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15369600000043

第43章 附录(7)

藏有数万经卷的藏经洞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5日,道士王箓发现了莫高窟中的第17窟,其中的收藏震惊了整个世界。洞内发现有数万经卷,人们就将其称为“藏经洞”。当时,外国文化强盗闻风而至,他们利用王道士的愚昧和贪财,大肆掠夺。英国人斯坦因以考古为名,花了200两银子,用7天时间在洞内挑选了近万件写本和印本卷子,装满24大箱,另外还挑选了5箱精美绘画艺术品,一同运回英国后收藏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也以50两银子一捆的代价,盗走了5000多件珍品。美国人华尔纳用特殊的化学溶剂,剥走了7个洞中的26方壁画。直至1909年,清朝才下令将藏经洞所余文物全部运往北京,但仅剩8697件,存放于京师图书馆。现藏经洞的文物分藏于中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和美国各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敦煌学研究的热潮。

莫高窟最高的建筑物——北大佛窟

敦煌莫高窟最高的建筑物是第96窟——北大佛窟,它已成了莫高窟的标志。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遮檐。

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主室西壁有初唐的弥勒佛像,即“北大佛”。它高33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信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

民族艺术的绚丽形象——飞天

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在莫高窟留有壁画、塑像的492个洞窟中,共有4500多身风格不同的飞天,大的2米多长,小的仅有几厘米。佛经中说飞天是守护佛法的天龙八部诸神之一,是梵语“乾闼婆(天歌神)”、“紧那罗(天乐神)”的合称,可以是男性形象,也可以是女性形象。他们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每当天上举行佛会,他们都前来护法,因闻佛法而内心狂喜,便尽情地舞蹈,纷纷把自己的上衣和天上的曼陀罗花、摩诃罗花供奉给佛。佛前那些散乱的天衣都停于虚空中,自然地翻卷着,乾闼婆、紧那罗等天神奏起百千万种美妙的音乐,降下如雨一般的天之花朵。历代飞天中,唐代飞天最为主富多彩,气韵生动,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他(她)们身缠绵长的飘带,优美轻盈的身躯漫天飞舞。

云冈石窟

造像51000余尊的石窟——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最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千米的武周山麓,是在北魏中期开凿的,前后用了30多年。最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在京城西武州塞,开窟5所,即现第16至20窟的“昙曜五窟”。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云冈石窟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著称。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2厘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沟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双窟——大像窟与塔庙窟

第五窟“大像窟”与第六窟“塔庙窟”是一组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这两窟设计统一,气势宏大。两窟分别开有大型明窗和窟门,两窟中央耸立由“龟趺”负驮之巨大丰碑,东西两侧对称为九层高塔,窟前宽度达30余米,前庭宽大平坦。第五窟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该窟壁面东北隅因山体渗水严重而多有风化,南壁和西壁则保存较好,雕满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菩提树顶部的浮雕飞天,线条优美,显现了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第六窟是云冈石窟雕刻中设计最精细、雕刻最华丽、内容最丰富、造像最多的精华洞窟“塔庙窟”。高达15米的中心塔柱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方佛”褒衣博带,气宇轩昂;四角各雕立体方形九层塔,每层三龛三佛,层层出檐。下层四面开凿出大型双重佛像龛,豪华别致,龛龛不同:南面结跏趺坐释迦牟尼;西面善跏趺坐阿弥陀佛;北面“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东面莲花跏趺坐弥勒菩萨。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雕刻于塔柱下层大龛两侧和洞窟四壁的“佛传故事”画37幅,展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历,是北魏时期石窟寺佛本行故事中的珍品。

最引人瞩目的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十六至二十窟,创建于460年,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窟内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其形制上的共同特点是外壁雕满千佛,大体上都模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第十六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潇洒。第十七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十八窟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十九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二十窟的坐佛,则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第二十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西隅,原本这尊大佛也是在洞窟内的,可是后来洞窟的前壁塌落,致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露天大佛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

如同一位阅尽沧桑、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俯视着人间。据推测,他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而且由于成了露天雕像,即使是坐姿,也显得分外高大。背后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也把主佛衬托得雄浑大气。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中的典型作品,也是中国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

少林寺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位于嵩山的西麓,距登封县城西北13千米。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而敕建此寺。因其坐落在少林寺塔林少室山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得名。少林寺的所在处风景绝佳,其东面是太室山西麓,西面是著名的塔林,南面是少室山峭壁,北面是五乳峰,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就在寺前。山门外,少溪河似一条玉带绕寺而过。整个寺区山环水抱,峦峰秀丽,林茂地幽,一派灵气。此寺建成32年后,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来中国传教。他先到南方的梁朝,后转到北方,在少林寺传授禅宗。传说达摩在少林寺后五乳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面壁9年,创立了我国佛教的禅宗。尔后少林寺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占往今来,有不少墨客文人来此吟诗作赋,使少林寺声名日著。少林寺创建以来,历经盛衰。唐朝初年,少林寺和尚昙宗等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对少林寺恩礼有加,寺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就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少林寺在唐代兴盛时期,曾拥有土地930多公顷,殿堂楼阁5000多间。宋代,少林寺又有很大发展,寺僧多达2000余人。明朝时少林寺达到鼎盛,而清朝后逐渐开始衰落。

武学圣地

少林寺最前面是山门,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是清代建筑。门上“少林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题。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等。其中千佛殿进深3间,面阔7间,面积300多平方米,高约30多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佛殿。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铺地面上有并列4行共48个少林拳“站桩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有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少林寺僧常习拳术,少林拳也成为驰名中外的拳术流派。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东、西、北3面墙壁上有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达320多平方米,生动地表现了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殿外有座大型石砌须弥座式月台,边缘建有石雕栏杆。月台3面出阶,正而台阶中间砌“御道”,上面刻有浮雕“二龙戏珠”等,形象生动,雕工精美。

御道与红龙池

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溟波和尚在“少林寺前入山道”,在其下建有“十方院,草房五楹”,似乎是仿河南嵩山少林寺招待十方僧人的临时建筑,应在北少林寺下方的塔林不远。当时所谓的“道”,是村民们所指的御道,在没有修建盘山水库与上山公路前,只有御道这样一条像样的古路。它由一色的巨块花岗岩铺路,从下蜿蜒直上北少林寺。不过有了通机动车的公路后,御道渐渐被人们遗忘。少林寺内被道教拆毁的多宝佛塔,于清朝顺治年,增仁风重修于寺东之龙首山上。该塔玲珑挺秀,高六丈余。石基为砖体,上有护栏。以前人们还可进入塔内,不过现在塔门已被封死,无法入内。多宝佛塔下有一泉,汇成红龙池,周长七丈。池水四季不断,清可见底。池北石壁上,雕凿一条腾跃的红龙,昂首振鳞,姿态栩栩如生。轻风徐来,碧波荡漾,红龙倒影随波浮动,好似游龙戏水一般。崖壁上,刻有“红龙池”三个隶书大字,字径二尺,为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所镌。

塔林和碑刻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塔林,是埋葬少林寺历代住持僧和有地位的和尚的墓地。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砖石墓塔230多座,人们称之为“少林寺塔林”,简称“塔林”。存塔林中,几乎每座塔上都有塔铭,记载死者生平,有简有详;也雕刻佛像,有拙有精。塔的造型多样,有的用独石雕刻,有的用砖石层叠,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塔林既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也是一处研究和欣赏宗教雕刻艺术的难得佳地。少林寺现存碑刻300多块,比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乾隆御碑》、《三教圣像碑》以及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碑刻、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撰文并书丹的《道公禅师碑》等,这些碑刻在书法和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