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全书(第二册)
15368500000035

第35章 中外节日习俗礼仪(5)

除不食猪荤外,穆斯林还有禁酒的习俗。在《古兰经》的许多章节里都有规定,阐述了酒害大于益,因为酒醉后便不能礼拜,所以饮酒是魔鬼的行为,是罪恶。正由于饮酒会引起对“安拉”的亵渎和不敬,所以酒是绝对的禁物,比其他4类食物的禁忌更严格。教义规定,在饥饿的时候,非背叛、非越轨等而迫不得已的人,吃了禁食才可被恕为无罪,而喝酒就绝对不行了。

在穆斯林国家,左手被视为“不洁”的,因而吃饭时忌讳用左手。给客人端水,递茶也绝对不能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侮辱。

从总体上讲,穆斯林国家的饮食习俗是以教规为根据,长期发展,根深蒂固的。其总原则便是“净洁为相宜,污浊受禁止”。这成为他们饮食习俗中最重要的特征。

非洲人的饮食习惯

在非洲,有些国家还有饮生水、吃生肉的习俗。其中典型的要属埃塞俄比亚,每逢节日或婚丧嫁娶,他们都要举办生肉宴。牛肉店或民族饭店,节日期间也供应生吃的新鲜牛肉。在一些民族色彩浓厚的大宴上,生牛肉还算是生菜呢。

加纳、喀麦隆两国人的饮食习俗与英法相近。他们很喜欢西欧菜式,爱吃龙虾、牛肉、猪肉、鱼、鸡、花生等,爱喝咖啡和可口可乐。他们口味较清淡。

刚果人一般都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牛肉、猪肉、羊肉、鱼、鸡、鸡蛋、花生、水果等,爱喝咖啡。他们的口味无特殊要求,以浓香、干炸为主,进餐时常吃烧鸡、猪排、牛排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黑人有吃毛毛虫的习惯。毛毛虫的加工方法很多,可以油炸、红烧或红焖,也可以生吃或制成肉虫干。已经有研究表明,这种毛毛虫很有营养价值。当地妇女到树林里捉在低枝上的肉虫,1名妇女1小时就可以捉到20千克肉虫。他们把肉虫肚内气味刺鼻的脏物挤净,回到家里,立即将肉虫、番茄、洋葱、野菠菜一起焖煮,第二天再将焖煮过的肉虫晒干或腌在盐水柠檬汁里,备用。

在节日期间经常看到牛被宰杀后,杀牛的人一面剔骨卸肉,一面随手撕下一片片牛肉往嘴里塞,还不断地递给围观的人。

人们吃生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成肉末,抹上佐料,一把把地抓着吃;另一种方法是把肉切成豆腐大的块,左手拿肉,右手持刀,再弄些辣椒面,割肉蘸辣椒面吃。

新西兰人宴请礼仪

新西兰人中流行着一种在世界其他地方罕见的习俗,男女在文化娱乐方面的界限十分严格,在公共场合也异常注重男女有别。新西兰的电影院、歌剧院、俱乐部等场所的活动,通常是男女分场制,女土不得进入男士场,男士也不可进入女士场,外来客人须倍加注意。

同新西兰人约会,最好事先联系,客人要提前几分钟抵达以表示礼貌。如果是公务或商贸交往,主人多在饭店或旅馆招待,属私人朋友往来则请到家中。应邀到新西兰人家中做客,送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酒是合适的礼物。新西兰人招待客人的食物主要有牛肉、羊肉、鸡、鸭、蛋、新鲜蔬菜等,色、香、味俱佳。进餐先喝酒,以啤酒为主,饭后喝一碗浓汤。

各国拜访馈赠礼品的技巧

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馈赠和接受礼品有着不同的习俗礼仪,我们必须有所了解,特别是知道其中的禁忌,以求得最佳的馈赠效果。

(一)日本

日本人送礼时,往往送对受礼人毫无用途的物品。于是受礼人可以转送给别人,那个人可以再转送下去。日本人喜欢名牌货,但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物品则甚为反感。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15片花瓣,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16瓣的菊花。

日本在世界上是最重送礼的国家,礼品要注意包装,用宣纸做包装纸表明你有高尚的审美观,那些容易引起话题的礼品常受人欣赏。但送礼时不要给别人造成措手不及,不要让对方因没有现成礼物回赠而感到窘迫,送礼时应尽量显得自然、诚恳。

日本人认为送礼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送得恰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如能注意以下三点,在日本一般就不会花了钱而不讨好。

第一,礼品应有包装。例如乌龙茶风靡日本,男女老少均爱饮用,在中国国内选购时一定要选有塑料薄膜包装的,若在名店购买,请售货员用印有店名的纸包一包,则这盒茶叶将会身价倍增。

第二,若送字画,要选画面小的,因为日本的住房空间不大,无处可挂中国式的大挂轴,一般以2尺长、1尺宽为宜。字画不一定要裱好,因为日本的装裱技术比我们的好些。不少爱画的日本人即使买了中国裱好的字画回国后也要重新装裱。

第三,礼品不在贵重,而在于有中国民族色彩。切忌送尚未被一般日本人所了解的中国特产。

(二)美国

在美国,朋友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美国人举行家庭招待会,在两三个小时内同时接待几十名来访的亲友,客人送礼与否关系不大。如果出席专为你举行的家宴时,就应带些小礼品。美国人之间一般送瓶酒或鲜花,而中国人去做客则应赠以中国的小工艺品。在美国,如果客人赴宴不送礼品,往往意味着准备回请一次。

美国人在接受礼品时,往往当场打开礼品,这时送礼者介绍几句,受礼者赞扬一番,气氛颇为亲切融洽。可不能像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对客人的礼品先是客气一番,辞谢不受,后又接过礼品放在一旁,这样做对美国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等于对这些礼品不屑一顾。美国人虽然不太注重礼品的价值,却十分讲究礼品的包装。美国有专门的礼品包装纸和装饰花样。如果送礼时忽略了这点,甚至还认为昂贵的包装纸只有一两分钟的作用(即进门送礼到主人拆封那段时间)实在是浪费,那就错了。送给美国人的礼品除唐三彩、泥塑、蛋壳画、仿玉小品、折扇、剪纸、字画等外,还可以选择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或别致精巧的工艺品,很有新意。

(三)拉丁美洲

在拉丁美洲国家,黑色和紫色是忌讳的颜色,因为在拉美人眼中,黑色和紫色象征着阴沉。刀剪应排除在礼品之外,因为它意味着一刀两断,暗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手帕是用来擦眼泪的,容易使人有悲伤感。不妨送些美国制造的小型家用设备,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炉。在拉丁美洲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只要不是奢侈品。

(四)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地区经营中国商品的商店很少,向阿拉伯国家的朋友赠送中国礼品,他会如获至宝。如果送工艺品,不妨挑选造型生动的木雕或石雕动物,骆驼和马是阿拉伯人最钟爱的,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均属上乘。如对方是挚友或者身份较高,一件唐三彩骆驼是很拿得出手的。当然,一幅花卉或山水画也是极受珍视的礼品,但不能是古代仕女画,阿拉伯人不愿让女子的形象在厅堂高悬。也可以送一对瓷瓶、一幅织锦或一把香木扇,最好是古色古香的。切忌向阿拉伯人赠送不值钱的礼品。阿拉伯地区沙漠多,特别喜爱绿色和蓝色,红色则是忌讳的颜色。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视为行贿。切勿把旧的物品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绝对不可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甚至不要问及他们的家庭,因为那是他们的私事。要送在办公室用得上的东西。另外务必注意,在阿拉伯地区,切忌赠送酒,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禁酒,同时,也切忌给阿拉伯人的妻子赠送礼品,因为直接和阿拉伯女人交往犯忌,送饰品给女人更是大忌,向阿拉伯妇女赠送礼品一定要通过她们的丈夫或父亲。

(五)英国

英国人讲究外表,认为外表决定一切,应尽力避免感情的外露。一般应送较轻的礼,花费不多就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贿赂。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饭馆用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演出之后。英国人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除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由于业务关系和私人关系泾渭分明,英国人最不注重送礼。办理业务的人之间,如送礼过重,被认为不合适。到英国人家做客,带上花或小件东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