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600000069

第69章 杜甫(13)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之中,想到自己自成都至湖南,长期浮舟江上,与亲朋隔绝,无一消息,加上年已五十七岁,老病缠身,孤身飘零。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悲苦之状。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诗人的博大襟怀。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时在心中,这才是诗人悲痛的根本所在。

这首诗采用以乐写悲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发飘零孤寂之悲哀,感战事乱离之不停,一唱三叹,两人断肠。

江南逢李龟年[1]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李龟年:唐玄宗时的著名乐工,曾进入内廷歌舞团体梨园。据《明皇杂录》:乐工李龟年特承恩遇,于东都通远里大起第宅,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常为人歌数阕,座客闻之,莫不掩泣。[2]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唐玄宗之弟,封歧王,开元十四年(726)卒。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浞之弟。他与玄宗关系密切,用为秘书监,开元十四年(726)卒。

【鉴赏】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杜甫的孤舟漂泊至湖南潭州(今长沙),与流落江湘一带的著名歌者李龟年相遇,岁月沧桑,荣枯大变,感慨良多,因而写下此诗。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追忆当年与李龟年的接触。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世”的官宦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陕西乾县)县令,这样的家庭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特权,有资格结交权贵人物和社会名流,加上他才华早著,故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出入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宅第,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这两句既写出了杜甫与李龟年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接触的情景,又暗示出盛唐时期“开元全盛”的繁华景象:歌舞升平,笙箫不断。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承接上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事件。时间是“落花时节”的暮春三月,地点是风景秀丽的江南,事件是“又逢君”。发语轻松,感情沉重。一个“又”饱含了多少人事沧桑!忆往昔,李龟年,名噪一时;杜甫是青春年少,胸怀壮志。可如今,经过安史之乱,李龟年流落江南,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杜甫孤身漂泊,疏布缠足苦不暖,穷愁潦倒。所以,“落花时节”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它暗示着两位有着共同遭遇的憔悴老人,经战乱之后均沦落到了不幸之地,他们当年所见的“开元全盛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时代的沧桑巨变留给人的只能是无穷的慨叹与悲哀!但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正面描写中未着“悲”情,而“悲”情自露,可谓“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1]。关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2]。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3]。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4]。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5]。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6]。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7]。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8]。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9]。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10]。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11]。

【注释】

[1]岳阳:唐时岳州,今湖南岳阳。[2]关人:喻君子贤人,此指韩谏议。娟娟:姣好貌。八荒:八方荒远之地。[3]鸿飞冥冥:鸿,鸿雁;冥冥,高远难见。雨:降雨雪。[4]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群帝:泛指众仙人,如赤帝、白帝等。北斗:北斗星座。或骑句:据《集仙录》:“群仙毕集,位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凤、鹤,每翅各大丈余。”翳:犹乘、跨之意。[5]芙蓉旌旗:以芙蓉作为旌旗。倒景:《大人赋》:“贯列缺之倒景。”注引陵阳子《明经》:“列缺气去地二千四百里,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在下。”意指神仙在高空之处活动,日月从下方映照他们身影,倒映在地上潇湘二水中,皆成倒影(景)。[6]星宫之君:星神,喻叨恩的近侍之臣。琼浆:名贵之酒。羽人:飞仙,喻离京疏远的朝臣,暗指韩谏议。[7]赤松子:仙人句,神农时为雨师,常至西王母石宝,随风雨上下。韩张良:张良字子房,先世为韩相。佐刘邦定天下,封留侯。后辟谷,从赤松子游。[8]帷幄:帐幕。《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暗指韩谏议在肃宗收复长安时,曾参与谋划,但终不为朝廷所用,摒弃江湖。[9]色难:面有难色。腥腐:《鲍照诗》:“何时与尔曹,啄腐共吞腥。”指酒肉之徒。枫香:道家用来合药,所以可“餐”[10]周南留滞:《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注:古之周南,今之洛阳。古所惜:指司马谈未参加封禅,痛心到“发愤且卒”的程度。南极老人:星名。该星见,天下治安;该星不见,天下兵起[11]玉堂:即玉殿,在未央宫。

【鉴赏】

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写给韩谏议的一首诗。韩谏议,姓韩,名注,官谏议大夫,生平不详。从诗中透露,他早年当是参加肃宗收复长安的筹划,而后被弃,闲居衡湘。杜甫也曾追随肃宗于灵武,任左拾遗。因疏救房琯获罪弃官,长期流徙。如今虽“漂泊西南”,但仍关心国事,对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韩谏议极为同情。

全诗22句,分为四段。

1-6句(“今我”至“天雨霜”)为第一段,先叙自己怀念韩谏议远在洞庭,再想象他的隐居生活。首句写因“思岳阳”的韩谏议而“不乐”,本想“奋飞”前去探望,但因“病在床”而不能遂愿,可见思之深,念之切!下四句想象他远隔秋水,濯足洞庭,遥望八方,如鸿雁高飞在霜天月白、青枫赤叶的境界之中,再现他绝尘高士的形象和高洁旷达的内心世界。

7-12句(“玉京”至“不在旁”)为第二段,比喻朝廷权贵云集,趋炎附势,而高人稀少。诗人以“玉京群帝”的众仙官比喻朝廷权贵云集于“北斗”(人君)之旁,他们或骑麒麟,或骑凤凰,在天上(朝廷)挥舞芙蓉旌旗,摇落烟雾,耀武扬威,倒影于潇湘二水之中。这些叨恩的近侍之臣常常醉饮琼浆,而那些高人贤士(羽人)却被疏远而远离京都(“不在旁”)。这段以仙家情景作比喻,把那些权贵跋扈、高士远疏的情景刻画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