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15360700000024

第24章 嵩山古文化之谜

中国的远古文明是多姿和多彩的。有学者把龙山时代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历史状况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然而,这“满天星斗”最后奇迹般地汇集到了中岳嵩山周围的所谓“中国”之地。

是什么力量使人们走向嵩山呢?关键在于:这里有着优越适中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土肥水美的生态环境,四方辐辏的文明轴心。而数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则是其无与伦比的历史底蕴。

从考古资料看,嵩山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地区。洛阳凯旋路旧石器文化遗址,三门峡旧石器文化遗址,说明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嵩山人在这里生存、劳作、繁衍。

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嵩山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考古发掘。那时的嵩山人已经生活在精心构筑的村落里,过着以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定居生活,并饲养家畜,进行渔猎。使用非常精致(相对而言)的石磨盘、磨棒加工粮食,能够制造多种多样的陶器、石器、骨器。墓葬中随葬刻符龟甲和骨笛,表明当时的嵩山人已经有较高精神生活水平。

新石器时代中期,嵩山地区人类聚落更加密集,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人们开始用厚而高的夯土墙护卫自己的聚落,居住在地面起建的多间一体的房屋中,使用着绚丽多彩的陶器,陶器上用黑、红、棕等染料描绘着太阳纹、月亮纹、花卉纹、几何纹。石器多经过精细的磨制,种植粟、稻等农作物。

新石器时代晚期,嵩山地区社会发展又有了新的成就。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铜块、残铜器、熔铜坩埚,表明人们初步掌握了冶铜技术,开始迈向金属时代。那时已发明了水井,城堡增多,在登封王城登发现了东西并列的两个夯土城墙,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城内有用人作牺牲的夯土建筑。新密古城寨城址,夯土城墙尚保留在现今的地面之上,城址面积将近1.8万平方米。平粮台古城约3.4万平方米,城门旁有用土坯砌筑的门房,城门路土下埋有排水陶管,城内有建筑在夯土台基上的土坯排房,城内还发现了铜渣块。在新砦文化遗址,发现了颇具“王气”的陶礼器,有了青铜礼器和工具。

嵩山地区连绵不继的古文化长链,把一个地区古代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发展轨迹,勾勒得脉络清楚、历历在目。这对其他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而持续的向心力,使各地的“无数英雄竞折腰”。

大汶口文化据泰山,临大海,兼大陆与海洋文化之优势,纵横驰骋,北越渤海登陆辽东半岛,南走黄海直下江南杭州湾。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它就积极参与中原逐鹿,大举西进,实现了临海文化与内陆文化的大交融,为中原大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就在大汶口文化大举西进之时,以长江中游为根据地的屈家岭文化也积极参与中原逐鹿,向着原本属于仰韶文化的南阳盆地一带推进。据有南阳后,继续北上,其影响直达嵩山南北。屈家岭文化据长江腹地,扼南北通衢,是当时稻作文化的主要代表。它越过淮水上游,直指黄河中游,把黄河与长江两大文化体系进行了沟通,有力地推动了中原文化的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杜金鹏先生在《华夏文明之根》一文中说:“三种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文化在嵩山地区的聚汇与融合,亦即来自海岱地区、江汉平原、中原腹地三个人群集团的聚汇与融合,对于华夏民族、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激化和推动作用。”

这当然是就主体而言的,其实,嵩山地区还吸收和融入了若干周边地区的其他文化因素,如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西北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东南地区的马桥文化,还有一些来自豫北、冀南地区的文化因子。

可以这样说,在中华大地上,没有一个地方像嵩山地区那样,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那样,能广泛而大量地吸纳来自各地的文化精华。这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世居嵩山的先民来说,又必须有一种广为吸纳的宽广胸怀。四面八方的文化潮流,蜂拥而至,是抵拒还是吸纳,这本身反映了一方居民的气度和胸襟。嵩山先民以其特别开阔的胸襟和特别浩大的气度,吸纳了四方文化,并将这些文化投入到嵩山这一文明炼炉之中,经过汇聚、碰撞、交融、升华,逐步形成了华夏文明。

在这点上,我们应该无穷尽地感谢嵩山地区的先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