不忘中原的感慨,娓娓道来,自然深至动人。三、炼词精洁,意象素美。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首句写登高兴亭后耳之所闻。次句写目之所见:“烽火照高台。”边城上的烽火,是为了报警的。军事紧急时,连举三火;前线无事时,只举一火,称为“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白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府治在南郑)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感旧》诗其四“烽传绝塞秋”。自注亦云:“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诗人登临的七月十六晚,前线暂无事,遥望南山,烽火传来前线平安的信号。此时主战派正策划收复长安,所以“烽火照高台”这句一方面如上所说是传来的“平安火”;另方面实有渴望北伐战火即将燃烧起来的意思。因此,才有下面的壮志豪情:“悲歌击筑,凭高酹酒。”当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的时候,在易水河畔,高渐离曾为荆轲击筑,荆轲引吭高歌,他们是怀着胜利信心的。这里陆游借用这个故事,写这天晚上他们登上高兴亭的兴奋心情。“凭高酹酒”,其义与上句同,更表示出收复失地的决心。说“凭高”是因为南郑(高兴亭在其地)据秦岭的高处,下面是褒城、骆谷,有一条大道直通长安。下片继续抒发这种“悠哉”之情。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从方才声情激越的情境,铺展开一幅清新绮丽的画面。此刻,终南山上的多情的月亮,了解我的心愿,特地将晚云分开,露出圆圆的脸儿来,使我可以望到久盼的长安!天有风霜云雨,月有阴晴圆缺,是人人皆知的自然现象。但是今天晚上,诗人觉得这月亮不同了,她不仅“多情”,而且特地冲开了“暮云”,将天地照得一片光明!当然,这都是此情此境下诗人的特殊感受。“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这里作者用灞桥和曲江代表久盼的长安。因云开月出而想到灞桥的柳色如烟,曲江的池馆楼台。这些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在今夜如水的月光下,它们怎么样了呢?——“应待人来”,不仅明月“多情”,它们也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呵!这句更是神来之笔,无知的“烟柳”、“池馆”都已经展开欢迎的笑靥了!这是想像,是诗人特有的想像,虽无理,却有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