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15358200000066

第66章 苏辙卷(25)

古今家诫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1),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2)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3),不贤者不强也(4)。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丼仜。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

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5)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注释】

(1)果:成为事实,实现。

(2)恻恻乎:诚恳的样子。

(3)引之:引导他。

(4)不强也:不勉强。

(5)发:表露,表现。

洞山文长老语录叙

水流于地,发为草木,咸酸甘苦皆水也。火传于薪,化为饮食、饭仩、羹胾(1),皆火也。心藏于人,见于百骸,视听言动皆心也。古之达人,推而通之,大而天地山河,细而秋毫微尘,此心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是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皆心法尔。

然而非有所造也,故其指心法以示人也,有以光明相好化人,有以饮食卧具衣服,有以园林台观虚空,有以寂嘿(2)无说无示,盖事无非法者。然有闻思修法门,众生由之以入,如大衢路(3),既径且易。自达摩西来,诸祖相承,皆因言以晓人,心地既明,出语皆法。譬如古木,生气条达,花叶无数,颠倒向背,秾(4)纤长短,无一不可,譬如大海,湿性融溢,随风舒卷,波涛流转,充遍洲浦,无一不到。观者眩曜,莫测其故,然至于循流返源,识其终始,可以拊手而笑。

有克文禅师,幼治儒业,弱冠出家求道,得法于黄龙南公,说法于高安诸山。晚居洞山,实继悟本,辩博无碍,徒众自远而至。元丰三年,予以罪来南,一见如旧相识。既而其徒以语录相示,读之纵横放肆,为之茫然自失。盖余虽不能诘,然知其为证正法眼藏(5),得游戏三昧者也。故题其篇首。

【注释】

(1)胾:大块的肉。

(2)嘿:默。

(3)大衢路:四通八达的大路。

(4)秾:花木茂盛的样子。

(5)正法眼藏:佛家指至高无尚的真谛妙论,禅宗以全体佛法为“正法”,朗照宇宙为之“眼”,包含万物为之藏。

元祐会计录叙

臣闻汉祖入关,萧何收秦图籍,周知四方盈虚强弱之实。汉祖赖之以并天下。丙吉为相(1),匈奴尝入云中、代郡,吉使东曹考案边琐(2),条其兵食之有无与将吏之才否,逡巡进对,指挥遂定。由此观之,古之人所以运筹帷幄之中、制胜千里之外者,图籍之功也。

盖事之在官,必见于书,其始无不具者,独患多而易忘,久而易灭,数十岁之后,人亡而书散,其不可考者多矣。唐李吉甫始簿录元和国计,并包巨细,无所不具。国朝三司使丁谓等因之(3),为《景德》《皇祐》《治平》《熙宁》四书,网罗一时出内之计,首尾八十余年,本末相授,有司得以居今而知昔,参酌同异,因时施宜,此前人作书之本意也。

臣以不佞,待罪地官(4),上承元丰之余业,亲睹二圣之新政、时事之变易、财赋之登耗(5),可得而言也。谨按艺祖(6)皇帝创业之始,海内分裂,租赋之入不能半今世。然而宗室尚鲜,诸王不过数人,仕者寡少,自朝廷郡县,皆不能备官。士卒精练,常以少克众。用此三者,故能奋于不足之中,而绰然常若有余。及其列国款附琛贡(7)相属于道,府库充塞,创景福内库以畜金币,为殄(8)虏之策。太宗因之,克平太原。真宗继之,怀服契丹。二患既弭,天下安乐,日登富庶,故咸平、景德之间,号称太平。群臣称颂功德,不知所以裁之者,于是请封泰山,祀汾阴,礼亳社(9),属车所至,费以巨万。而上清、昭应、崇禧、景灵之宫相继而起,累世之积,糜耗多矣。其后昭应之灾,臣下复以营缮为言,大臣出争,章献(10)感悟,沛然遂与天下休息。仁宗仁圣,清心省事,以幸天下,然而民物蕃庶,未复其旧,而夏贼窃发,边久无备,遂命益兵以应敌,急征以养兵,虽间出内藏之积,以求纾民,而四方骚然,民不安其居矣。其后西戎既平,而已益之兵,遂不复汰,加以宗子蕃衍,充牣(11)宫邸,官吏冗积,员溢于位,财之不赡,为日久矣。英宗嗣位,慨然有救弊之意。群臣竦观,几见日新之政,而大业未遂。神考嗣世(12),忿流弊之委积,闵财力之伤耗,览政之初,为强兵富国之计,有司奉承,违失本旨,始为青苗助役,以病农民,继为市易盐铁,以困商贾。利孔百出,不专于三司,于是经入竭于上,民力屈于下。继以南征交趾,西讨拓跋,用兵之费,一日千金,虽内帑别藏,时有以助之,而国亦惫矣。今二圣临御,方恭默无为,求民之疾苦而疗之,令之不便,无不释去,民亦少休矣。而西夏不宾(13),水旱继作,凡国之用度,大率多于前世,当此之时,而不思所以济之,岂不殆哉!臣历观前世,持盈守成,艰于创业之君。盖盈之必溢,而成之必毁,物理之至,有不可逃者。盈成之间,非有德者不安,非有法者不久。昔秦、隋之盛,非无法也,内建百官,外列郡县。至于汉、唐,因而行之,卒不能改,然皆二世而亡,何者?无德以为安也。汉文帝恭俭寡欲,专务以德化民,民富而国治,后世莫及,然身没之后,七国作难,几于乱亡。晋武帝削平吴、蜀,任贤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风,然而亡不旋踵,子弟内叛,羌胡外乱,遂以失国。此二帝者,皆无法以为久也。今二圣之治,安而静,仁而恕,德积于世,秦、隋之忧,臣无所措心矣。然而空匮之极,法度不立,虽无汉、晋强臣敌国之患,而数年之后,国用旷竭,臣恐未可安枕而卧也。故臣愿得终言之,凡计会之实,取元丰之八年,而其为别有五:一曰收支,二曰民赋,三曰课入,四曰储运,五曰经费。五者既具,然后著之以见在,列之以通表,而天下之大计,可以画地而谈也。若夫内藏右曹之积,与天下封桩之实,非昔三司所领,则不入会计,将著之他书,以备观览焉。臣谨叙。

【注释】

(1)丙吉为相:丙吉,公元前?—55年,亦作邴吉。字少卿,汉鲁国人。汉宣帝出生不久,因祖父卫太子事入狱。当时丙吉为廷尉监,多方保护而获全。昭帝死,丙吉向大将军霍光建议迎立宣帝。后封博阳侯,任丞相。

(2)吉使东曹考案边琐:丙吉令东曹考察守边的军务。东曹,官职名。边琐,守边的军务,包括记录驻守边境官吏的年龄、经历等。

(3)因之:继承下来。

(4)待罪地官:地官,古代六官之一。唐武后时曾一度称户部为地官。待罪地官,是一种谦称,指在户部任职。

(5)登耗:进入,支出。

(6)艺祖:在这里指宋代的开国皇帝宋太祖。

(7)款附琛贡:归附进贡。

(8)殄:消灭,灭绝。

(9)亳社:殷社。古代建国必须先立社。殷商建都于亳,故称亳社。

(10)章献:奏章献上。

(11)充牣:充满。

(12)神考嗣世:已故皇帝(神宗)继位之初。

(13)不宾:不服从,不归顺。

祭欧阳少师文(1)

维年月日,具官苏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2),致祭于故观文少师赠太师九丈之灵(3)。呜呼!嘉祐之初,公在翰林(4)。维时先君(5),处于西南。世所莫知,隐居之深。作书号公(6),曰“是知予”。公应“嗟然,我明子心。吾于天下,交游如林。有如斯文,见所未曾(7)。”先君来东,实始识公,倾盖之欢(8),故旧莫隆(9)。遍出所为(10),叹息改容。历告在位(11),莫此蔽蒙(12)。报国以士,古人之忠。公不妄言(13),其重鼎钟(14)。厥声四驰(15),靡然向风(16)。

嗟维此时,文律颓毁(17)。奇邪谲怪(18),不可告止。剽剥珠贝(19),缀饰耳鼻(20)。调和椒姜,毒病唇齿。咀嚼荆棘,斥弃羹胾(21)。号兹古文(22),不自愧恥。公为宗伯(23),思复正始(24)。狂词怪论,见者投弃(25)。踽踽元昆(26),与辙偕来。皆试于庭,羽翼病摧(27)。有鉴在上(28),无所事媒。驰词数千(29),适当公怀(30)。擢之众中(31),群疑相豗(32)。公恬不惊,众惑徐开(33)。滔滔狂澜,中道而回。匪公之明,化为诙俳(34)。

公德日隆,历蹈二府。辙方在艰(35),抚视逾素(36)。纳铭幽宅,德逮存故(37)。终丧而还,公以劳去(38)。公年未衰,屡告迟莫(39)。自亳徂青(40),迄蔡而许(41)。来归汝阴(42),啸傲环堵(43)。辙官在陈,于颍则邻。拜公门下,笑言欢欣。杯酒相属(44),图史纷纭。辩论不衰,志气益振。有如斯人,而止斯耶?书来告哀,情怀酸辛。报不及至(45),凶讣遄臻(46)。

呜呼!公之于文,云汉之光(47)。昭回洞达(48),无有采章。学者所仰,以克向方(49)。知者不惑(50),昧者不狂(51)。公之在朝,以直自遂(52)。排斥奸回(53),罔有剧易。后来相承,敢陨故事?虽庸无知(54),亦或勉励。此风之行,逾三十年。朝廷尊严,庶士多贤(55)。伊谁云从,公导其先(56)。自公之归(57),忽焉变迁。又谁使然,要归诸天?天之生物,各维其时。朝旸薰风(58),春夏时宜。冻雨急雪,匪寒不施。时去不返,虽强莫违。矧惟斯人(59),而不有时?时既往矣,公亦逝矣。老成云亡(60),邦国瘁矣(61)。无为为善(62),善者废矣(63)。时实使然,我谁怼矣(64)。哭公于堂,维其悲矣。呜呼哀哉!尚飨(65)。

【注释】

(1)少师:即太子少师,官名,多为虚衔,作为大臣的荣典。欧阳修逝世时已致仕,只有虚衔。

(2)具官:地位低贱的官,此为谦称。

(3)故:已故,故去,死亡。

(4)翰林:翰林院官员。

(5)维:句首助词。先君:对已故父亲苏洵的尊称。

(6)作书:写信。号公:向欧阳公请求帮助。号:大声呼叫。

(7)见所未曾:所未曾见。

(8)倾盖:盖,车盖。

(9)故旧莫隆:故交旧友没有谁达到这种高度。

(10)所为:所作,指所写的文章。

(11)历:遍。在位:指朝中官员。

(12)莫此蔽蒙:谁也不要遮盖此人。指阻挡苏洵的名声和仕进之路。

(13)妄言:乱说,随便说。

(14)其重鼎钟:其重量像古钟鼎一样重。这里指欧阳修的言论起了决定作用。

(15)厥声四驰:其声名很快地传到四面八方。

(16)靡然向风:闻风仰慕。靡然:随风倒伏的样子。

(17)文律:文章的音律,此处指文风。

(18)谲怪:奇异怪诞。谲:异,奇特。

(19)剽剥:本意为攻击。此处应有剽窃之意。珠贝:珠玉宝物。

(20)缀饰:悬挂在耳鼻上做装饰。

(21)羹胾:美味。羹为鲜美的肉汤,胾为大块的肉。

(22)号兹古文:称此为古文。

(23)宗伯:称受人尊敬的大师。

(24)正始:正其始,从根本上纠正。

(25)投弃:抛弃,排斥。

(26)踽踽:孤独的样子。元昆:长兄。此指作者之兄苏轼。

(27)羽翼病摧:翅膀摧折,飞不起来。

(28)鉴:镜子。

(29)驰词数千:写了几千字的文章。

(30)适当公怀:正好合您的意。

(31)擢之众中:把我们从众人中选拔出来。擢:选拔。

(32)群疑相豗:人们群起疑议,反响很大。豗:水相击声。此指喧闹声。

(33)众惑徐开:众人的疑惑慢慢解开了。

(34)诙俳:戏谑,笑谈。

(35)辙方在艰:辙正处于困难时期,此指父死居丧。

(36)抚视逾素:关心照顾超过一般。

(37)德逮存故:恩德下及,想念故旧。

(38)公以劳去:公因辛劳而去职。