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复活的古城(下)
15358400000015

第15章 古城中的难解之谜(9)

这一精确度还反映了埃及人的高超的观测技术,更令人惊奇的是,埃及人竟然能在大金字塔这么宏伟的古迹上保持这样高的精确度,显然埃及人是有其重要的意图的。

其水平度的正确度也令人震撼。因为其误差仅1.5英寸(约3.8公分),即使是现代的建筑也难以与其媲美。

建筑上最值得人们感叹的,大概是外壁石头的精妙组合吧!因为这些石头都很像艺术品般地紧密地重叠着,其空隙小得甚至无法放入一根头发。

再者,其力学构造极其巧妙。大金字塔并非是将近300万个石头直接堆砌成四锥型。因为若构造如此单纯的话,那么只要其中的一部分崩颓,就会因为过于笨重,而全都崩坏了。

支撑大金字塔的,是类似树木年轮的内部构成。正如硬层与软层交互的年轮一样,大金字塔的内部,也是由称为扶壁的硬体构造和堵塞其空隙的填石层所组合而成的。最内侧有支撑塔顶重量的扶壁,外侧则在一定的间隔中,配置上扶壁,外侧的护壁稍向内倾斜,这是为压住填石向外侧倾斜之力。

胡夫王及另外两位国王的金字塔,在建造时其表面都被乳白色的石灰岩所覆盖,因此,每当太阳一照射,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不过,由于十三世纪时发生大地震,所以使得一部分崩落,而这崩落的部分也被拿去当作上好的建材。也因此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些生硬突出的楼梯状石头(卡夫拉王的金字塔的上方1/4处还剩有其中的一部分)。

即使大金字塔外侧的石头完全崩颓,但大金字塔仍屹立不动,原因就在于采用了巧妙的扶壁构造。

3.金字塔的内部构造之谜

若与大金字塔宏伟的外观相比较,其内部构造,就出乎人意料地简洁——诚如后述,其内藏的秘密是难以计量的——

大金字塔的入口在北侧斜面中央,高度约20公尺的第13层的石堆处(此入口现已堵塞,参观者需从此处起约10公尺下之被称为“亚鲁·玛姆恩的盗墓坑”的入口进出参观)。

一进入原来的入口,首先开始的是一倾斜208度的“下降长廊”(高1.2尺,宽1公尺)。下坡道后走约30公尺,就进入岩盘中。再往下走约80公尺,通道变成水平的,而再稍往前走之处,就是“地下室”。位于金字塔塔顶正下方地表下30公尺处,是一高3.5公尺、宽14公尺、深8公尺的空房间。在房间的东端有另一条水平长廊通往南端,但约14公尺后就不通了。由于“地下室”仅建造一年就停工,因此我们推测当初它可能是预定作为棺室,但后来则因某些理由而中途放弃了。

重新回到距“下降长廊”入口约30公尺处,还有另一“上升长廊”。爬上倾斜度26度的“上升长廊”,走约38公尺,即会碰到两条长廊呈一竖坑相交之处。面向上方的走廊是通往“国王墓室”的“大长廊”,面向金字塔中心部,呈水平延伸的是通往“王妃墓室”的长廊,而竖坑则弯曲地与岩盘中的“下降长廊”相连。

先走向水平的长廊约35公尺,即抵达“王妃墓室”。“王妃墓室”是约5公尺平方的房间,天花板呈圆形,最高处的高度为6.15公尺。内部构造为上等的石灰石。在南面和北面的壁面上,各有向上呈45度,看来是通气孔的气洞,但是到了15公尺处则中断。这间房间是因其天花板的形状,才将它称为“王妃墓室”,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实证据显示它曾放有王妃的棺木。

回到走廊的分歧点,再走入“大长廊”,那里有一条高8.5公尺的宏伟通道。“大长廊”是大金字塔中最具规模的长廊,以与“上升长廊”相同的角度,向南攀升。由于其壁面现已为火把的烟熏黑,所以参观者极难看到石灰岩表面的光滑度。

爬过约47公尺的“大长廊”,再穿越“休息室”,即抵达“国王墓室”。

“国王墓室”的深度约10公尺、高度和宽度则都在5公尺左右。虽说是“国王墓室”,但却只是一间在西侧有无盖之空棺的房间,因此一心以为会看到豪华景象而进入这里的人,最后都败兴而归。

9世纪初,为掠夺国王的陪葬品,而掘盗墓坑侵入大金字塔的巴格达的哈里亚鲁·玛姆恩,也在看了墓室的样子后大失所望。

我们再来看看“国王墓室”的四周。在墓室的上方堆砌了5层花岗石,全体的高度为17公尺,各层之间有空间,最上方的房顶呈山形。这就是闻名的大金字塔的“重力扩散室”。各层之间之所以设有空间,是为防止墓室被数百万吨的巨石所压碎,大金字塔令人惊奇的技术也在于此。

4.数字之谜:让现代人汗颜的技术

19世纪的研究家们也相继地声明,大金字塔是凝聚古人的数学和几何学知识的一大建筑,其大金字塔各部位的尺寸也都含有重大的意义。

例如,大金字塔斜面面积,与将高度当作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几乎一致。

再调查大金字塔的三角面的高度,和底边周围的长度之间的比率,就出现了接近圆周率π的值。亦即若画一个以高度为半径的圆,则其圆周就等于四个底边的长度。

又若用底边的1/2除大金字塔的斜面长度(斜边距离)的话,就会出现1.618的黄金比率分割。自古希腊以来,黄金分割就被视为最美丽的几何学比率,而广泛地用于神殿和雕刻中。但在比古希腊还早2000年以上所建的大金字塔,它就已被完全采用了。

最近,也盛行将金字塔与地球的各种数值进行比较。

例如:

※古埃及人的尺度金字塔吋(1.001英寸)相当于地球直径的五亿分之一。

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等于大金字塔高度的1亿倍。

大金字塔的重量相当于地球重量的一千兆分之一。

地球的比重等于大金字塔的比重。

大金字塔现在的高度138.6公尺与地球的平均海拔大致相同。

以上只不过是少数几则例子,因为大金字塔的神秘数字还不仅于此。

极力想在大金字塔中找出数学性、几何学性意义的学者们虽都被称为“白痴”,但这些数字的符合真的只是巧合吗?还是诚如他们所言,大金字塔是古代人的数学结晶呢?

也许,在另一个大陆的意外发现,能够对我们解开大金字塔建造之谜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这个发现就是翠绿碑板。

翠绿碑板是1925年,由美国的神秘学家摩利艾·德利博士在墨西哥的热带丛林中所发现的神秘碑板。

据传说所言,翠绿碑板是由50000年前为海水淹没的亚特兰提斯大陆的僧侣德斯,将亚特兰提斯的智慧记载下来之秘传书。德斯在亚特兰提斯被海水淹没后,即移居至古埃及,建造大金字塔,并在公元前5000年起至公元前36000年止,支配着埃及。

用古代亚特兰提斯语记载的秘传书的内容极为难解。但其中所说的宇宙中有灵性存在一事,应是无误的。而且书中也暗示着人类的内心也具备了能感受此灵性的能力。也就是说,虽然翠绿碑板未直接谈到大金字塔,但应已给予了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的暗示,但是在此谜完全解开之前,似乎还需花费相当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